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成都市东部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5)》《关于坚持新思想指引新理念导航高质量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东部新城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议》。
这次全会之所以把“加快城市东进”作为主题,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中央明确提出促进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核心引擎,寄予成都更高期望、更大使命,必须立足城市战略定位,打造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能级空间载体,以点连轴推动成渝相向发展,更好支撑国家战略意图实现。二是省委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赋予成都做强主干支撑、引领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共兴的历史责任,必须借力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和代管简阳重大契机,建设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兴极核,助推成都平原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三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东进重大决策部署以来,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论证和规划编制,东部新城已从前期研究论证、规划设计阶段逐步转入全面建设阶段,需要通过民主决策,对若干政策领域作出安排部署,推动高质量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东部新城,奠定现代化新天府的功能载体和永续空间。
高位策划、高点起步,城市东进凝成广泛共识积蓄蓬勃势能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着眼破除圈层发展惯性和资源环境约束,借力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和代管简阳重大契机,作出城市东进的重大决策部署。两年多来,市委坚持科学立城的定力和留白增绿的静气,遵循“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的营城理念,深入研究论证、科学规划设计、广泛凝聚共识,东部新城建设起步扎实、推进有力。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全面落实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规划布局服务“一带一路”、辐射泛欧泛亚的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调整东部屏障龙泉山功能定位,规划建设连接东西城区的城市生态公园,整合东部简阳和成资、成阿工业园,规划建设简州新城、淮州新城,构建形成了“四城一园”东部新城格局。
集思广益审慎论证营城路径。市委先后组织20余次现场踏勘,30余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征询国家部委、研究院所和设计机构意见建议近万条,对涉及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反复进行审慎研究,同步开展地下空间资源地质调查和东西轴线简州段地质勘测、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全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形成了东进总体战略研究等重大成果。
对标一流统筹编制空间规划。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天府特色、高点定位,学习借鉴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理念,全面对接成都新一轮城市总规,形成《成都市实施“东进”战略总体规划》、“四城一园”分区规划。今年初,再次对第一阶段规划成果进行评估优化,编制形成了由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引领、4个综合规划为基础、11类专项规划为支撑的空间规划体系。
着眼长远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坚持公建优先、生态优先、功能布局优先。天府国际机场飞行区基础工程全面完成,T1航站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奥体城等重大功能性项目有序推进,轨道交通18号线、天府机场高速等交通项目和一批标准化厂房、人才公寓、能源通信项目加快成型。
保持定力理性落子产业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确定航空经济、总部经济、智能制造、现代物流、国际消费五大主导产业,编制完成产业功能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发展产业指导目录。坚持产业功能区招商理念,加大引爆性、支撑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招引促建。
先行先试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建管法治,制定《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启动《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编制。成立东部新城发展委员会,组建市东部新城办,完善“三城一园”管委会运行机制。创新以产出为导向的要素供给方式和融资模式,构建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系统联动机制,以片区开发模式推动筑城聚人兴业。
积极引导形成高度社会共识。广泛宣传城市东进战略意义、时代价值和长远影响,社会各界对东进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加快城市格局实现由“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高质量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新城广泛认同、充满期待,更加坚定了把握时代大势、抢抓战略机遇、借势聚力东进的决心信心。
深化认识、凝聚力量,共同担当推动城市空间结构重塑的历史责任
回望历史,4000多年前古蜀先民沿岷江上游河谷迁徙来到成都平原,开启了延续千年的建城史。着眼未来,我们效法先贤、超越前人,以连接历史、跨越时空、追逐梦想、开创未来的时代担当,推动城市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全市上下要不断深化认识、提高站位,以对城市未来、对人民利益、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谋之以先、见之以远、立之以高。
深刻把握城市东进的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东进“怎么干”,关键取决于“怎么看”,要自觉从时代大势、历史使命、长远战略的高度来深化认识。
