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阳明“致良知”论当代人格塑造

2019-09-10 07:22刘妮妮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学人格启示

刘妮妮

摘 要:“致良知”作为心学体系的核心,自有其理论意义和价值,并且与我们当今对于人格的塑造也息息相连。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所倡导的意识独立和个性解放,对于当今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格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了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说对人格塑造的启示作为主要研究思路,分别从王阳明生平简介及心学概述、“致良知”思想的发展历程和“致良知”对当代人格塑造的启发共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致良知;心学;人格;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2-0100-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19

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人,一心求问圣学之道,因此,小时候曾经痴迷于朱子之学,与好友一起格竹子,格竹不成,反倒染上一身病。从此以后,他对朱子学说产生了质疑,并重新思考圣学的宗旨。通过大量的实践与思考,王阳明吸收了陆九渊心学的合理内涵,最后成为了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形成了自己一套完备的心学思想体系。回顾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的创立,无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而且还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我们当代人格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下将分而述之。

1.王阳明生平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原名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出生于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余姚,王氏先祖书香传家,家族训诫渊源深厚。王阳明少受儒家教育熏陶,从小立志“做圣人”,熟读程朱理学,“日则随众课业,夜则收取诸经子史读之,多至夜分”[1]1620,学业日长,20岁即中举。弘治十二年 (1499),王阳明参加礼部会试,获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第二年任山东乡试主考官。

正德元年(1506),刘瑾专权,矫诏逮捕南京戴铣等,王阳明时任兵部主事,“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2]5150龙场,今贵州修文县治。“正德五年(1510),刘瑾伏诛,先生升任江西庐陵知县,继而升南京刑部四川司主事。后又调吏部验封司清司主事。此后屡次升迁,历任文选清司员外郎,南京太仆寺少卿,后改鸿胪寺卿。”[3]003

2.王阳明心学概述

阳明心学的思想内核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王阳明认为,“心即理”是自然的道理。理就是心,有其心始可以言其理,无其心便不可言其理。在知行合一上,王阳明常用主意与工夫这两个概念来概括知与行的关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行”实际上包括了观念层面上的和实践层面上的行,即 “知”是观念意义上的“行”,“行”是实践意义上的行,“行”具有双重内涵。

其中,王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1514年,王阳明在滁州讲学时,再次提出了良知:“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练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學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 [1]262王阳明用“良知”来表达和概括其“心学”最本质的内容,他曾说过,他的“良知”这两个字到了龙场以后,便已开始成为其心学的核心,只是那个时候他点不出这两个字而已,他那时经常与学者说,是费了很多说辞的。今天有幸见到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由此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其思想的集大成者。

1.良知

在阳明心学中,良知具有形上意义,它既可以是宇宙的本体,也可以是认识的本体,同时还可以是道德的本体。良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范畴,首见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4]295太虚法师说:“良知一名,本于孟子;但孟子良知、良能并称,王子则总握其枢纽于良知,而良能即摄赞良知之内,故即知即行,彻里彻表。” [5]1117 太虚法师这一精准的判断,对孟子的良知良能与阳明良知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了很独到的把握。

良知是王阳明学说的中心,正如他自己所说:“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 [1]787良知就是天理,就是“心”,是宇宙的本体。从逻辑上说,既然良知是宇宙的本体,当然也就是认识的对象,是认识的本体。在其内容上,“天理”也就是封建道德准则,那么良知自然也就是道德本体。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出,王阳明的宇宙观、认识论和道德论之间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2.致良知

良知与致良知的关系是本体与工夫之辨。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良知被赋予了精神本体的意义,致良知则为“复那本体”的工夫。良知和致良知的关系,就像是本体论与功夫论的关系。王阳明将良知与致良知的关系比作植物之根和人工培灌的关系。他说:“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擁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耳矣。”在此处中,“心”即是指良知的本体,“学”则是指致良知的工夫。植物如果没有根部,那么它则不能生存,但植物离开了后天的培植和灌溉,则它更不能生长。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扩充自己的良知,并把它推致于事物之间;另一方面则是把良知实在地付诸行动中去。在扩充良知方面,王阳明认为人人具有良知,并且每个人从具有良知到良知的显现,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受到了私欲的蒙蔽。因此,致良知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去除个人的私欲来使良知复明,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良知,推致于事物之间,则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在把良知实在地付诸于行为中去这方面,首先,王阳明认为人们要不停地用功,持续不断地“克己”。王阳明说:“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无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1]20他认为,人在持续不断的“克己”中,就应该像“走路一般”,在每个具体问题细节中发现“天理之精微”并克服“私欲之细微”,直到达到“克得自己无私可克”。

其次,要将穷理与居敬相结合。在穷理与居敬上,朱熹早就认为,居敬和穷理应相互配合,但他认为居敬和穷理是两个独立的方面:居敬是戒慎并且不怠慢,穷理则是对事物的精察而不疏漏。也就是说,居敬是作为一种态度,穷理则是实际地去实践。但王阳明却认为,穷理与居敬应是统一的。他在回答日孚的提问时说:“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天,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惟其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所以居敬亦是穷理。就穷理专一处说,便谓之居敬;就居敬精密处说,便谓之穷理;却不是居敬了便有个心穷理,穷理时便有个心居敬。名虽不同,功夫只是一事。”[1]33他认为居敬即是穷理,他进一步说道,穷理即是尽性,因为性即理也,穷理就是尽性,当然尽性必须穷理,只有穷理才能致良知。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一个总和,也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与人能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在此文中,笔者更多的是从人的总特征和道德品质含义两方面来展开论述。道德品质也称“德性”,简称“品德”,它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由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因此,本文主旨是结合“致良知”学说,进一步来论述其对塑造当代人格的启示。

