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高质量建设东部新城产业功能区

2019-09-09 06:40张弛
先锋 2019年7期
关键词:功能区新城规划

张弛

成都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表决通过了《成都东部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5年)》《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新思想指引新理念导航高质量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东部新城的意见》,标志着今后一个时期,东进发展将从前期研究论证、规划设计阶段逐步转入全面建设阶段。高质量建设东部新城,是成都走向世界、迈向未来,实现城市千年之变、永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应行之举。

全市产业发展大会以来,东部新城各产业功能区认真践行“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工作方针,自觉学习研究新理论,大胆探索实践新模式,使产业功能区规划不断优化、基础承载能力持续提升、项目招引建设稳步推进、督导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在产业发展锚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来看,东部新城产业功能区建设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新发展理念还有待深化,配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管理运营机制有待完善,产业协同发展有待加强,存量调整盘活有待突破,创新发展基础有待夯实。

基于东部新城的现实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潜质,对未来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和安排作出更有全局性、方向性、前瞻性的思考与研判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认清发力蓄势、全面起势、厚积成势“三个阶段”。把握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结构、存量与增量“三对关系”。聚力规划谋势、政策引爆、要素吸聚“三大环节”。

高质量建设产业功能区,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在“新”上做好文章,在“兴”上下足功夫。

加大规划统筹力度,统筹“三项成果”

牵头搭建东部新城各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以及若干管理导则等“三个层次”的产业功能区规划管理体系。会同市级牵头部门,参与审议东部新城各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包括“两图一表”)的制定、修编和调整,并督促实施。研究制定《东部新城产业社区建设指引》《东部新城产业功能区标准化厂房(标准化仓库)建设与运营导则》等管理类导则,引导产业各功能区紧紧围绕产业特性、行业特点、企业特征,规划建设差异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园区基础设施和“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职住平衡”的新型产业社区。

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建立“三个机制”

把握产业生命周期和发展变化,会同市级相关产业、要素部门,指导各区(市)县政府,研究制定符合市场化导向的东部新城产业政策,形成事前调研、事中审议和调整、事后评估的政策全生命周期形成机制。一是建立“各司其职、多元参与”的产业政策制定机制;二是建立“引入三方、正负回馈”的产业政策督察机制;三是建立“适时进退、动态调整”的产业政策优化机制。

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抓好“三个到位”

一是人力保障到位:坚持“高精尖缺”导向,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加快吸引和集聚一批创新力带动力强的高层次人才和顶尖团队;聚集精准对接,主动围绕发展所需企业所急,大力引进一批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认证的企业和机构,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选育用水平;积极引进贴近需求的高质量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国际教育,充分发挥其“人才补给”功能和教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二是资金保障到位:采取财政资金撬动金融、社会资本的方式,探索建立“基金+项目+园区”的一体化生态链,有效实现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和产业项目的对接优势;建立国资国企主导、国际先进专业企业参与、投融资规建管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尽快把规划转化为物化投资、形象进度;结合东部新城片区综合滚动开发“十年平衡”计划,立足长远调整现行国资监督考核办法,为参建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创造条件,保障投入和运行长期可持续。

三是用地保障到位:着眼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创新“弹性出让+差异化基准地价+存量用地盘活”多维度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不同类别产业发展生命周期,全面推行租赁、短期出讓、使用标准厂房等弹性供地方式;建立细分用地类别的基准地价体系,精准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各类产业用地成本;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支持企业盘活存量土地,提质、增效、扩容,切实为企业“减负”。

加大发展督导力度,完善“三项制度”

一是清单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东部新城重点发展产业指导目录》和《东部新城产业发展白皮书》,为社会投资及时提供方向盘、指南针;定期发布《东部新城产业功能区机会清单》,重点搭建新经济供需对接平台。

二是督导管理制度:出台《东部新城产业化项目管理办法》,严格落实项目投资强度与供地面积、税收贡献与土地价格“两挂钩”,对土地年度使用指标匹配、土地出让等关键环节开展产业符合性、规划建设约束性“两阶段”审查备案,强化项目准入、流转和建设管理;推行以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为主要考核标准的项目用地准入评估和开发利用监管制度,探索开展“事前定标准、事后管达标、亩产论英雄”的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配套改革试点;定期组织举办项目集中开工,严格实施挂图督战,对重大项目实行全流程服务、全天候调度;定期编印《东部新城产业观察》期刊,打造产业功能区宣传阵地、交流平台和专业智库。

三是监测考核制度: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尽快形成东部新城产业功能区统计体系,准确反映产业功能区经济指标动向;不断优化调整《东部新城产业功能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各产业功能区错位协同发展,实行考核结果与资源要素配置挂钩;定期召开产业功能区建设现场调度会议,及时了解掌握产业功能区建设进展和问题。

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探索“三个重点”

一是区域协同机制:以区域物流协同发展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东部新城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牵头编制《天府临空经济区(筹)总体规划研究课题》,配套出台《天府临空经济区(筹)规划建设协同化工作方案》,实现跨区域产业发展的规划、设施、管理、政策“四个一体化”。

二是招商引资机制:出台《东部新城产业功能区招商引资工作指引》,聚焦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生态圈,紧扣“两图一表”,强化产业“植入”理念,大力推行行政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活动招商、基金招商等招商模式。

三是运营管理机制:探索片区综合开发、PPP投融资模式下功能区“管委会+投资公司”的运营管理机制,大力培育和引进专业团队开展园区建设、招商推广、企业服务、物业管理等工作,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园区向社区、企业向产业、招商向选商、房东向股东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功能区新城规划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长江新城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