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释放开放诚意,吸引一批批外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助力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同时也分享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这些外企高度认同中国扩大开放,表示将在中国扩大投资、深化合作。
“外资银行的快速成长,既得益于中国实体经济的成长,也得益于百姓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得益于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开放给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大华银行(中国)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兼交易主管、上海自贸试验区支行行长林念感慨道。
林念来自中国中部一个省份,从19年前刚毕业就进入了银行业工作,工作的地点大多在金融业发达的上海。在2017年加入大华银行之前,林念曾在交通银行总行及海外分行工作17年,经历了中国金融机构开放和发展最快的时期,也直接经历和见证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最重要的20年。
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从1987年以来,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健全。尤其在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国金融业根据WTO规定的一系列制度框架并参考国际最佳实践,按照既定时间表全面推动开放,金融业的改革开放驶入了快车道。
彼时,林念虽然还没有加入大华银行,但大批的外资银行早已经开始布局中国市场,大华银行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与中国市场共成长。1984年,新加坡第二大银行大华银行在北京开设了第一间办事处,伴随金融业开放的步伐,在2007年12月18日正式注冊成立了大华银行(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加快开拓中国市场。如今,大华银行已经在着手筹建中国分行。“现在,我们已经在上海建立了独立的办公大楼,员工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上千人,16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国12个地方,持有十多个金融业务牌照。”林念说。
大华银行只是受益于中国金融业开放政策的一个例子,林念也只是见证者之一。从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第一家代表处,到2019年北京银行拟与荷兰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发起成立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银行,外资银行已经伴随中国走过了40年历程。改革开放之后,外资银行逐步进入中国金融业舞台,金融业迅速发展壮大。
随着中国金融业开放的不断推进,外国银行业在华机构的数量不断增长。最近,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透露,截至2019年4月,共有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215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41家外国银行法人,115家外国银行的分行和153家代表处,外资银行的营业机构已经达到982家。
“过去5年来,我们依托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政策开展了大量的金融创新。”林念表示,2014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支行设立,这是大华银行(中国)受益金融开放参与中国金融创新的一个生动实践。
宝马汽车充电系统
在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是完成“压力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伴随改革试验的推进,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推出了大量的开放措施,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便是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项。
林念介绍说,大华银行正是依托FT账户等金融创新政策,加快了金融创新步伐。具体而言,大华银行凭此重点发展了三大方面业务:一是开展跨境资金业务,帮助中国企业从国外获得资金支持,为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二是通过FT账户,依托上海集聚的股票、债券、货币、外汇、票据、期货、黄金、保险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大华银行在上海和珠三角加快参与金融要素市场建设;三是提供东南亚货币一揽子服务,比如为中国企业提供便利的汇兑和资金跨境划转等服务。
“包括FT账户在内的金融开放政策,不仅给了外资银行更大的成长空间,也给中国金融业和我们个人的成长带来了深刻改变。”林念深有感触地表示,开放让金融业的主体越来越多,引入了优秀的交易商,引入了更为成熟的制度和规则,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促进了金融运转的降本提效。对工作其中的金融从业者而言,职业的平台和视野更加开阔,中国金融从业者能够在不同的银行管理和运作环境下,和不同国家的金融从业者一起工作,接触不同的金融创新产品,在不断学习借鉴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伴随自贸试验区推出的金融开放举措,伴随“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开放的红利进一步释放。大华银行利用网点80%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等优势,加快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提供融资、汇兑、划转服务以及人民币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如今,FT账户的功能仍在不断拓宽,而且包括FT账户多项金融改革试验成果已经向其他自贸试验区乃至全国复制推广,开放成为推动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深层动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目前,中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普及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汽车产业已经迈入品牌向上、高质量发展的增长阶段。这对外国车企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绝佳例证。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的汽车市场从无到有,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对于包括戴姆勒在内的许多国际车企来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时任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一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指出。
不仅是奔驰,对于大众、宝马而言,中国市场同样举足轻重。2018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销售的1083万辆新车中,420万辆交付给中国消费者;中国市场成为宝马和奔驰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奔驰在中国的销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和德国之和。
在不断深化本土化战略的同时,奔驰、宝马、大众加大对中国市场的资金和研发投入,计划将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北京开幕
据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介绍,戴姆勒将继续深化与本土合作伙伴的关系,包括和北汽集团共同投资在北京奔驰国产纯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除了将于2019年底登陆中国的全新奔驰EQC纯电SUV之外,未来也将有更多的新能源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位于北京顺义的宝马(中国)研发中心是宝马分布在全球5个国家(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13个城市当中规模和体量仅次于德国本土的一家研发中心。近日,宝马宣布将从2020年开始,在中国生产首款纯电动的品牌车型——BMw iX3,并从中国出口到全球各地。这表明,宝马逐渐将中国打造成一个创新基地,而非单纯的消费市场。
大众同样高度重视在中国的研发。据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透露,2019年,大众将投入超过40亿欧元,用于创新技术、电动出行和新产品研发领域。此外,未来两年大众计划在中国发布逾30款新能源车型;2020年,大众的模块化电动平台MEB将在中国启动本土化生产,为在中国大规模生产电动车做好准备。
“在智能互联领域,我相信中国的技术发展是最前沿的。在自动駕驶领域,中国对此高度重视,特别是开放平台上的相关合作都在推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共享出行领域,中国的发展十分显著,全球最大的出行公司之一就诞生于此。新能源汽车方面就更无需多言,中国一直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蔡澈表示。
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则认为,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的电气化进程推动了全球汽车行业的转变,中国在使用语音识别、自动驾驶和安全等新技术方面一直走在时代最前沿,在人工智能也处于领先位置。此外,中国正从战略市场转向全球价值创造中心,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才库。
赫伯特·迪斯表示:“中国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效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新兴企业和移动服务供应商也极为敏捷,极具创造力。”
面向未来,在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主的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以奔驰、宝马、大众三大车企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正在中国加快相关领域的投入,希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