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通过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提高主体参与有效性的方法

2019-09-10 19:52罗天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3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

罗天燕

摘 要: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会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生活数学的天地中求新、求美,使同学们能实际参与到学习数学中来。

关键词:数学;小学;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在“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中,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学生参加跳绳比赛的信息:第一小组5人,以及每人跳的个数和第二小组4人,以及每人跳的个数,然后我说,体育组老师有个问题要我们帮他解决一下:哪个小组的跳绳成绩好呢?学生思考片刻后,出现三种观点,分别是比较最大数、比较每组跳绳的总数和比较平均数,此时,我不作任何评价,而是让学生在争论中逐漸明白用平均数来比较最合理的道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平均数的学习。显然,这样的设计,由于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在这节课的练习巩固中,我也注重了情境创设,出示如下问题:一个池塘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水深1.2米”。然后问学生:身高1.5米的人跳下去会不会有危险?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在讨论中,学生必然对“平均数”的含义理解得更加具体,学生在这种愉悦的实践中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

如在教学“小数减法”时,我提供给学生以下材料:商店里的圆珠笔每支3.5元,钢笔每支12.6元,小刀每把0.85元,文具盒每个9.45元,如果给你带上20元的一张人民币,而每次只能买一件商品,请你决定买什么物品,营业员阿姨应找回你多少钱?这样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平常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又如在分数的意义学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看信息、读写分数:(1)我国缺水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五分之三。(2)小学生患近视眼的人数是学生总数的五十分之七。(3)松江出口加工区生产出口笔记本电脑总数占全球此类商品总数的九分之二。

三、再次设计“生活情景”,开展演练

数学知识应加以演练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习得。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在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基本了解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将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中的情节表演出来,并口头编应用题,解答……那么,如果没有同桌帮忙,你一个人可以表演吗?学生兴趣很浓,纷纷举手示范。经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对),相遇”等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的带到生活中去,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四、联系“生活画面”,揭示规律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如我在教学“简单的分数加法”时,创设生活场面,每个学生拿出两个八分之八的圆,先让学生组成小组给圆涂色(涂成不同的几份),然后把两个圆重叠,看一下两个圆的涂色部分加起来是多少?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五、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日时我们切生日蛋糕,怎样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样多?学生讨论,然后自己动手也来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样多……最后,得出“人→分→份(得到份)”,分得一样多(每份同样多),这叫“平均分”。这样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使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总之,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达到提高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文摘《让数学回归生活_数学》.

[2]数学与哲学(作者)张景中.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