《中国书画装裱揭秘之手卷》教学设计

2019-09-10 15:27宣丽人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国书画中国画创作

宣丽人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中国画有了一定的了解,且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能够结合其他人文课程对美术课程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经过调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技法表现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中国画的装裱应用、创作的过程与价值的综合理解比较弱。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本课程将从中国画的形制与观赏方法人手,学生可以结合问题情境更好地理解课程,并服务于后续的创作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为:中国书画装裱的形式、手卷样式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手卷的正确欣赏方式及手卷形制所带来的独特体验。

依据新课标“核心素养”课程设计思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相应调整:加设课堂问题情境,强调通过深入的《潇湘奇观图》案例分析示范,了解形制和创作的关系。在后续课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将相关知识学习纳入“问题解决”的教学思路之中。

设计思路

本课程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8年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原教材进行了重新组织设计。主要思路通过大概念的梳理,基本问题的分解及问题情境、任务驱动的设计,逐层分解、重组教材内容,然后再进行教学设计。

中国书画的学习,需要综合地了解书画的“用”与“表现”的关系。为了形成绘画创作与生活的联系,本课的重点为书画“形制”的解读,学生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更系统地理解中国画所有环节的文化信息,做到赏玩、创作与应用的结合,从而形成中国书画素养。

大概念:中国书画不同的装裱形制服务于独特的创作与欣赏需求。

基本问题:

1.中国书画装裱主要有哪些形式?

2.手卷的样式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3.中国传统手卷是如何欣赏的呢?

问题情境:有同学在故宫博物院看到《千里江山图》产生了疑问,这幅作品这么长,看起来非常不方便,古人为什么要创作这样形制的一幅作品呢?

任务驱动:学生能掌握手卷的正确欣赏方式,并通过正确的欣赏方式欣赏一幅中国传统手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装裱形制,以及其正确的欣赏方式,从而理解“形制”与“创作”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不同“形制”的欣赏方式演示,理解形制欣赏与创作的思维与行为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在本课中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艺术人文及审美情趣,从生活日用中理解中国传统书画、以长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书画艺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手卷的基本构造、赏玩手卷的方式。

难点:运用手卷形制的独特欣赏方式进行手卷形制画作的赏析。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探究、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二、导入

“问题情境”导入结合“实物展示”

“问题情境”导入:有同学在故宫博物院看到《千里江山图》产生了疑问,这幅作品这么长,看起来非常不方便,古人为什么要创作这样形制的作品呢?

引发学生联系学习生活进行思考:中国画的传统装裱样式非常丰富,且每一种装裱样式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欣赏方式。引出问题一。

问题一:中国书画装裱主要有哪些形式?

引出:本堂课的重点“手卷的形制与欣赏”。

三、新授

问题二:手卷的样式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手卷组成部分分析示意图:引首/前后隔水/画心/拖尾(并具体分析讲解)。

问题三:中国传统手卷是如何欣赏的呢?

1.联系生活:引发学生思考回忆在生活中有关名家卷作的赏析经历(博物馆/艺术展览)。

2.看图分析:现代主体社会环境中手卷画错误陈列而引发的错误欣赏方式。

3.转折:将古人赏玩手卷画作时的情感联系转向手卷正确的欣赏方式所具有的魅力,以及给观画者带来的视觉情感享受。

示范教学法:中国传统手卷文化的正确欣赏方式。

分六步骤讲解:

1.注意:赏画前手套的佩戴。

(1)情感态度正确。

(2)避免直接接触,保护作品本身。

2.取出手卷,解开别子,卷带,置于案台。

3.从左至右缓缓打开,左手推动,右手卷起。

4.打开至视觉一臂之长的欣赏范围。

5.一帧一帧地赏析。

6.可自由调整欣赏范围位置,随时返回前去。

引出:

简单步骤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赏画体验。

将经典范例《潇湘奇观图》的欣赏体验展示作为示范,落实手卷画正确欣赏方式所带来的独特动观体验,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1.散点透视形成的动观结合的欣赏方式

2.配以动画讲解《潇湘奇观图》

四、课堂作业

学生分小组,根据课上所讲解的手卷正确赏玩方式,去细细品味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感受一下中国画艺术中独特的动观欣赏方式,体验古人的艺术雅趣。

补充:

以本节课主讲的《潇湘奇观图》的赏析过程为教学范例,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落实到具体实践活动中,具体事件具体分析与操作,形成手卷形制欣赏的正确思维。

学生交流与分享及教师总结

从学生的主观感受去分析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便于教学评价与反思。

总结:

以积极鼓励的态度总结学生赏画体验。

引出:

古人巧妙利用手卷一卷一松,将“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方寸之间,纳环宇之姿”的广阔境意,如同在游园,移步换景,展现给欣赏者,也体现出中国艺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点出本堂课的情感价值观: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五、结尾拓展

展示几幅有意思的古画,带同学们感受不同艺术装帧形制的魅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体性。

拓展学生思维:中国传统绘画装帧形式非常丰富,极具魅力,古人赏画的方式也妙趣横生,鼓励学生课外延申探究。

六、教学评价

1.评价主体:教师、学生。

2.过程性评价的应用:采用现场指导、问题引导等方式,在教學过程中体现评价的功能。

3.质性评价的应用:通过搜集学生作品创作稿、思路说明等方式建立学生档案袋。

七、教学反思

根据课堂整体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度,进行思考分析,如何能更进一层,让学生在短时间吸收更多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吸收,并且课堂不枯燥。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课堂,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整,反思课堂中出现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讲解,改进不足,使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

猜你喜欢
中国书画中国画创作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Jazz
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藏画选
书画名人汇
常州留青竹刻中的“黑白灰”研究
岳世清作品选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