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义锋
摘 要:通过历年网球大赛数据对正手击球直臂与曲臂的分析表明:直臂正手击球明显高于曲臂正手击球的使用量,无论从运动员的人数、得分的概率和发球成功率都高于曲臂运动员。直臂正手击球效果优于曲臂正手击球,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会在不同的场景运用不同的正手击球方式。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舒适感来选择合适的击球动作。
关键词:正手击球;直臂;曲臂
随着网球运动在全世界地不断发展,正手击球技巧也在不断变化。如今,在各大重要的比赛中有很多职业选手都采用了直臂正手击球的方式。直臂击球与曲臂击球正手击球有那些区别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使广大的网球爱好者很容易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对两种击球方式更好的掌握。
一、网球直臂正手击球与曲臂正手击球动作技术特点
正手直臂击球是在传统的正手曲臂击球的基础上肘部没有完全弯曲手臂的击球状态,这时候手臂不再是单独运动而是与其它整体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形式。在网球运动员直臂正手击球中,球拍在接近球时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手腕衔接动作,与曲臂正手击球相比较,这个手腕的衔接动作需要产生非常大的动量矩,使得击球的速度更快。在运动员抬起球拍时,他的手会完全向后移动,与小臂呈直角,此时,球拍是被动挥动的,它作为手臂的一部分抬起打击来球。在非常接近擊球点时,运动员会让手腕衔接上手臂,最终形成一个类似与手臂击球杠杆(就是手腕由完全向后的直角和小臂相结合变成了大约靠后的35°左右)。当手腕在击球时完全协同于手臂(成为一个整体:手臂杠杆),整个手臂杠杆(球拍、手腕、整个手臂和肩部)会推动和抬起来球通过的击球点。
正手曲臂击球在击球的过程中,转动的躯干带动手臂的击球过程,进而挥拍的时候由内而外的路径来击球,在整个打击过程中要求运动员的手腕向后弯曲同时肘部也要保持一定的弯曲程度,球拍是急求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也是最后击球的关键点,因此,在整个打击过程中须以拍柄为中心击向来球。在手臂击向来球的同时,伴随着抬起的动作(通过肩部肌肉)把两者称为转抬动作。这个可以使你的手掌,整个手臂还有身体位于打击点的后方,形成一个完美的杠杆作用支撑体系。曲臂正手击球也须注意手腕的衔接,一旦完成了相应的动作,就必须保持稳定的杠杆原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手臂杠杆。
二、网球直臂正手击球与曲臂正手击球技术的不同点
将直臂还是曲臂的讨论建立在旋转半径的增加带来末端线速度的提高的模型之上,我认为,是不准确的。直臂与曲臂击球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整只手臂(包含全部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的放松程度。
直臂——是柔性的,完全放松的(仅在击球最佳时机错过,球离身体过近时,为缩短击球半径而适当曲臂,属于对脚步不到位的弥补性妥协,而非为了构筑“稳定盾”)。直臂的模型不能用刚性轴(体轴)转动带动刚性悬臂(伸长的手臂与球拍)来理解,而应该用刚性轴自转带动柔性皮鞭这样的模型来理解。之所以直臂——完全是因为甩开的皮鞭是直的。
曲臂——是刚性的,紧绷的。曲臂的模型,用大家一直习惯的刚轴带动短刚性悬臂的理解,是没有问题的。
就两者的威力与效率的解释,以及为何当今最伟大的球员(费纳)具有这么大的统治力的解释,可以由以下模型来理解:当你抡动一条鞭子和挥舞一根棍子,哪个物体的远端能够获得更大的速度?是鞭子。
具体到细部的理解:身体转动输入到手臂中的能量假设相同——直臂(柔性的鞭子)因为要求整只手臂各个关节的全部放松,所以更少的能量传递损耗在拉长紧绷的肌肉上,而最终有效传递到了远端的拍头,即传递效率较高;曲臂因肌肉紧张(为保持稳固、较短的夹臂动作),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有球拍克服紧缩肌肉将之拉长的做功,所以能量会有相当一部分浪费在自己的手臂上,到达拍头的能量损失较多,效率较低。
效率高低仅仅是事情的开始,更糟糕的是:曲臂由于有大量的能量用在了拉长自己紧绷的肌肉,人体更容易疲劳,甚至产生受伤,如网球肘等;进而伴随着酸痛或疼痛,人本能地会缩小能量输入。直臂则恰恰相反,完全放松的手臂,击球没有任何不舒适感,清爽的击球让人能够敢于更大幅度的转体输入更多的能量到这一高效的传递系统中。当然,这也造就了费德勒轻松,放松,飘逸优雅的动作,以及纳达尔巨大的头顶正手随挥。
三、网球直臂与曲臂正手击球技术在现实比赛中的运用分析
为了更好的疏解网球比赛中直臂正手击球和曲臂正手击球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直臂正手击球成功次数高于曲臂正手击球次数,曲臂正手接球威胁接发球率高于直臂的接球率,曲臂正手击球速度高于直臂击球速度。
总之,不同的击球方式在比赛场上成功的运用,不得不让我们对他备受关注,每一位运动员能运用好一种击球方式已是对网球运动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桑明亮. 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正手击球效果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 刘丽新.不同站位网球正手击球下肢肌肉工作特征分析[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