从国家战略全局看,加快城市东进是促进成渝相向发展、推动新时代西部开发开放的有力支撑。成渝城市群是继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之后最大的区域经济体,也是中西部最有希望晋级世界级的城市群。中央明确提出促进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核心引擎;以成渝发展主轴为脊梁,共建世界级成渝城市群。规划建设远期800万人口的东部新城,有利于更好發挥城市功能外溢、交通枢纽拉动、城市能级吸引作用,以点连轴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助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从全省发展大局看,加快城市东进是做强主干支撑、构建共兴共荣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牵引。规划建设东部新城有利于承接国家重大功能布局、重大改革试点,形成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新兴极核;有利于协同打造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德临港产业协作带,助推成都平原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依托高铁通道打造引领全省、辐射西部的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平台,构建产业合作新格局。
从城市发展规律看,加快城市东进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回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成都城市格局不断调整,但单中心集聚、圈层式蔓延发展模式尚未有效打破。城市快速扩张与盆地气候、环境资源约束冲突日益显现,市民对生活城市特质的认同感有所削弱。加快城市东进有利于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突破“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形成“一山连两翼”的开阔,奠定现代化新天府的功能载体和永续空间。
深刻把握建设东部新城的目标方向和科学路径。我们将东部新城定位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在新思想新理念指引下,一座承载梦想的未来之城将在龙泉山东侧孕育兴起,成为成都建设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雄心的重要载体。
面向未来,成都将立足开放拓展,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全球化时代,门户枢纽不仅仅是交通运输网络汇聚的通道,正加速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重要节点。成都将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加快建设全球航空网络重要节点,构建空铁公水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双向集聚和配置能力,将东部新城打造成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交通门户、开放经济门户和对外交往组织中心,全面提升城市枢纽辐射力、极核影响力和开放带动力。
面向未来,成都将立足区域协同,加快建设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所在。成都将充分发挥东部新城作为成渝主轴核心区位优势,规划布局高速铁路新线,预留超高速铁路动线,全面提升双核对川东北、川南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加强与重庆在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衔接互动,推动形成大中小城市梯次布局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世界级城市群。
面向未来,成都将立足转型创新,加快建设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东部新城既要承接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又要发挥“白纸画图、平地立城”的后发优势,以人力资源新优势引导新兴产业大发展。要加快构建服务新经济发展的承载平台、政策体系、创新生态、应用场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高地,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城市加快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面向未来,成都将立足以人为本,加快建设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要为热爱生活的市民营造多样化可选择的理想城市、人文社区,传承天府营城智慧和生活美学理念,强化社区营造、景观营造、人文营造,塑造体现时代特征、地域特质的城市风貌,推动文化场景与生态场景、生活场景功能复合叠加,将东部新城建设成为具有天府文化特点、公园城市特质的高品质生活典范区,彰显人文之光、生态之美、宜居之品。
深刻把握建设东部新城的价值选择和策略方法。现代城市的价值在于温暖人、陶冶人、成就人,让市民变得更加富有、健康和幸福,持续改善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生活。
注重科学规划和分步实施相协调。坚持谋定而动、规划引领,遵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原则,建立全域覆盖、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遵循公建优先、生态优先、功能布局优先原则,坚持由点到面、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步实施,科学确定建设时序和重点,推动东部新城渐次成型成势。
注重遵循规律和政策创新相结合。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职住平衡原则,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功能定位、城市边界、公共服务和建设导则。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城市效益最大化原则,科学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级和区域分布。坚持公共交通导向、生态导向、文化导向,引导优势产业、高端社区和文化街区合理布局。坚持改革创新,以政策环境优势吸引高端资源和优秀企业集聚。
注重全域统筹和东西互促相统一。城市东进与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能够协同南拓区域建设开放高地和新兴增长极,带动西控区域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北改区域形成陆海新通道和国际贸易大港区,承接中优区域城市功能有效疏解。要借力西翼功能外溢和东翼承接功能支撑,促进东西两翼互动融合,共同筑牢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发展基础。
注重生产导向和生活导向相融合。坚持公共服务导向,以优质公共服务吸引人口集聚,以重大功能设施引导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坚决摒弃依靠生產要素低成本和环境要素低门槛的路径依赖,加快从成本竞争向产业生态竞争转变,构建人与城和谐共生的生活城市,吸引更多“新成都人”进入东部新城。
