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不困,是生理机制问题,而熬不熬夜是心理机制问题。
“熬夜变笨”真的有了科学依据
波士顿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登上了Science,科学家们拍下了大脑在睡着后的自我“洗脑”过程。红色的血液会周期性流出大脑,蓝色的脑脊液趁机涌入,清除毒素,包括导致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但并不完全等价)的β淀粉样蛋白。而这只有在睡觉时才能实现。如果你在熬夜,脑脊液是没办法涌入清除毒素的。
“熬夜会变笨”是真的。
美国《睡眠》杂志的研究显示,剥夺睡眠时间,大脑会产生类似于脑部受到撞击时的化学物质,所以晚上没睡好觉就头疼不是没道理的。
“舍不得睡”是心病
很多人睡眠不足,其实是主动选择熬夜。
白天的工作学习压力大,不满意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所以总想着能在半夜偷点时间,找补回来。好像只有熬夜的时候,才有自己的空间,才能感到一种满足感。
但这种让自己内心满足的心理仪式是无用的。
心理学中有种疾病叫DSPD——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这是一种慢性睡眠紊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强迫性晚睡,与失眠患者不同,DSPD患者入眠后,照樣会进入深度睡眠。但对于需要按时工作生活的人,它就如绝症一般。
这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病症。患者常常在工作日晚上让自己少睡,但要在周末补回来。这样的“补觉”,更加强化了睡眠相位后移。后果就是总比想象中更晚睡、也更晚起,早晨起床越来越难;长期缺觉,心脏供血不足、耳鸣、脸色蜡黄……整个人都不在状态。
而在有记载的DSPD病例中,近半数患者还有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疾病。
如何应对晚睡强迫症
1.制止恶性循环,从早起开始
调整时期,就算睡得晚,也要求自己七点起。因为白天精力不够,自然能制止当天继续熬夜。连续几次固定了起床时间,会让人把生物钟调到健康状态。但这只是最简单粗暴的一种做法,正常的作息,不是困了就睡,而是要养成到点习惯性觉得困、想睡觉,从而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为了刺激自己,可以选择把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安排到第二天早上。
2.强制转移注意力
睡前逼着自己关上手机、电脑,给自己五分钟,闭上眼睛,让脑袋处于空白状态。你可能会觉得百般无聊,但进入浅眠状态后,放心去睡就没那么难了。
3.运动或放松
运动过后一段时间内人会比较兴奋,但经过适量的运动后,人体会产生需要休息的信号,对助眠有很大帮助。
4.学会取舍
熬夜其实是一种用健康赊债的赌博行为。心里应该有一杆秤,可以衡量哪边的价值更高。
晚上就是用来休息的,不要觉得“偷不到”的时间就被浪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