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摘 要:“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生成和发掘新的思想教育因子,有利于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政课话语体系。在思政课中实施“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必须基于课程内容内在整体性设置核心问题,基于双主体互动打造和延伸问题链,基于多平台多渠道互动式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实施中必须特别注意问题的设计、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工具的协同以及相应的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双向问题互动式”;思政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1-0089-04
Abstract: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of bidirectional issues is favorabl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xtbook system to teaching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f universities, is conducive to generating and exploring new factor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is helpful to construct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During its practice, it is required that the core issues must b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internal integrity of the course content, the problem chain must be created and extended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dual-subject, and the issues must be solved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atform as well as multi-channel. Meanwhile, the problem design, the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tools, and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corresponding assessment system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words: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of bidirectional iss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pplication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氣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他还进一步指出,思政课要守正创新,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是对一般的“问题式”教学法的创新和发展。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法彰显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性、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促进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解析
作为一种发展性教学理论和方法,“问题式”教学法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证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1]所谓“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就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教师与学生双向提出问题,由此形成密切关联的问题集和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并以此作为全部教学活动展开的向导与核心元素,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及合作学习意识,在“有滋有味”中实现教学目标。实践表明,“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对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一)有利于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学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强调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分析都必须具备宏观的视野、整体的视野,必须把问题的研究放到宏观和整体的大背景之下”[2]。这也是目前高校思政课统编教材的逻辑架构特点。然而,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把这种语言凝练、表达严谨、视野宏观、逻辑整体且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吃透,就必须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体系。“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充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备好问题,将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学生的热点、疑点问题在比照中合理归纳,找到其共振点,“化整为零”,创造性地重新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适于讲授的教学内容体系。而作为“双向”另一侧的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提出来的各种问题,则是“化零为整”地对教师所设问题之回应、补充与进一步延伸。正是这种双向提出问题的过程,把系统性、科学性的教材知识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体系对接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都保持较好的思维紧张感和活跃性,避免满堂灌输下的思维惰性与依赖性,从而既有效避免了枯燥说教、面面俱到但蜻蜓点水,又在师生共同“设问”“释疑”中凸显了理论的逻辑性,把教材的意义真正落在实处。
(二)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生成和发掘新的思想教育因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于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来创设各种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个体而独特的信息加工建构其对现实世界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思考起来,深刻领会课程内容,才可能信其理、亲其道,真正入其脑其心。“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问题”载体,全方位多维度的参与了教学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正是学生思考和理解的过程。换言之,该模式关注更广泛和更深层范围内的多边互动,包括教师通过问题载体“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与其所反应的相关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课程内容所包含的社会实践理性及其理论的精神实质”[3],学生则通过问题载体,化被动为主动,以“学”的主动权在自主探究回答教师之问、获取知识、建构意义的同时,又结合个体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社会认知等,抛出新的以往为教师所不掌握的问题——这既为思政课急需提升的教学针对性提供了新的素材和切入点,而对这些新问题的解答又自然成为了新的思想教育因子。因此“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集中了建构主义与接受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点,使教学成为富有个性且具有动态化生成新因素能力的创造过程,有效地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三)有利于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政课话语体系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思想政治理論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并用其形塑思维方式、完善价值观念和规范言行举止等。