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峰
摘要:学生学习《背影》不感动一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二是因为“父亲”的形象很特别。教学中,可从了解父亲的不美这一点切入,探究“父亲”这个形象的种种不美——言语不美、动作不美、外表不美,引导学生探究这种不美的背后隐藏的深沉父爱——大美,从而使其受到爱的教育。
关键词:学情 切入点 时代背景 父亲形象
《背影》一文,很多学生看了之后,并不觉得怎么感动,认为父亲关心儿子,是很平常的事。的确,回忆起我少年时期学习这一课,也未曾感动得流泪。我们同事之间常说:“《背影》是写给成年人的,在长大为人父之后,有了文中父亲的举动,想起种种关于自己少年时候的任性,才慢慢地被感动。”但是,我们还是要通过这篇文章来让学生感动,让学生接受一次亲情的洗礼。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解决这样两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感动?文中的“我”为什么排斥父亲送“我”?了解了学情——学生,课文背景——“我”,就更容易走进学生和“我”的内心世界,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以,我以这两个问题作为切入点。
一、学生为什么不感动?
这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这篇课文安排在八年级,学生年龄在十五周岁左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于父母及长辈的关心,认为是理所当然。尤其是在今天,生活环境较之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心理状态同样在变化。外卖、网络购物等新兴事物的蓬勃发展,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简单、快捷,甚至到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地步。这个时候,家长用泪水、汗水做成的“爱心便当”在孩子们眼里变得粗糙、笨拙,不合时宜。感情的传达,由过去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变成了微博、微信等现代通信工具,更有追求自由的孩子面对父母“独宠一人”的现象反而有些不习惯。同时,他们没有经历生活的磨炼,对父辈们经受的苦无法理解,有时候可能也不愿理解,于是这种隔阂就产生了。所以,衣着破旧的寒酸,跨过月台买橘子的心酸,以及个中蕴含的爱子神情,学生们是无法理解的。
二、“我”为什么排斥父亲送“我”?
其实,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20世纪初期,在家里,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朱自清家也是如此。《朱自清传》中有一段关于朱自清小时候生活经历的记叙:“朱小坡(朱鸿钧,字小坡)对儿女教育甚严,……若是文章字句圈去太多,尾后有责备的评语,便要埋怨儿子,甚至动起气来,把文章投在火炉里烧掉,小自华这时就忍不住哭了起来。”在私塾里,朱自清是受到老师的喜爱的;在家里,却要接受父亲的挑剔。而这种挑剔,又极严格,让人委屈又无法分辨。通过这段叙述我们不难看出,朱父绝对是封建式的家长,而朱自清又是有觉悟的新青年,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于是,父子思想就产生了冲突,朱自清也自然引起了朱父的不满,父子失和自在情理之中。
鲁迅在其著名的《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中说:“有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看来,当时并不止朱自清的父亲是封建式的家长,整整一代父亲皆是如此,所以五四时期的一代青年对父辈们不满,也在情理之中了。那一代的文学作品中,父亲的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可是说“满街走着坏爸爸”。五四时期是一个反传统的年代,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在年轻时候和父亲的关系也是很糟糕的。既然父子关系如此紧张,排斥同行自是理所当然。
而那个年代的父子关系,和今天又是如此的相像!只不过现在的父亲,比当时稍有变化而已。但儿子都是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所以很难理解父亲的行为。既然如此,“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是什么样的呢?于是,我从另外一方面——找父亲的缺点入手。
三、从不美到美
课堂上,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之后,我问:“这位父亲感人吗?”还是像以往每一届学生一样,学生没有表达观点。没有表达观点不是没有观点,而是没有引起共鸣,文中的“父亲”形象没有感动这些“小读者”。当我再问:“如果这位‘父亲’做你的父亲,你愿意吗?”学生笑了,同意的少,摇头的多。我说:“既然这位‘父亲’还不是那么感动你,那么,请找出你认为‘父亲’不好、不美的地方。”学生立刻来了精神。
十分钟后,学生找出的父亲不好、不美的地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父亲“多事”,并且严重地小看“我”。学生概括了以下内容:
1.父亲事忙,但还是坚持送我到车站。
2.我年龄已经不小了,而且已经来往过。
3.父亲给我拣了靠车门的位子。
4.嘱咐我路上小心。
5.我要买橘子,父亲要自己去。
找出来之后,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面对这样的父亲,你的感受如何?学生认为父亲太“多事”并且“武断”,属于“包办”式的家长。而作者朱自清作为北京大学预科的学生和进步青年,是非常渴望独立的,但“父亲”包办“我”能办到的事,而“我”又无法反抗。
其次,父亲小气并且迂腐。比如找脚夫一事,父亲为一些“小钱”和脚夫讲价钱。无疑,讲价钱是一件掉分的事儿,“我”自然看不上,“我”感觉这是说话不漂亮,需要“我”插嘴才能把事办得漂亮,这是小气。然后又嘱托只认得钱的茶房照应我。反复托付没责任心的人办事,是迂腐。凡此种种,令“我”对父亲心怀不满。
再一次,“父亲”外形丑陋而动作笨拙,并且不知道藏拙,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显摆”。学生找出父亲戴的是黑布小帽,穿的是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走路的姿态是蹒跚的,过月台时候后背是肥胖的等信息。一个相貌英俊,身手矫健的父亲是很能给儿子加分的,但文中的“父亲”没有,而且有点出丑的样子。
总结起来,不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不美、行为不美、外形不美。
另外,学生还根据第二段中的“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追问:父亲为什么丢了差事?不会是贪污腐败吧?又从“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得出:祖母死了,作为儿子的父亲,为什么不在母亲身边?再从“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推测,“父亲”的脾气暴躁。
凡此种种,不管是外表,还是品质,“父亲”确实形象不够好,“儿子”反感也在情理之中。找好了切入点,我顺势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来理解这种隐藏着的“父爱”:
1.父亲应该明白父子关系緊张,为什么还“多事”,引起儿子的反感?我们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2.父亲“做过许多大事情”( 任徐州烟酒公卖局长),为什么要为小费和脚夫去计较?对人情世事应该比我更了解的父亲为什么要反复托付“只认钱”的茶房?
3.身体肥胖的父亲为什么不怕当面出丑而非要去买橘子?
4.你能为祖母去世父亲不在身边和父亲丢差事这两件事找一个温馨的理由吗?
经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悲伤的、丑陋的、小气的、迂腐的、愧疚的父亲,在儿子面前,他要乐观强大,不怕丑陋,不惜丢丑,这是一种怎么的父爱啊!尤其是学生理解了前三个问题之后,我问同学们:衣衫破旧、动作笨拙的父亲丑吗?学生齐刷刷地回答:不丑!然后纷纷动情地为祖母去世父亲不在身旁寻找理由。无数条理由,显示了这些少年敏感而细腻的内心。而这种寻找理由的过程,正是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学会了理解人,由朱自清的父亲,谈到自己的父亲,谈到身边的亲人,谈到我们应该相互多一分理解。当回过头来,学生再一次读《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的声音变得深情了,哽咽了,课堂上洋溢着感动的气息。
最后,我用幻灯片出示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我说:“父亲外表丑,是因为他是平平凡凡的一个普通人;但这种丑,不仅不影响父亲的伟大,更突出父爱的震撼力。所以,外表有多丑,内心就有多美。因为有爱,因为爱能不顾一切。”
至此,学生理解了父爱,懂得了亲情。所以,一堂好课,选好切入点,就能引导学生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陈孝全.朱自清传[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