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
摘 要:听说过,也经历过许多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提法、各种课堂改革,最后都偃旗息鼓,一时的热闹也都归于平淡。然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惨痛,不仅打击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也消磨着他们对于教育的热情。最无辜的就是学生了,他们内心煎熬却又无力改变,只能默默接受,最终学习兴趣淡了,学习效率也随之下降,所以损失也是最大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理念;新模式
许多课程改革之所以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其实只有一个原因:违背常识,即违背了学科的基本规律。就语文学科来说,所有成功的改革,说到底还是做到了对学生“听、说、读、写、练”几方面能力的重视,如钱梦龙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教育;李振西的爱心教育;余映潮的重视训练教学等,这些比较成功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都遵循着语文学科“听、说、读、写、练”的基本规律,所以也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一、“听”
会听话无疑是重要的,听话听音,听的过程就是把握重难点的过程,而老师讲课中的重难点,就需要学生听到听懂并巩固下来。根据教育心理学中的“系列位置效应”,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部分,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我平时讲课就在遵循此规律,把教学的重难点安排在一节课的前、后两段时间,而学生听课时主要掌握这两个时间段的内容即可。学生不可能整节课都精神高度集中,也不可能把课堂上老师讲过的所有知识点都听进去,所以把握重难点,效率会更高。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沟通,会听话是快速准确把握别人的意图的重要能力,这就需要学习生活中的反复练习。 二、“说”
茶壶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这种情况是尴尬的,但也说明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这也是需要练习的。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平时教学中,我常常会采用这些方式锻炼学生的“说”的能力,比如课前演讲、课中回答问题、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复述课文内容、讲一件有趣的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展开多种形式的关于“说”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途径,更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的重要手段,甚至会养成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写作是一种无声的表达,能够写得清楚明白,往往是因为脑子里想得清楚明白,写作能力强,便是表达能力强的表现。 三、“读”
关于“读”,很容易偏狭的理解为读课文,广义上来说,是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现在有一些提法,如“大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其实还都是在鼓励学生读书。这是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的一种观点,也是长期以来教育界普遍的认识,所以并不新奇,只是我们没有落到实处而已。从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来看,阅读量的增加是个趋势,这就使得学生要有大量阅读的经历,而且是各种书籍的阅读,如整本名著、报纸杂志、文学、历史、简易哲学、军事、经济、宗教等阅读,既能让学生开阔视野,更是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格局。处理好考试与阅读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很重要的,我的折中处理就是找到它们之间平衡点,如要求学生多读多积累古典诗词文,推荐书目《唐诗宋词鉴赏》,这样就能比较好的把弘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和提高应试中的诗词鉴赏能力结合起来;如要求学生阅读《史记》《古文观止》,将对民族历史的了解和文言的学习结合起来,效果较好。 四、“写”
即写作,是读的延伸。以读促写,通过阅读开拓思维,通过写作帮助理解,加深对自我、学习、社会的认识。引导学生写日记、周记、随笔,以及抄写好的文章、诗词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写作习惯,学生对于生活、价值、意义等的认知便会在写作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时候,我会把自己创作的的诗歌或文章读给学生听,或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学生对此更感兴趣,对于他们写作热情的激发有极大作用。同时,这也会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五、“练”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练题”和“练字”。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这已在教学中普遍运用,强化训练,大量做题,语文学科也是需要练習,但需要适时适度,更要有针对性,大量无针对性的练习只会让学生疲于应付,长此以往效率会大大降低。语文学科是需要“悟”的,我的理解是“思”,大量做题只会挤压掉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而不思则罔”。“练字”,钢笔字书写极其重要,汉字是文化的载体,书写好汉字是认识文化的基础。在考试中,试卷的书写至关重要,因书写问题而丢分的情况普遍存在。长时间的练字课使我认识到,练字需要静心,能在一定程度上去掉学生身上的浮躁之气,对中学生而言,是形成良好心态的重要方式。 总之,“听、说、读、写、练”五方面能力的提高,依然是语文学科的最基本素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当然,这五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组成,相互作用促进!当然,做到了对以上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的尊重,并不意味着就能教好这门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学习并掌握心理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广泛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
一人知识有限,古今学问无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晗. 对高中语文模块式教学的一点认识[J]. 考试周刊,2011(68):33-34.
[2]陆岩. 对高中语文人文性的一点认识[J]. 职教论坛,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