注重政府主导和商业逻辑相统筹。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约束,建立国资国企主导、国际先进专业企业参与、投融资规建管一体化的片区开发模式。遵循商业化逻辑,充分考虑投入产出综合效益,形成兼顾公共性和经济性的市场化投资建设模式,积极探索城市营造新路径。
把握节奏、科学营城,高质量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东部新城
规划建设东部新城,就是要延续天府之国历史荣光,承载大城崛起城市梦想,寄托永续发展美好愿景。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坚守战略定力,深刻洞察规律,把握正确方向,坚持“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的营城逻辑,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精筑城,就是要坚持国际标准、营城理念,突出精心、精致、精细要求,高质量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广聚人,就是要立足成都战略定位、东部发展所需,以城市宜居性和未来高成长为旗帜,广泛聚集青年人才和国际人才。强功能,就是要遵循比较优势、系统集成、高位赋能、科学布局原则,围绕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推动形成与城市战略方向相契合的功能支撑体系。兴产业,就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牵引,高端切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人文尺度,努力建设以新市民为中心的未来之城。要坚定贯彻以人为本的营城理念,自觉以人本理念和人文尺度重建营城逻辑,把宜居宜业宜商作为筑城的逻辑起点,走出一条引才聚人、筑城兴业的新路径。
高水平推动人力资源协同。科学制定东部新城人口政策、人才政策、户籍政策、住房政策、公共服务政策,超前布局高质量人才供应链与能力发展链。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加快吸引和集聚一批创新力带动力强的高层次人才和顶尖团队。主动围绕发展所需企业所急,大力引进一批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认证的企业和国际机构,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化选育用水平。
高品质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组织方式,兼顾城市人口和服务人口需求,统筹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城设施布局,科学确定公共服务配套标准、总体规模和空间布局,引导公共服务高效匹配。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组建专业化民生类投资管理集团,专责公共服务生产供给。创新公共服务配置方式,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机制,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最优化、市民可及性最大化。
高能级建设城市功能设施。围绕构建国际消费中心规划布局新型商圈,招引国际化商业企业入驻,形成以天府机场人流为消费主体、区域市场为消费腹地的高能级消费体验中心。大力发展国际健康服务业、国际教育服务业、休闲体育服务业。充分利用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机遇,规划建设一批国际会展设施、国际赛事场馆,积极承办国家主场外交活动,打造汇聚高端客流的世界会客厅。加快构建以航空网络、东蓉欧班列为支撑的多式联运物流集疏运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建设以新经济为动能的未来之城。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摒弃旧的发展路径,着眼在新兴领域和产业链前端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培育塑造以新经济、新消费、新功能为主的新驱动力。
培育产业发展新生态。东部新城的战略牵引力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世界第四大航空港枢纽优势,二是成渝城市群新兴极核潜在的市场优势,三是以天府奥体城为载体的国际消费、交往中心功能优势。要深化城市功能战略研究,以精准政策引领集聚高能级要素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生态。要构建覆盖产业全链条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服务体系,吸引全球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团队落地,催生更多原生性创新型企业,提高未来产业结构和层次的比较竞争优势。
营造创新经济新场景。面对制度重构和科技创新未来发展两个最大变量,必须以未来之城理念编制城市建设管理导则,形成一批适应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场景,以政府采购方式吸引国内外新经济企业加速集聚。主动对接前沿科技新趋势,编制智能应用场景规划,推动无边界城市、人工智能测试场等试点,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场景供给体系。以公共视角加大场景供给,主动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定期发布东部新城“城市机会清单”,引领企业创新方向和城市未来发展精准匹配、高效对接。
要构建现代经济治理体系。着眼于“新成都人”美好生活需要和未来社会治理需要,建立适应国际化、现代化、人文化城市需要的管理架构和政策体系。以便民利企为导向构建包容审慎监管体系,探索容缺监管、柔性执法方式。以精准化导向构建政策引导体系,把握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变化,精准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导则。以智能化导向构建技术应用体系,积极探索大数据应用综合性试点示范,推动智能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数据共享。
坚持转型发展,努力建设以高质量为标尺的未来之城。高质量发展蕴含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丰富内涵,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和城市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深化对城市治理体系和经济发展形态的探索实践。
