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

2019-09-10 07:22郭建宁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法治特色发展

如何认识与把握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探索的内在逻辑,既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重大前沿和热点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集中体现为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至10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7年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从“以苏为鉴”到中国道路,从“物质文化”到“美好生活”,从“两类矛盾”到国家治理,清晰地展现了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

一、 “以苏为鉴”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八大的主题。为了给下半年召开的八大做准备,从1956年2月14日起,毛泽东历时43天听取了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分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就是根据这两次讲话整理而成的。

《论十大关系》阐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其中,党和非党的关系指的就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而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就是后来说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论十大关系》的主题是“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十大关系》开宗明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20721页)此后几年,毛泽东在有关讲话中多次提到《论十大关系》,他认为1956年十大关系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论十大关系》实际上开创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其重大意义应当充分肯定。同时也要看到,《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以苏为鉴”,但是对苏联模式的真正超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从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此后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大会报告的主题词。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和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从中华民族的历史维度看,意味着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社会主义的发展来看,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从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来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历史与现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 党的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判断与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

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明确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93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更加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68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奪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如何理解“物质文化需要”与“美好生活需要”?应当说美好生活需要的涵盖面更大,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过去求的是温饱,而今天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放心;过去求的是生存,而现在要求的是生态环境好、平时可以去健身、闲暇时可以去旅游,等等。除了这些物质需求之外,人的精神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比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总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要已不能完全涵盖。

如何认识“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过去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但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当然,我国仍存在落后的地方、落后的方面,但已不是制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那么,制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就是东中西地区、城市和农村、富裕和贫穷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人民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对还不能得到完全满足,还要下大力气补齐民生短板,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

如何把握“主要矛盾转化”与“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执政之基在人民,力量之源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大初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和核心理念,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和价值旨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要狠抓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出实招。坚持在发展中保持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造福于人民,增进人民福祉。

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不仅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且阐述了解决两类矛盾的基本方法。毛泽东在报告中还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且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比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互相监督,长期共存”,等等。报告虽然在今天看来存在一些缺陷和局限,但是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有新的理念、新的表述、新的视野、新的发展,这就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阐明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革、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05页)他又说:“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的气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05页)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论述了国家治理的重大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毛泽东论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习近平阐释国家治理现代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那么如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的活力之源,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正是改革开放所激发的强大活力,使中国大踏步走上现代化道路,使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过去的改革面对的问题是没有发展起来,解决“有没有”;现

在的改革面对的问题是发展起来怎么办,解决“好不好”。发展起来与不发展相比,问题不是少了,而是更多更复杂了。既要解决快速发展遗留的问题,也要破除发展起来之后的烦恼,还要迈过进一步发展绕不过的坎儿。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清醒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越是环境复杂,越是要有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二是促进公平正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促进公平正义。改革的实质是对人们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呈现出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敏感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矛盾复杂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必须十分注意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會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照顾各方面群众关切、兼顾各方面群众利益的机制和平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人民日报》2014年3月1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今后的改革将逐步由过去的政策主导型转向法律主导型。要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挥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是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最根本的是靠法治。要持续推进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郭建宁,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猜你喜欢
法治特色发展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