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郎,上学堂

2019-09-10 07:22阿淼
小福尔摩斯·上下五千年 2019年2期

阿淼

谚语说: “童年学的,好比石上刻的。”童年所受的教育,深刻影响着人的一生。从先秦到民国这几千年的历史变迁里,中国儿童历经读私塾、出洋留学、进入新式学堂等教育形式。现在,就让我们来具体看一看他们的童年学习生活吧!

摇头晃脑读诗书

中国人自古重视教育,春秋末年,儒家学者孔子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塾,打破了教育的垄断,从此读书学文化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孔子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中国的平民教育开了一个好头。比如,他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精神,提出“学”与“思”相结合、“问”与“辩”不可或缺;他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因材施教”;他讲究学习方法,提倡“温故而知新”等等。做孔子的弟子很幸福,因为暮春时节,天气转暖的时候,他会带上弟子们一起到河边洗澡玩水,登高临风起舞,然后一路唱着歌儿回家。

汉代以来,随着朝廷推行“独尊儒术”,传播儒家文化的私塾日益兴盛,历经战乱,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可以说,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是在私塾里接受启蒙教育的。

古代的孩子入私塾时多为6岁左右,入学不必经过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学生在孔老夫子牌位或画像前恭立,再对着孔子像和先生认认真真作揖或磕头之后,便算入学了。

私塾不分班,规模一般都不大,学生少则几人,多则二三十人。常用的启蒙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进一步则是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在教学方法上,以注入式为主,先生在太师椅上正襟危坐,学生侍立一旁,恭听先生教诲。

私塾学习,重视读和背。学生每天清晨一到校,就坐在位子上,掏出课本,哇啦哇啦一通读。摇头晃脑读过一阵子之后,就开始背。除了背新课之外,还要温习已经读过的书。每到下午,学童就要练习毛笔字。初学者一笔一画,用“影本”临摹。交上去,写得好的字,先生会用红笔勾个圈。年纪大些之后,开始用字帖,写“脱影”。要写柳体,就用柳公权的字帖;要写欧体,就用欧阳询的字帖;还可以写颜体,用颜真卿的字帖。在私塾读过书的人,一般都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除了背书、习字,私塾里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先生教学童做“对子”,先做简单的,比如“竹叶”对“梅花”,再到复杂的,比如“燕双飞”对“人独立”。

古人对私塾先生十分尊崇,送孩子去私塾,不仅学知识,更学做人。私塾先生一般为人古板,脾气严厉。学童若是迟到、淘气或读了错别字、背书背不出,都会被罚站。不少塾师还备有戒尺,经常将学生手心打得红肿胀痛。

不少人回忆起童年的私塾生活来,觉得苦不堪言,也有人从中获益匪浅。鲁迅小时候有一次上学迟到,被塾师寿镜吾老先生责罚,他深受刺激。此后,他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事事早、时时早,养成了一生勤奋的习惯。

到美国留学去

中国儿童到国外接受教育,早在晚清就出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大批中国有识之士在见识到西方的坚船利炮之后,向清廷建议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技术。1872年到1875年间,经中国第一个赴美留学生容闳提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廷先后4批共派出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为12岁,因此,他们又被称为留美幼童。

第一批幼童于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上岸。然后,他们乘坐火车,到达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留学生涯。

幼童们被分配到54户美国家庭,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适应了美国生活。中国孩子与一同食宿的美国家庭中的同龄人和学校的同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美国老师和监护人的衷心爱护,使幼童们铭记难忘,并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幼童很快成为他们所在学校的佼佼者,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令美国人惊叹不已。随着日渐融入西方文明,3年后,他们大多剪掉了辫子,脱去了马褂。在美生活、学习了八九年之后,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这些留美幼童中共有50多名进入美国大学学习,其中一半以上是进入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一流名校。

可惜的是,清廷内对此一直有反对声音。1881年,清廷下旨召回留美幼童。尽管留美运动中途夭折,大多数学生未能读完大学就被迫回国,但他们中仍有不少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高校校长,还有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和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師詹天佑,都出自这些留美幼童。

新课本新气象

晚清以来,随着西学、新学的兴起,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传统教育开始动摇,尤其是1905年废除科举之后,私塾制度和塾师退出了历史舞台。辛亥革命以后,西方文化逐渐向内地农村渗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式学堂、新编国文课本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式学堂深受西方教育影_口向,实行分科教学。其中,数理化音体美等课程太多借鉴欧美、日本等经验,只有国文(语文)一科由自己编制。这些国语课本起初还是旧的古文选本,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教育界掀起了编写新课本的热潮。在新语文教材的编写中,教育家、文学家、开明书店编辑叶圣陶先生贡献最大。他曾先后编写了十几种教材,其中以《开明国语课本》影响最大。这些新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由成人本位转变为儿童本位,从此,中国孩子有了真正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教育读物。

当时的中国,兵荒马乱,内忧外患,这些国语课本,却体现了编写者内心的从容、眼界的开阔和对生活的热爱。课本所编选的内容清新质朴、隽永有味,几乎全采用儿歌、童话、寓言、民谣等材料,十分适合儿童诵读和吟咏。丰子恺先生所绘的优美简洁的图画,与文字有机配合,不仅成为文字的有效说明,还可以拓展想象,启发思考,培养美感。

《开明国语课本》中的不少课文,今天读来,依然亲切如故,比如《绿衣邮差上门来》:

绿衣邮差上门来,送来小小一个袋。什么东西在袋里?薄薄几张纸,纸上许多黑蚂蚁。蚂蚁不作声,事事说得清。你想是什么?说来给我听。

又如《出家门》:

出家门,到巷口,遇见几个小朋友。小朋友,我们拉着手,我们一同走。我们对着太阳走,长长的影子在后头。

而若论童趣盎然.这篇《小猫姓什么》恐怕比今天的许多小学课文更有趣:

“小猫姓什么,你知道吗?”

“小猫姓小。”

“怎么知道她姓小?”

“大家都叫她小白小白,她不是姓小吗?”

“不对,不对。小白两个字是她的名字。”

“那她姓什么?”

“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