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馆建设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9-09-10 23:22贾娟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建设方法发展问题

贾娟

摘要: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各个与文化传播相关的公共单位应当勇敢承担职责。方志馆是一种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性机构,其主要需要对地方志资源进行开发、收藏与研究,同时还要对地情与国情进行展示与宣传,兼顾多种文化功能。不少城市都加大了對方志馆的重视,支持建设方志馆的工作,以此来提升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本文根据方志馆的特点,分析其发展问题与建设建议。

关键词:方志馆;发展问题;建设方法

全力推动地方方志馆建设工作,增强指导力度,积极落实培训活动,提供更多的馆际交流机会,优化顶层设计。与传统式的编鉴修志工作不同,建设方志馆时,应当使用更加系统化的方法,需要在建设过程中累积适用于方志馆发展的工作经验,找出方志馆中的既有问题,提升方志馆建设水平,提升地方方志馆应用率,增强其在一定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现围绕方志馆的发展需求,从问题与建设方法两个角度出发,对方志馆发展工作展开深入探讨。

1 方志馆现有的发展问题

1.1 认识层面的问题

无论建设哪一种文化场馆,都需要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在方志馆建设工作中,认识层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地方志工作者与上级领导对于方志馆的建设工作缺乏重视,并未意识到方志馆在发展地方文化时的重要作用,以相对消极的态度来应对这种建设性工作,并未主动提供协助与物资支持,仅仅将方志馆看做是书库、资料室与图书馆,以这种认识,很难将方志馆到造成适合新时代的文化馆。

1.2 突出方志馆的功能

方志馆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展示地情,部分规模过小的方志馆无法充分展示地情,场馆偏向平面化,形式比较单一,仅仅设置展板,展示方式过于落后,很难对参观者形成吸引力,如果想要激发方志馆的生命力,就必须向参观者完整地展示地情,避免在开放后,出现参观数逐日降低的情况。

1.3 机构队伍有待完善

方志馆的发展需要有优秀的场馆建设者的支持,否则是很难实现长期发展需求的,对方志馆展开调查之后发现,仅有少数的场馆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编制与机构组织都相对独立,更多的方志馆都是隶属于同级办公室,仅仅属于一个工作部门,工作人员不仅要完成方志馆内部建设工作,还需兼职其他的工作,缺失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方志馆的发展也因此而受到阻碍。方志馆需要技术型人才,方志馆中的工作在不断变化,必须加紧输入技术型人才,进行相应的馆藏采集、整理与研究等工作,从基础建设的角度来看,其还需要负责场馆管理、维修与消防等工作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1.4 馆藏不够丰富

方志馆如果想要展示出当地的地情特色,就必须有充足的馆藏出别,部分城市的方志馆建设时间相对比较晚,馆藏量不足,藏书数量少,实物形态的馆藏数量更少,很难形成其所需的吸引力,因此方志馆要加强馆藏收集工作,增加收集途径,不断地扩大方志馆的馆藏储备,为后续展示馆藏做好准备工作。

2 建设方志馆的建议

2.1 优化地情展示方式

方志馆展陈是方志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方志馆作为地情馆的基本定位,各级方志馆在展示地情特色方面作出了重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举办展览对地方志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其中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加以探讨。要注意跳出“修志思维”的束缚。受修志思维逻辑影响,展览从起草大纲,到开展深化设计,往往类似于志书,过于注重横排竖写、面面俱到。要尽量打破思维定式,在照顾主要面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突出特色,要明确方志馆展览虽然是全面、系统地展示地情,但不等于地情的方方面面、大大小小一个不落都要展示,该舍弃的要大胆舍弃,不要吝惜。要注意摆脱过分强调展览普及知识功能的偏见。展览的目的之一固然有普及知识的功能,但是展览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全面普及地情知识,而是通过展览让大家形成对地情或者某一主题的宏观印象和认知。如果过分注重展览的知识性,过分强调知识普及,往往导致展览内容庞杂,文字量巨大,反而降低了展览效果,冲淡了展览主题,结果适得其反。

2.2 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工作

目前体现方志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是志书、年鉴、家谱、地方史、年报资料和其他各类地情资料。这是方志馆建设的本义所在。然而,仅仅依赖这些资源还是远远不够的,其利用群体也是非常有限的。应该明确,一个场馆的服务方向决定了馆藏资源建设的方向。为此,方志馆馆藏资源建设应当注重增强方志馆的社会知名度和方志馆长远发展等各方面要求,应该适当扩大收藏范围,丰富馆藏资源形式,努力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切实提高方志馆的社会影响力。要克服重静态资源、轻动态资源的思想。方志馆作为地情馆,涉及本地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信息的各类资源均应集中收藏。其中,不仅包括志鉴等纸质静态资源,还包括反映地情信息的视频影像等动态资源。要强化地情资料的搜集、征集力度,抛弃守株待兔的思想,真正走出去主动搜集,特别是开展口述资料收集、整理,视频、影像资料的拍摄等等,留存动态活资料,使得静态、动态两种资源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2.3 应用数字化技术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数字方志馆,实现数字方志馆与实体方志馆协同发展,大幅提升方志馆服务能力,已经是方志馆建设的要义所在。特别是对于目前建设实体方志馆存在一定困难的地方,可以先行建设数字方志馆。数字方志馆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地情信息、志鉴资源、研究成果、地情展示等向社会各界提供查询、利用,特别是要把数字资源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逐步实现地方志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分散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地方志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普通民众和专业研究人员、政府与企事业相关单位、国内与国外的访问者,都能够快捷、高效地使用资源并按需获取信息。这将是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志事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3 结束语

方志馆同时也是地情馆与国庆馆,其能够向市民展示当地的历史变迁,内部保存收藏了大量文物与历史材料,方志馆在带动地方文化发展的活动中也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方志馆中的既有建设问题,在发展方志馆时,应关注其与其他的文化场馆的重合性功能,通过开放化的办馆理念来突显方志馆具有的特色,也将品牌意识运用到建设方志馆的过程中,不断地推动方志馆前进,使其在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做出更多的奉献。

参考文献

[1]黄琦峰. 方志馆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 黑龙江史志, 2014(1).

[2]张富华. 山东省方志馆建设与发展刍议[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8(4):119-121.

[3]和卫国. 对方志馆建设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史志, 2018, 391(08):16-19.

猜你喜欢
建设方法发展问题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研究
浅谈加强电力企业离退休干部管理
对灵璧县近期发展的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温州市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工业强市的策略研究
高等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实施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