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姑
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情感教学,巧妙进行情感渗透。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背景,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进行情感渗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情感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积极的情感,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于学生情感形成、道德品质提高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
一、发掘情感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情感是人类情绪的表达和抒发,情感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情感浅显易懂,包括喜怒哀乐,很容易以外在的方式表现出来。教材是教学的根本,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素材,这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研究和阅读,发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或者借助于多媒体整理、收集一些适用于阅读教学的素材,以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发展。
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形状、颜色和味道)写了杨梅?大家都吃过杨梅,结合实际,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杨梅是什么样的。然后,将当代作家肖复兴的散文《荔枝》与《我爱故乡的杨梅》比较,看两篇文章在内容、情感和表达方面有何不同,作者用哪些字词表达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你的故乡有何特别之处?如果要你写一篇关于美食、地方特产的文章,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情感,你会选择写哪种事物?为什么?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这样借助于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的课外阅读素材来进行拓展阅读,丰富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产生情感共鸣,实现智力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满足,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贪玩好动,思维活跃,他们的情感需求极其旺盛。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和体验能力相对不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以填鸭式教学模式来教学,很容易影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情感培养和发展。要想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的目标,教师只有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借助于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或美妙的音乐等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才能唤起学生对美的体验,发展学生的情感。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融情入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在《牛郎织女》一课阅读教学中,我们知道,这是一篇略读文章,而且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一课前,已经读过课文,并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个时候,再让他们去阅读课文,许多人都会感觉到无趣。鉴于此,教师可以用有趣的语言导入新课。例如:大家都喜欢过节,因为过节有好吃的、好玩的。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下面,请同学们连线,看哪个节日在哪个时间,有哪种习俗:
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
在学生连线结束后,抛出“七夕节的由来”这个话题,利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讲述“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使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特点、七夕节的由来、牛郎勤劳的品质等有所了解。这样可以为学生从思想、情感方面更好地理解课文打好基础,使学生同情牛郎织女的遭遇,更加珍惜自己美好的生活。
三、联系现实生活,体验情感教学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密切关联的学科,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与学,都无法与生活脱离,否则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处处皆学问,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用到语文知识。语文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打破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厚厚的壁垒,使语文教学与生活融会贯通。同样,小学生情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情感教学中,教师需要联系现实生活,将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置于现实生活这个大的背景之下,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体验和感悟语文的魅力,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爬山虎,有没有见过爬山虎的脚,探讨、分析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形状和特点,了解爬山虎为何能在岩石、墙壁、树木上吸附。然后,出示图片,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具有攀爬特性的植物,如葡萄、丝瓜、牵牛花、常春藤等,指出爬山虎与葡萄、丝瓜等植物的区别,爬山虎的脚有哪些作用,爬山虎作为一种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是如何维系生命的。在此基础上,以“爬山虎的作用和顽强的生命力”为主题,讲述爬山虎的作用,如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可消肿祛瘀,爬山虎可以对抗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氯化氢)。在山地,爬山虎的绿化覆盖面积较大,因为它耐寒、耐旱,气候适应性强。然后,教导学生学习爬山虎的精神,积极乐观地应对各种挑战。这样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情感。
四、开展师生交流,提升情感认识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学生情感形成和健康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俯下身去,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情感需求,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质疑的机会,使学生找到正确的情感发泄渠道。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
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借助于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也教导我们在读书时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古至今,读书被许多人视为富贵大门的敲门砖,周恩来为何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何意义?依靠个人力量能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大业吗?结合以上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看学生是否了解读书、志向、国家的关系。然后,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情感的融入和渗透是很有必要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真挚的情感融入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同时积极优化情感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的情感浓度,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小李.试论小学语文情感阅读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6).
【2】袁丽辉.融情于学,情蕴于读——浅析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情感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
責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