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段俊滔
推荐单位:北京护理学会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段俊滔,今天我带来的题目是《“动”促康复 “心”待回归》。
许多惊人的数据告诉我们心血管疾病危害重大,我国现阶段约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就是说,每五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患有心血管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是因为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率高达41%,这些数字可谓触目惊心。
而我,作为一名心内科护士,每天都会遇到许多因心血管疾病就诊的患者,更是深有体会。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收治了一名因剧烈胸痛伴有濒死感并且持续不缓解而被120紧急送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李大叔。
通过检查,李大叔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大家可能知道心肌梗死是一个很严重的病,那么有人知道心肌梗死后的心脏是什么样吗?心脏的血管有一支被堵塞了,血流无法通过,心肌细胞很快就坏死掉,而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危及生命。通过心脏血管造影,可以清晰地看到,李大叔心脏的血管有一支被堵塞了。庆幸的是,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李大叔取得了胜利,我们利用先进的医疗手段,快速准确地为他植入一枚支架,开通了血管,挽救了生命。
手术成功本应是一件比较开心的事情,但李大叔在住院期间却一直闷闷不乐。通过有效的心理沟通,他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原来,他在担心未来的生活。要绝对卧床休息吗?还是对疾病满不在乎?回家后还能再继续跳舞吗?其实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许多多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担忧,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去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呢?答案是肯定的:得了心疾您别慌,心脏康复帮您忙!
心脏康复,一个心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的新领域,被全世界广泛地推广和使用,主要包括药物、饮食、戒烟、心理和运动五大处方。其中,药物处方是基础,运动处方是关键,也是患者回家后康复的重点与难点。
为什么心脏康复如此受重视,被全世界所推广呢?因为运动康复能够给患者带来好处,能够降低死亡率以及再住院率,这样就节约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同时也节约了社会医疗资源。除此之外,运动康复能帮助患者获得最好的体力、最佳的精神状态,显著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他们能够更早、更安全地回归社会。
某天,李大叔突然问我:“小段,运动康复有那么多好处,我刚得重病,该怎么办呢?啥时候能进行康复锻炼呢?”我告诉他:“得了心脏疾病要尽早开展康复运动!”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就立即开展心脏早期康复锻炼,从被动到主动,从床上到床旁,从平地行走到上下楼梯的锻炼,幫助患者心脏功能早期恢复。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李大叔要出院了,可是此时他又有了新的疑问:“在医院有医生、有护士、有康复师帮我进行康复锻炼,那我回家后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的运动处方将派上用场!做好心脏评估、选好运动方式、把握时间与强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患者出院前,我们的团队都会帮助他进行心脏评估。最简单的有6分钟步行试验,让患者在自己能够承受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走6分钟,行走的距离将反映他们心功能水平。同时教会患者进行自我运动评估,用数字代替劳累程度,更加准确、形象地反映患者的运动状态,建议运动到“稍微感觉累”为宜。当然,个性的评估也很重要,比如李大叔正在进行上下楼的评估,他家住4楼,特别担心自己的心脏疾病在上下楼时会复发。我们针对李大叔的这一情况对他进行了爬楼的评估,看在爬一层楼时、两层楼时、三层楼时心率、血压以及自我劳累程度的变化。通过评估,能够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减轻心脏疾病所带来的心理负担。
做好评估就可以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许多日常锻炼都可以帮助心血管患者维持健康状态,比如走步、跑步、骑车等有氧运动,比如哑铃、弹力带等抗阻运动(如果没有哑铃,举矿泉水也可以),还有健美操、舞蹈等柔韧性训练和平衡训练,都能够增加心脏泵血能力,提升肺脏通气和换气能力,改善骨骼肌的运动能力,减少患者在运动中发生跌倒之类的并发症。我们建议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运动,让患者更安全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选择好运动方式,就要开始运动了,那运动多长时间、运动到何种程度能更好地帮助心脏康复呢?建议每天运动30~60分钟(可拆分),每周5天以上,不建议突然、剧烈、长时间运动。而对于强度,建议运动到微微出汗,呼吸轻度加快,最佳的状态是能说话但不能唱歌。如果运动后还能唱歌,那说明运动量不足,如果运动后连话都说不出来,那运动就过度了,需要调整处方了。
康复半年,确实好处多多,李大叔心不慌了,气不短了,走路也更有劲了,全身各个指标比出院时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个时候,大家觉得李大叔还需要再回到医院去调整运动处方吗?其实,因人而异。
我们建议,对于危险因素单一、病情控制较好的患者,比如李大叔,可以利用网络、智能设备对患者进行远程评估以及运动处方的调整;而对于危险因素较多或者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则需回到医院进行定期复诊,检测锻炼效果,调整运动处方,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加强自我管理。
提到自我管理,我们团队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如何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去探索如何能让患者更好的进行康复锻炼。
未来,希望在社会环境的大力支持下,在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准确评估、合理运动、及时调整的运动处方指导下,帮助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好、更快、更安全地回归社会!
我们坚信,动促康复、心定能回归!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