但面对学科专业背景不一、人文社科知识基础参差有别的大学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很有必要对其话语系统再说明、再阐发、再建构,将教材精炼的知识语言转换为鲜活生动、丰富多彩又蕴含特定的价值指向、思维方式及立场观点的话语体系。“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一方面通过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系统解析教学重点难点且建构学生喜闻乐见和便于掌握的知识谱系与话语表达体系,并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历史与逻辑等多种方法,在对问题的解答中实现思政课核心要义的有效传播。另一方面,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中,必然是以其自身独特而熟练、与其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话语体系来开展思考和探索的。也正是在师生共同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中,思政课的深层逻辑底蕴和理论精髓要义得以与学生的思想需求有机统一,教学的理论知识与育人的现实情境得以生动结合,而鲜明的时代感和平易近人的生活色彩带来的亲和力也大大增强了青年大学生亲近理论的可能。
二、“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实施
有关高校思政课的“问题式”教学法改革与实施,诸多学者和教师做了非常丰富的探索。在这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为例,具体阐述“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实施运用。
(一)基于课程内容内在整体性设置核心问题
内在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线。无论是从逻辑起点、理论内容还是价值旨归与实践功能来看,整体性都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就《纲要》课程而言,这种整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通过系统阐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从而深刻领会“四个选择”,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主线形成若干主干性问题。为此,我们按照党的十九大“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科学论断,把全书依次凝练成四大专题,即“国家危亡的加剧和救国之路的探索”“中国革命之路的探索”“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路”“社会主义富强之路的探索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每个专题各两个的“八大历史之问”,即“近代国家危亡局面为什么会出现又是如何日益加剧的”“为什么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努力都失败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为什么说中共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伟大的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之后,如何去实现民族的彻底独立和人民的根本解放”“如何科学认识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后富强之路探索的曲折与成就”“如何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与历史意义”。不难看出,这八大问题高度概括了全书的思想主线,依托教材又跳脱出教材一章一节的限制,对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背后的理论本身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关注、思考和评价,浅入深出、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和理论思维的能力”[5],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课程的精髓,紧扣了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基于双主体互动打造和延伸问题链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平等的主客体。对于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思政课来说,这种平等性更具价值:平等的相互沟通交流与倾听接纳,更容易产生思想共鸣,达到彼此共同提高。“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强调的是变单纯的教师“配餐”为教师“配餐”与学生“点菜”相结合。一方面,把教师设计主干性问题和师生进一步共同提出延展性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而“问题”的来源,既包括教师在教案中的预先设计,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之下的提问,以及学生之间因问题或答案发出的争论式提问,还包括教师根据学生提问的进一步随机提问。例如,在讲解完“辛亥革命”时,教师设计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均未能完成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其原因和启示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在回答之后,又困惑地提出“那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问题,教师现场释疑解惑后又留下一道思考题,即“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的败因,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制度自信”。通过问题链的逐次延伸,串联了历史并观照了现实,在师生互动式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深化了对“四个选择”的认知,水到渠成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联动新模式的优势,创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课前,通过“两微一端”把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以问题形式发送给学生,课上,运用“雨课堂”“蓝墨云”等教学软件或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积极互动,课后,通过教学QQ群、微信群等为学生解惑答疑,也鼓励学生在群里提问和互答,有效实现了思政课“全程管理”“全时互动”“全员参与”。新媒体等平台的使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也往往因那些来自学生相互之间的问题更贴近其思想真实,从而“自然、及时地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促进教材知识、学生原有知识和教师知识之间相互融合、修正、生长和发展”[6],有效促进了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提升。
(三)基于多平台多渠道互动式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不仅在于双向互动式提出问题,更在于双向互动式解决问题。“知识的传递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和不同观点,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联系前后关联的办法,在不同时间重温有关的内容,并重新安排前后关联等途径来促进”。[7]这种对问题的回应一般可以通过三个层面和环节来实现的。一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回应。即教师对核心问题的讲授式回应、教师对学生提问的随机性回应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回应,包括学生之间的辩论式回应。通过问题牵引改变一般的单向说教,增强其教学实效。这个层面和环节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二是网络平台上的相互回应。即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提出的各种问题,由其他学生通过查找各种课外资料来相互回答,也就是把这个平台主要交给学生发挥,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握好学生回答的方向,并就其中的某些重要或复杂问题做出解答。三是通过现场实践教学对某些理论问题进行回应。比如在讲授“长征精神”“红船精神”“两山理论”等内容时,带领学生到相关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特色小镇、生态型企业等开展实践教学,教师现场讲解,学生现场交流心得,课后分组撰写体会,在实践中触摸理论的真实感、回应思想的疑惑。多形式多层面的相互回应,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活跃了教学氛围,也有效地激发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激荡,缩短了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思想教育与个人成长之间的距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在互动和主动中领悟接受理论,在完成问题目标的过程中收获所思所得。
