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及优化路径

2019-09-10 07:22陆舒敏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调查

陆舒敏

摘要:加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大学生在日益复杂多变的时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笔者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对绍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调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1-0009-02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不仅渗透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凝结,也是地域的自身特色、文化内涵、审美表达的重要体现。其中,绍兴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范围广、类别多,更体现了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特色。

1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分析

为了能对绍兴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可行性对策,笔者以绍兴越城区、柯桥区社区居民及流动人口进行了“绍兴黄酒和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问卷调查,发放500份问卷,有效问卷482份,调查遍及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被调查者对黄酒文化的了解程度、对民间工艺的了解程度、对其未来发展的看法,反映现状如下:

(1)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渠道与公众期待。笔者发现,通过网络电视的方式了解传统文化比例最高为73.44%,其次为博物馆展览和阅览书籍的方式为23.03%和26.35%。被调查者所接触绍兴地方民间工艺文化的途径,5成被调查者通过网络媒体了解,街道集市32.99%,电视17.39%,通过超市和DIY工坊等其他途径则较低。而被调查者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方式,则是以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社区)为主。呈现出处在信息时代的受访对象更加倾向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宣传,而不是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宣传方式,比如展演、参观博物馆这样的传统形式能取更好的效果,更受民众喜爱。想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拓宽宣传途径,充分运用网络、大型公共场所等增强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融合时代语言,提升文化感染力等显得尤为重要。

(2)公众对黄酒酿造技艺与民间工艺的了解程度。黄酒酿造工艺作为绍兴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国内外,而在调研中发现,在绍兴本地对酿造工艺很熟悉的被调查者占比仅20.36%,基本了解的占比31.72%,意味着只有5成被调查者对黄酒酿造工艺有所了解,而还有4成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而3.5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关心,可见现状并不乐观。结合调查人群,我们发现了解黄酒酿造工艺的人群大多数为30岁及以上人群,这说明了以黄酒酿造技艺为例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的传承堪忧。

与黄酒酿造工艺相比,绍兴的民间工艺,如王星记制扇技艺、圆木技艺、花雕技艺的情况相对而言就乐观不少,有超过6成的的被调查者对绍兴的民间手工艺还是有一定的兴趣,但还是有超过3成的被调查者对民间工艺不感兴趣,且同黄酒文化相似,民间工艺的吸引人群还是中年及以上人群,3成的受访者中有93%均为30岁以下人群。这说明,民间工艺品更加容易深入民心、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利于推广与传承。但是,民间工艺在青少年范围内的吸引力仍然不足,如能在材料、设备、工艺上加强创新,迎合大众审美情趣,拿出更符合时代的作品,则有利于其更加广泛的传播。

(3)公众对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待与展望。调研中,笔者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社会关注,传承人减少、派系和派系之间的交流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以及缺乏资金支持也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整体上看来,有过半的被调查者对绍兴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有3成多的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景并不看好,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对这方面的事情并不关心,针对这部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的受访者,如何让他们了解、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据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调查中我们发现,绍兴市民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商业化发展看法各异,根据受访者选择的选项比例,可以看出市场化产业化开发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辩证看待、有机结合。

2扩大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优化路径

地方要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仅要关注创新文化的整个过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更应科学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要加强“交流互鉴与共融发展。但由于相关部門或个人思想认识的偏差,出现不科学的分类导致资源浪费,宣传效果不佳,最终导致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失去持续传承的动力。

(1)丰富宣传形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积极开展展演或展出等活动,可以有效增加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享受,拉近公众与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及空间距离;广泛运用媒体这一媒介传达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多渠道、多层次地呼吁大众群体重视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优化博物馆陈列,充分结合现代美学理念,运用AI等智能手段,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

(2)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竞争力。政府应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各流派的交流和学习,保留原有民间工艺本质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新潮的元素,结合当代人的审美使其更具影响力,提升其审美价值;以黄酒文化为例,将市面上纷繁复杂的绍兴地区黄酒种类进行优化,利于大众鉴别,促进黄酒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加强研发,运用调制、勾兑、添加等多种技术手段,推出以适合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养生酒”,将会满足大众需求得到大众的青睐;行业要构搭建平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3)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适度开发。要遵循适度原则,科学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避免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大环境下,急功近利耗费大量资源盲目开发,要在保留其原有本质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开发;要避免不科学地分类,简单粗暴地将传统文化机械单一的分为某一类,而忽略了文化的发展具备相融和共通性的特点。这样才能达到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商业化得到足够的资金上的支持,以投入到后续的保护工作中。

参考文献

[1]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3-109.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编辑:赵露)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调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