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少其中国画作品中诗意题画研究

2019-09-10 12:55钟贻琳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中国画

钟贻琳

摘要:赖少其先生是二十世纪艺坛的一员,其艺术历程反映了国内二十世纪的艺术环境的变迁。他艺术创作的选择是当时环境下多数艺术探索者心之所向的,艺术创作的题材也是依据当时的社会语境深意筛选的结果。赖少其的学养兼容国画、书法、版画、篆刻等多种艺术领域,精通版画雕刻、热爱绘画创作、深谙艺术理论,并有着独到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赖少其;中国画;;诗意题画

赖少其绘黄山之时,常被黄山的雄魂所征服,在题《山灵盛宴》图时,云:“山灵盛宴重别离,玉女巧裁霓翳衣,翡翠池边歌伴舞,靜花坞里酒盈卮。青松郁郁张华盖,流水依依苦相随。鲛帕湿浸山花泪,龙旌云载下翠微”,诗篇将黄山想象成是天宫设宴送别的场地,仙女似玉女,洁白无瑕,婀娜多姿,在碧绿的翡翠池畔翩翩起舞;散花坞里琼浆玉露,甜酒佳酿,仙人觥筹交错,盈卮满杯,一番热闹的情景;送别是忧伤的情绪,绿水长流,青山不换,鲛人的巾帕沾湿了泪水。这首《山灵盛宴》的题画诗不仅将黄山想象成仙人设宴,极富有神奇色彩和想象空间,还与绘画的黄山景象结合,一虚一实,在赋予了想象力的同时,也将黄山的画面表现灵动传神,提升了绘画的新境界。黄山的美难以言尽,其景天下名胜。九龙潭瀑水奔流,直泻百米,犹如白绢长垂,疑是银河落地,气势不同凡响。赖少其就在其《黄山九龙潭》一画中吟诗一首:“注耳听龙吟,高卧思古今,江山无限好,天籁有妙音”。此诗中,赖少其灵思妙变,化视觉为听觉,对瀑布的奔泻描写犹如“龙吟”,令人大快朵顿,叹其造化。人在美妙的风景忘却忧事,卧思古今,怡然自得,也由衷地感叹自然给予的天然的馈赠:瀑落的声音似一曲曲天籁妙音,愉人心涧、沁人心脾,轻松惬意。黄山的松天下闻名,赖少其与朋友一起观黄山松时,《万松图》感慨并题诗:“着意画万松,天矫入群龙。千山动鱗甲,万壑酣笙钟。中有一松世莫比,似柳三眠复三起。眠压冬雪入表昏,起午春风亿人喜。喧天爆竹是心声,共助松涛争一鸣。枝抒氛霾光觥觥,骨傲霜雪铁铮铮。为梁为栋才唯得,志不得安身许国。日日光华华岳高,愿松长葆参天色”。此诗作于一九七七年,为庆祝我党十一大胜利召开而作。青松不老,屹然而立。赖少其借景抒情,愿江山如青松,长葆参天色梅,素在文人的心中有高尚雅洁的君子之风,它不与群芳争艳,不喜独占鳌头,只在寒冬中独自开放,香气溢人。赖少其笔下的梅花更似有一副铮铮铁骨,却又有万分柔情,在《千花万花开白雪》中借王冕诗词题写:“江南十月天雨霜,人间草木不敢芳。独有洗头老梅树,面皮如铁生光芒,朔风吹寒珠蕾裂,千花万花开白雪。仿佛蓬莱群玉妃,夜深下踏瑶台月。”赖老以古诗表现梅之意境:十月芳菲尽,独有老树梅,耐得住寂寞,捱得住苦寒。更在凜风中,珠蕾炸裂,千树万树梅花开,如白雪皑皑,独立枝头,暗香浮动。清泠的梅花如瑶台月下来自蓬莱仙岛的仙子,香肌玉体,清气妖娆,盼兮翘兮。高洁的梅花不仅表达赖少其对梅花的喜爱赞叹,也喻含着赖少其对自身品格的警示和要求:出尘不染,高洁无暇。赖少其也爱绘红梅。烽火岁月的记忆,融进了赖少其的血液里,红梅的品质就像是军人的精神,是赖少其骨子里的烙印,梅己如其人,写下:“寒梅红艳艳,烈烈似火燃。一身皆瘦骨,扣之声铿饿”。赖老借红梅有感,虽只有—身瘦骨,但也能发出铿锵的力量。

赖少其在书画中有对生活的描写:“庄生睡去梦蝴蝶,醒来观鱼逐桃花。华发己随书剑老,虚谷画鱼换袈裟。”绘画里描绘的是一副金鱼图,赠其旧友伉偭。赖少其从金鱼逐花联想到庄周梦蝶,画面逍遥自在,乐趣横秋。李商隐曾有诗说“庄生晓梦迷蝴蝶”,其实赖少其的诗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感慨时间的飞逝,珍惜时间不易。华发不再,书剑亦老,朋友相聚,再见何时?画面里虽是鱼儿水中摇摆,但赖少其的题画诗却不是简单描绘,是在借由金鱼图散发其情感的深情流露和自己生活的记录。

赖少其对于传统心怀敬畏。对于传统的学习并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一句空话,也不应该是纯应付式的临摹。学习传统需要思辨的头脑,需要独特的审美,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要钻牛角尖。学习传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瞭望广阔的视野,打开自身的狭隘性;学习传统也是汲于先贤的智慧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我们青年学者更应如此。赖少其传统的学习也不是一味的汲取,也还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临陳老莲花鸟画》题:“老莲之画,一点一划皆从生活中来,可谓观察入微,生活为其原型,经夸张、使美者更美,所以能多阅古人之法者,其画品必高。以此观之,自古以来,凡有创新者,必来之于生活,何以名家之作往往能高于生活者,参的古法,得以提高。有人说老莲画法能合古心,余以为不是从古人之法而得之,画使从生活出发,方能达古人之心,岂可颠倒也哉?老莲画既能超出生活又合古心者,何耶?初看不像,实则比像更难;又有人说老莲画富有装饰美,此人各不同,各个民族也有不同者。吾人从农民华中往往能见此种朴素美,老莲之画既高于生活而不失为有个性之作者,此中华民族之精英所系也”,传统的参法应多为“仿其意”或“追想”先人之用笔,不为摹写其形,而是将先人的妙处和自身生活的形态融于自己的画作当中,与先人之精神境界相契合,与自己的生活相映衬。

参考文献:

[1]赖少其艺术馆.《赖少其艺术学术研宄参考图文集》[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226.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1998:255-336.

[3]洪楚平、赖晓峰、于在海.赖少其书信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2-156.

猜你喜欢
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