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璧如
如今在激光唱片乃至数字唱片统治的时代里,黑胶唱片仿佛上世纪远去的跫音,偶尔人们能在酒吧或餐厅的墙上看到作为装饰品出现的黑胶唱片圆碟,但是真正去聆听它的机会寥寥无几。当把唱头搭上,一张黑胶唱片开始缓缓转动,在低沉醇厚的男低音吟唱中,仿佛一段旧时光舒徐展开。
收藏之缘
1891年,世界上第一张唱片诞生,直到1982年CD诞生,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伴随着人们度过近百年。在此后的岁月里,黑胶唱片默默销声匿迹,但是黑胶唱片的空灵感和现场感是如今的CD无法取代的,悠悠回转时的美好时光是无法替代的,黑胶唱片充满仪式感的播放程序,故事丰富的封面设计,以及伴随岁月而来的独特气息,都吸引无数黑胶唱片爱好者深深沉迷,Jerry便是其中一位。
Jerry在他与华发中演大剧院筹办成立的黑胶工作室,向我们娓娓道来他与黑胶唱片的故事。
步入黑胶工作室,要先经过一条小小的展示走廊,一张有迈克尔·杰克逊亲笔签名的金唱片《Thriller》挂在最显眼的地方,随后涅槃乐队的白金唱片《Nevermind》等几张珍贵唱片依次排开。拐过小走廊,正式走入黑胶工作室,两旁的展示架上叠满了一张张正方形的黑胶唱片,正对着的是一排专业唱片机与摆放讲究的音响设备。这些都是Jerry的私人收藏。Jerry收藏黑胶唱片已近二十年,黑胶工作室中摆放了一万多张唱片,不过是他收藏的六分之一。他与黑胶音乐的缘分,是一个“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故事。
Jerry很小的时候,他的奶奶曾经带回了一台手摇留声机和一些黑胶唱片,Jerry印象中听奶奶说过自己曾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工作。小时候的Jerry尚未对音乐萌生兴趣,但是他清楚地记得当年那张唱片中央画着一只狗,每当他摇动留声机,那只狗就会开始旋转。
“人生中一些事情往往很奇妙,可能小时候不会意识到它与自己的缘分,但是很多年过去后突然在大街上看到时就会感到无比亲切。”Jerry笑着说。他的“蓦然回首”发生在大约二十年前的上海,当时许多人搬家,把又重又占地方的黑胶唱片搬到了家门口,让收废品的人收走。Jerry见此状,立即上前询问,并将它们买下。接下来的每周周末,Jerry都会叫两辆三轮车,自己坐一辆,还有一辆跟在后面,他们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只要看到有人在出售黑胶唱片就上前攀谈收购,就这样收购了大量的黑胶唱片。
早期低价收购是Jerry浩瀚藏品大部分的来源,随着在黑胶唱片圈的深入了解,Jerry认识了许多同样热爱黑胶唱片的人,其中上年纪的老人家居多。其中一位老先生收藏了许多极其有名的唱片,因为他的一位亲戚旅居法国,每次回国都会特意给老先生带两箱唱片。他们交往了十多年,后来老先生到了垂暮之年,就将他的珍藏品半卖半送给了Jerry,其中最珍贵的一张唱片是由著名的前苏联小提琴家列奥尼德·科岗演奏的小提琴曲。此外,Jerry也从世界各地淘回许多唱片,迈克尔·杰克逊亲笔签名的金唱片《Thriller》就是Jerry的朋友在美国的一家图书馆发现后告诉了他。
在音乐领域里,收藏黑胶唱片和收藏名画相似,它既是一种珍藏名乐、纪念演绎者的绝佳方式,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还会因亲笔签名而增添收藏价值。在Jerry众多收藏中,约四千张黑胶唱片上有演绎者的亲笔签名,其中不少是由Jerry自己要来的。Jerry笑著说:“一般黑胶唱片会更容易要到歌手签名,我以前以为黑胶唱片面积大,歌手会更容易注意到,但后来我了解到是因为黑胶唱片不像CD,它的复制成本十分昂贵,起到了天然防伪的作用,基本上没有盗版,他们能更放心地在上面签名。”
黑胶之醇
