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敏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高水平职业技术人才的背景下调查广西应用技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开展现状,旨在推动公共体育教育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广西南宁学院为试点推行,为应用技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 一体化 俱乐部 公共体育
引言
自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模式推广以来,现代职业教育逐渐成为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重要发展历程。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公共基础体育教学的发展亦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至关重要的教学组成环节。传统的以运动技术为主的选项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和职业教育的要求。本论文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角度出发,针对广西公共体育教育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构建俱乐部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提出意见。
南宁学院,自2012年升级为本科院校以来,立足于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实现了万人、干亩的办学目标,是广西开展较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其完善的教学校条件和体育基础设施符合应用技术大学推动俱乐部模式的条件。
1广西应用技术型大学公共基础体育课程设置现状概述
从目前广西应用技术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大多还是传统的选项教学。笔者查阅自2011年至今广西关于应用技术型大学体育学科课程设置的文献资料及相关著作,目前对公共基础体育课程设置的文献相对较少,且集中于课程改革方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文献数量众多,但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宏观的整体的课程改革研究,从理论上对课程的总体做规划。二是纵向研究体育课程模式的相关要素,如教学目标、内容体系、课程设置、评价标准。三是研究我国普通高校现行的体育教学教材和教学大纲。四是针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研究。推动俱乐部教学模式学校较少,“课内外一体化”概念并未很好的融入到课程改革和建设当中。
2“课内外一体化”公共体育俱乐部模式构建,以南宁学院为试点
2.1“课内外一体化”公共体育俱乐部模式
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養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模式转变为强调“实践”与“能力”的职业教育培养方式,其强调“应用”。此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也应由传统的“三基”教育相应用教育转变。在“应用”的角度下,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放式与探究式有机结合,实现课内与课外一体化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打破原有院别、年级、班级建制,重新组合。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体育基础和校园网公布的信息,实现网上选课,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课程内容、任课教师进行上课。
2.1.1“一体化”俱乐部模式教学目标
确立终身体育思想。大学体育俱乐部化完善补充了大学的体育活动的形式,促进了大学体育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观念。“一体化”教学能够突破大学体育课程时间的限制不受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的限制,使得大学体育教育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更加丰富,充分发展和培养了大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
2.2.2激发大学生体育的爱好和兴趣。
大学体育俱乐部化重新设置了体育课程突破了原有的传统模式,针对大学生开设了不同类型的课程,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课程和专项,不受原有班级、系别的束缚,可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需要,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享受娱乐。
2.1.3能够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以及更合理的利用校园体育设施。
大学体育俱乐部化本身就是一种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其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更符合现阶段高校体育的实际以及高校体育的形势:一体化”便于开展各种健身、消遣娱乐以及体育竞赛,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性和积极性。
3“一体化”俱乐部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
3.1课程结构:
在总结我校以往体育课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办学特点,对公共体育课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设计如下:
3.1.1准会员
会员的界定:新人学学生,未曾在学校参加过任何体育课程学习,对大学体育课程未了解接触。
准会员的教学内容:介绍各俱乐部课程,按照常规班教学,介绍大学体育课程的要求,教学方式,介绍选课方法,介绍各个俱乐部课程。以国家体制健康测试测试项目为主,开展各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课程融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现我地方性体育特色。加入团体项目增加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团队凝聚力,提高学生运动的积极性。
3.1.2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的界定:必须经过初级会员阶段,取得相应的学分,才能参加初级会员的选课。
初级员的教学内容:参加俱乐部课程,学生可按兴趣、爱好、时间选课体育课程俱乐部,各项俱乐部教学内容以基础为主,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俱乐部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师生互动学习模式,通过活动、实践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效果
3.1.3中、高级会员
中、高级会员的界定:必须经过初级会员阶段,取得相应的学分,或通过中高级会员考核,才能参加中、高级会员的选课。
教学内容:中级会员在初级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运动项目的进一步认识,教师角色逐渐由教学主体转变为辅助指导。学生可以协助教师指导初级会员学习。教学偏重于提高动作技术、提高战术运用能力、提高活动的组织能力提高项目的裁判能力。
高级会员教师辅助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教学要求规定内容,协助教师指导初级、中级会员,选拔运动训练竞赛成员,参加各级别各项目比赛。教学中心为动作自动化、参加各项目、各级别赛事、服务社区、学校的体育赛事。
3.2教学组织形式、选课与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放式与探究式有机结合,实现课内与课外一体化。实践课包括大球类课程(篮球、排球、足球);小球类课程(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运动艺术类课程(健美操、形体、体育舞蹈);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武术、防身术)等,将课程全部以俱乐部形式开展,打破原有院别、年级、班级建制,重新组合。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体育基础和校园网公布的信息,实现网上选课,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课程内容、任课教师进行上课。
4“一体化”俱乐部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
“一体化”的教学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将课外活动融合,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以从应用型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程度及学生职业性身体发展、体育能力及心理做综合判断。
5小结
“一体化”俱乐部公共体育课程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思想。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掌握一到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其生活品质,培养“健康工作、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陈军,方礼钦,何传胜.钦州学院公共体育课——健美操俱乐部模式教学的研究[G]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