1.显现人的道德本心

王阳明在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他认为“道即是良知”[6]416,“良知者,心之本体……”[6]244,良知即是道,即是天理,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在于“致良知”。“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人皆可以为尧舜’,正在此也。”[6]467每个人都有无暇的本心。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如果人人都能除去自己的过度私欲,从而扩充自己心之本体到达极致,那么他就能成为圣人。因此,人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破除“心中贼”,因为致良知的关键在于去除私欲,由此来使自己的良知得到显现。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和挑战。在当今社会之中,人们的人格正在受到不断的侵蚀,人们的道德意识逐渐在被各种物质欲望所吞噬。许多人逐渐沉溺于对物质和精神欲望的过度奢求,比如嗜烟、酗酒和好名牌以及陷于游戏所带来的精神快感等。如果人们随之任意发展,那么人们的道德本心即良知会逐渐泯灭,从而整个人会变得庸俗、暴躁、无礼和傲慢,从而失去判断是非的道德能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良知的,看似没有良知的有些人,只是因为他们的良知被过多的私欲蒙蔽了而已。只要我们能把良知扩充到极致,那么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圣人。那么为什么良知不能全部呈现出来呢?是因为私欲的蒙蔽。因而,要想致良知,就要扩充良知到极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也就是把私欲去除。在王学中,王阳明强调克己之私欲,并不是要求人们完全去除所有的欲望,而是要求人们去除过多的没有必要的欲望。男女衣食之欲,这些满足人们生活基本所需的欲望是不用去除的,这些生活所需的基本欲望反而能维持社会的伦理纲常。人人坚信都有一个良知,我们所做的“恶”都是受我们的过多私欲所指使的。只有觉悟了这一点,我们才会破除“心中贼”,去除心中过多的私欲,扩充自己的良知,从而显现人的道德本心,恢复人之为人应有的精神气质。

2.由里及外的道德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是“说一套,做一套”,根本没有把自己的良知到生活中去践行。比如,社会上一些所谓的公益项目,表面上看似是道德的行为,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他们为了做广告的变相行径,其初衷并非是为了真做慈善。所以,王阳明说“言良知则使人尤为易晓”。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理解为,如果言“非良知”,会让人们觉得非常“难晓”呢?

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中,我们可以得知,只扩充人的良知是不够的,“致良知”的根本目的在于人人都能依照自己的良知做事。如果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依照自己的“心之本体”即“良知”,由内而外,毫无虚伪的道德,那么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致良知”,“言良知则使人尤为易晓”。因此,在现实中,要检验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都要看他是否从人的本心出发而做出的行为。

3.培养坚忍不拔的性格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不顺和坎坷,但每个人遇到坎坷时所表现出来的状况是不一样的,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性格是否足够坚定。有些人遇到一些困难,会选择逃避或者自暴自弃,甚至去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些人遇到大一点的坎坷,总以为天要塌下来。回顾王阳明一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不知受到多少磨难,最终他都能坚持下来。自从刘瑾专权以后,由于王阳明抗令欲救南京戴铣等人,刘瑾十分恼怒,对他廷杖四十,并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在去贵州龙场的路上,还不断受到刘瑾派人追杀。最后虽然安全到达了龙场,但那里条件非常艰苦,生活十分困难。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那个时候,他说:“吾一切执念皆可解,唯有生死之执念不可解。”之后,他潜心在龙场悟道,终得圣贤之道的要旨,即圣贤之道,到后来慢慢完善为众所周知的“致良知”说。

王阳明曾说,良知之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因此,当我们每个人遇到不顺和坎坷时,如果心理一旦有一个良知,那么自己心中就等于有了一个标准或信念。“致良知”的过程就是人们为了寻求一个标准或信念而奋斗不止的过程。“致良知”的艰苦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中会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不断地克服困难,坚守自己的本心,最终定会有所收获。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一定不能先放弃。王阳明认为,人到了一定的境界,达到的状态就是本心的呈现,且坚固不动,这不是一种虚幻的状态,而是真实存在的。在经历了种种艰难的磨砺之后,王阳明确信,良知说不仅可以使人达到道德的至善,而且如果依赖“良知”,则人们可以真正达到他们向往已久的‘不动心’的至高境界。

“致良知”说是王阳明自己认为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圣门正法”。在当今比较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冷静思考,需要重新去审视和认真面对王阳明的王学思想,不要一味地加以否定或肯定。在审视王学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要把明以后所有的歷史遗留问题都归结为王学的过失,也不要轻易地从唯物或唯心主义来对此界定。王阳明创立学说的本意并不是叫人们去空谈,只是由于后世王学的畸形演变,才导致了人们对王学误解更加深刻。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M]. 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张廷玉,等. 明史19-20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 陈恕,编校.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4] 孟子.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太虚法师.太虚大师文钞:初集:第2编[M] .上海:中华书局,1927.

[6] 董治安,张忠纲.传习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钟昭会)

猜你喜欢
心学人格启示
王阳明和拉康主体观比较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