黑胶是立体声黑色赛璐珞质地的密纹唱片。就如胶片相机是通过感光材料成像,数码相机是通过储存转换数据成像一样,黑胶唱片使用模拟录音,将声音转变为相应的机械振动,以刻纹的方法在胶片上刻成声槽,播放时由唱针接触黑胶纹路产生摩擦,还原当时刻录的振动声波,再通过电音把振动声放大数千倍,而激光唱片和数字唱片的声音经数据转换的时候声音会经过压缩和修正。这两种不同的刻录方式带来了不一样的听觉效果,经过数据转换和修整后的声音波峰波谷更为尖锐,给人感觉清晰、动态范围大,但是在自然和亲切方面就略有折扣。而黑胶唱片的声音为模拟发声,临场感强,更像是人们交谈说话的声音,波形圆润,听感自然,更为亲切温暖,能长时间欣赏而不产生听觉疲劳。
“如今数据音乐的格式越来越高,但仍然取代不了模拟声。”Jerry说。即使是现在,很多人仍会用黑胶载体去记录声音,尤其是人声和弦乐领域,许多歌手与演奏家仍会选择模拟录音,因为它的录音效果更为出色。Jerry向我们详细描述道:“录音录得好的话,人们一般会听到好几个声音。以钢琴曲为例,第一种声音是人们用任何音乐格式都能听到的钢琴声,有可能出现的第二种是榔头轻敲发出来的‘哒哒’声,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个声音很奇怪,实际上能听到这个声音意味着他的音源和音响设备都很好。更厉害的录音还可以听到手碰到琴键的声音,再往前一步,则可以听到演奏者的呼吸声。在黑胶唱片里,人们就可以听见这四个声音,只不过它们会有微弱之分。”
数年的浸润下,Jerry已对聆听黑胶唱片的技巧如数家珍。他与我们分享,每一张黑胶唱片都有寿命,大部分唱片在保存一般的情况下大约能播放两万到三万次,其中一些薄膜唱片只能放五千到六千次。由于每一次播放时指针都会在上面摩擦,不可避免产生损耗,因低音频宽宽,高音频宽窄,表现在唱片上则是低频凸出多,高频凸出少,指针磨损的首先是低频的凸出。Jerry介绍道,要判断一张黑胶唱片的质量可以通过听来分辨,如果能听到很松很厚的低频声音,就能证明它没有受损;如果只能听到中高音,说明已经磨损到十分严重了。“举个例子,我们每次在电视上看到《上海滩》的画面,一般会配上留声机播放《上海滩》这首歌,但是它传出来的声音都比较尖锐,就是因为唱片被磨损了,最后留下来的都是尖锐的高音。”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听起黑胶,对于这种黑胶回潮的现象,Jerry表示:“人对美的追求以及认知的共性是一样,都希望能听到更自然的声音。只要接触到更好的东西,人的审美上就会往前进步,不断追求更好的体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经典黑胶唱片的演奏者和歌唱者已经去世,黑胶唱片出现时正值他们人生中艺术造诣最高、能力最强、表现力最好的一段时光。如今人们如果希望听到他们更真实传神的演绎,黑胶唱片是一种可行途径。
音乐不仅是一种“享受”,更蕴藏着浓厚的“分享”精神,这是Jerry与华发中演大剧院共同建立黑胶工作室的初衷。Jerry喜欢音乐,深知音乐内蕴的分享性,一首曲子的诞生与闻名,正是靠作曲家分享给演奏家,演奏家分享给听众,听众再进行不断地传播。“如今我们国家拥有许多学习钢琴、小提琴的人,但是他们却很少有机会能听到效果更好的音乐。”谈到这一点,Jerry觉得很遗憾,他十分期待能让更多人接触到品质更好的古典音乐,能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成为全球古典音乐市场的参与者。这也是为什么他将自己珍藏的黑胶唱片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并与剧院筹备黑胶工作室。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能够调动情绪,寄托情感,成为每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心灵归宿;它也能打破界限,就如《钢琴家》那部电影中,即使是在极端的战争情况下,那位德国军官依然因音乐回归成普通人,与钢琴家共同感受心灵上的共鸣。“当今世界全球化通用的语言是音乐。”Jerry对此有切身感受,他曾经在国外工作与生活过一段时间,由于各种思想的差异,他觉得和当地人谈论任何话题都存在代沟,容易产生分歧,但是当谈起音乐,谈起贝多芬、莫扎特时,他们如同找到一种共通的语言,打开交流的大门。黑胶唱片徐徐转动着,流淌出来的不仅是清晰和缓的音乐声,还有人们对音乐亘古不变的热爱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