转变城市工作组织方式。统筹空间规模产业,合理引导东部新城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完善东进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改革科技文化,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统筹城市风貌、色彩、地标性建筑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城市特质和文化气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推动现代城市生活与节约社会理念相得益彰。统筹政府社会市民,实现新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坚持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加快建设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功能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大力培育和引进专业团队。全面推行投资强度与供给面积、税收贡献与土地价格“双挂钩”,提高资本、土地、環境等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和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
转变政策引导激励方式。制定激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生态建设成本纳入城市公共服务投资范畴,将环境建设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制定引导简约生活、绿色生产的政策措施,形成鼓励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激励绿色金融、绿色采购、环境补贴等生产投资的政策。制定激励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布局、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促进优质公共服务产品的高效生产、均衡布局。
坚持绿色繁荣,努力建设以生态化为特质的未来之城。东进区域生态资源优越、山水资源富集、承接能力厚实,嵌山入水的丘陵岗地起伏和缓、适宜开发,为筑城提供了丰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本底。要以公园城市理念营城,彰显山水林田湖资源优势,充分展示完全有别于西部城区的城市形态之美、色彩之美、人文之美。
着力构建大尺度公园城市形态。坚持以山为脉,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持续推进“增绿增景、减人减房”,积十年之功形成世界级的大都市绿心和生态乐园。坚持以绿道为链,以花果为本底构建交通廊道、通风廊道为网络的绿道体系,有机串联东部新城生活空间,把街区景观设计提升到新的层级。坚持以水为魂,突出拥江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沱江发展轴线,打造山水田城湖生态共同体和水生态景观体系。坚持以湖为景,全面提升三岔湖、龙泉湖功能定位和保护水平,塑造“山水呼应、蓝绿相映,河湖环绕、清新明亮”的空间印象。
着力构建生态价值转化体系。突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建设山水生态、天府绿道、乡村郊野、城市街区等公园场景,营造城市过去与未来互动空间、形成对文化传承的现实表达、实现由静态感受到动态交互的跃升。突出“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实现长效运营维护管理和企业投资收益的双赢。突出“增绿惠民、營城聚人、筑景成势、引商兴业”,大力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引导城乡统筹、区域融合。
着力构建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土地增值、商业反哺”的投入产出平衡机制,将控制区域土地增值部分收益定向用于生态项目建设,解决未来大规模生态投入造成的财政成本压力,保持生态投入的可持续性。创新“片区开发、滚动发展”投融资机制,将生态工程建设与城市有机更新、公共设施建设等有机结合,鼓励国企投资平台主导组建生态价值转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综合运用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专项债券等,引导专业化企业参与混改,推行片区综合滚动开发平衡模式,促进生态投入和建管营运可持续。创新“存量活化、弹性预留”的土地利用机制,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确保生态效益、价值转化、商业模式效应最大化。
坚持行稳致远,努力建设以可持续为目标的未来之城。建设贯穿现实与未来的东部新城,宁可慢一点也要确保方向正确、品质卓越。要坚守定力、保持静气、充分留白。
以精明增长理念推动城市内涵发展。强化集约节约用地理念,树立亩产论英雄的观念,以投资强度约束土地粗放利用,以投资进度约束土地资源无序配置。严格控制起步区规模和开发时序,科学划定东部新城开发边界,2035年之前严格控制在沱江西岸区域。及时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等六条红线,坚决避免无序扩张。强化空间管控,搭建地上地下一体覆盖、规监管三维可视的智慧管理平台,探索建立多层次战略留白、时序相机调控的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形成发展规划刚性管控和弹性适应的协调统一。
以集约节约理念推动城市低碳发展。前瞻布局低碳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和能源系统,预留市域、区域交通通道走廊,构建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出行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探索形成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资源再生利用系统,提高新建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比例和装配式建筑水平,实现建设理念、建设规则和建设技术创新突破,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生态低碳示范新城。
以安全韧性理念推动城市永续发展。充分发挥山区水库拦蓄作用,疏通沱江等主要水系行洪通道,构建全流域防洪体系。加快建设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城市海绵体循环系统,提升城市雨洪调蓄、雨水径流净化功能。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提升大型公共建筑抗震设防水平。适应新区城市建设管理需要,构建形成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和灾害风险综合评估体系。
新时代是奋斗创业的激情时代,是大城崛起的荣耀时代。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处于关键时期,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全面展开,要尽快呈现新时代应有的新作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统筹删繁就简,实心干事科学作为,自觉将守初心、担使命体现在工作中,以永不懈怠和知重负重的责任担当,持续提升领导城市工作的能力水平,努力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让全市人民从生活环境的变化中增强共识,让市场主体从营商环境的变化中增强信心,不断开创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新境界,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本文摘自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2019年7月19日在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