三、“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政课实施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的初衷,即是力图通过问题互动化解理论教学的枯燥,并以问题为载体来深化理论内涵的阐释,切实提高教学效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成熟思想,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必须特别注意问题的设计、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工具的协同以及相应的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建设等问题。
(一)牢牢抓住“问题”这个核心要素
全面的问题意识、有效的问题设置等,是“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实施的关键。为此,在全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贯穿“问题”意识,坚持全程师生共同提“问题”、论“问题”、解“问题”的理念,用“问题”把理论与现实、课堂与社会、课程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链接起来,“每一连串有序的提问,应是教师对每堂课所设知识点的联结,也是对教材内容精华的提炼、点化和贯穿”[8],是学生主动成为学习参与者而建构知识、吸收理论的鲜活介体。其次,问题要坚持真实性、开放性和适度性原则。所谓真实性就是要坚持问题设计必须源于教材内容、反映社会现实、体现学生真实诉求。为此,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设计提出与课程内容逻辑关联较强、与个人成长密切相关、有利于延伸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问题。坚持开放性就是要在符合课程要求的前提下问题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等多重特质,“既好看又好吃”,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反思总结、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进而自主设计问题。当然,开放性决不能信马由韁,为“问题”而“问题”,导致降低理论标准。“问题”的适度性就是切忌问题轰炸以引发倦怠感,同时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尤其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基础等要素,做到因材施教。再次,教师是“问题”的主导者。这并不是说教师应包揽“问题”,而是指应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所有问题及其回答进行去粗取精逻辑整理的总结,进而升华成理论精髓。
(二)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工具协同促进学生自主互动参与
任何高效的课堂必定是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协同作用的结果。“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同样要求构建一个“问题”:导向、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体系。实践表明,在突出以“问题”:互动探讨为中心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将讲授法、研讨法、直观演示法、行为引导法、情境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与相关章节和专题的内容结合起来灵活辩证运用,在丰富课堂呈现形式的同时,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参与体验中迸发新的思想火花,进行多维而有深度的思考。同时,必须把“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与教师的教学特色,与现代化的教学媒介、教学工具结合起来。对于以育人为目标的思政课来说,教师特立而亲善的人格魅力、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文雅而又富有表现感的肢体行为,以及对待学生提问或回答时的尊重、鼓励、赏识的态度等,对于吸引学生教学参与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而独特新颖的多媒体新媒体等工具的运用,尤其是大众化的智能手机给学生参与带来的便利,也往往有利于拓宽将教材体系转化为“问题”:教学体系的途径。当然,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或工具,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来选择使用,突出强调智慧的深入发掘和情感的真诚投入,而非形式主义的单纯技巧展示。
(三)建构多元化的过程性综合性考核体系
创新思政课考核评价模式,“既是增强教学品质有效性的手段,同时也是提升教学品质本身,实现手段与过程、方法与目标的有机统一”。[9]而考核结果的最终体现之一就是课程总评成绩。因此,“双向问题互动式”教学法的高效实施,必须抓住学生对考核成绩的关注这一天然焦点,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为此,需要打破传统的“一卷定成绩”的窠臼,以过程性考核为导向,把考核重心前移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我们在改革实践中,坚持“过程管理”“行为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有机统一,将课堂参与和网络平台互动的比例提升到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5%,并细化了学生课堂参与和网络平台有效互动的评分细则。学期末,教师将网络平台的记录直接导出,连同课堂参与的有效次数,整理后反馈给学生。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可直观的计算出该部分的成绩,既公开透明又有鞭策示范效应——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取得优秀的课程总评成绩的关键。这种将平时学习表现与课程考核密切结合的办法,一定程度地改变了考核偏重于一张试卷所体现的认知传授和认知领域掌握程度的单维度评价,更多地强调学习过程及相应的思想认识和理论领悟乃至于情感领域的目标达成,强调教学内在价值目标的实现,较好地促进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促进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切实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品质,确保立德树人课程使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战后苏联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414.
[2]张雷声.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10.
[3]钱广荣.实践教学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5]徐国民.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入式专题化研究型教学新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5(1):75.
[6]曾立荣.高校思政课互动式课堂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社科纵横,2010(12):255.
[7]Diana HJM Dolmans,Willem De Grave.Ineke HAP Wolfhagen,Cees PM van der Vleuten.PBL: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未来挑战[J].梅人朗,译.复旦教育论坛,2008(1):82.
[8]罗晓珍.问题式教学法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8):254.
[9]陆向荣.创新考核评价模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质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8):116.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索研究”(编号:jg2018035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龚志伟(1975-),男,汉族,湖南新化人,硕士,教授,院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