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娅楠 叶茜泷
摘要: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瑰宝,武术公共选修课的开设肩负着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校武术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武术公共选修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形式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兴趣培养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 院校武术公共选课教学
大学公共选修课是面向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通识教育课程,在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通识教育思想的推动下,公共选修课已经成为中国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武术是中国的民族瑰宝,武术公共选修课为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选修课程。通过开设与武术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既能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又能为中国武术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武术公共选修课程的课程特点与开设意义
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为毕业生就业铺就道路[2]近年来,随着武术公共选修课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高等院校教育逐渐大众化的发展状态下,我校从2015年开始,全校教师和学生通过电子选课系统进行申报课程和选修,积极推行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学期,36课时。每周2课时,2个学分。我院教师通过调整与创编有特色的武术公共选修课,陆续开设了咏春拳、太极推手、木兰拳、女子防身术、散打、擒拿格斗等15门课程。
时代在改变,武术的发展也需要我们结合市场需求,不断的去突破。本课题通过对我校近些年武术公共选修课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过程发现,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观,课程设置、教学体系、考核评价等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尝试打破武术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公共选修课程进行设计和制定,为增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程作出有意义的尝试。实实在在为武术公共选修课课程的发展迈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一步。通过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的课程学习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善武术公共选修课课程的价值取向,从输入、过程、输出三个方面分析、总结如何保证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2 问题的提出
目前,高校武术共选修课教学通常选用理论讲述和技术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讲述占用的课时少于实践训练的实践,一般来说,选择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接受能力和基础水平不同,又因个人兴趣不同,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也不同,武术自身是历史流传至今的古老身体格斗技术,学生的思维再创造受限,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从而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态度散漫,有的同学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基于武术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特点,很多同学因基础知识不同的缘故,对选修课的掌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学内容偏难或偏简单,本专业的学生或能力强的同学觉得简单易学,非本专业的学生或能力差的同学觉得难。还有的同学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拓展视野,为了凑学分,选修该课程,以至于结业时仍然不明白学了该课程对他们将来的T作和生活有什么意义。还有的学生通过选课系统浏览课程名称进行课程的选修,有些课程名不副实,或者课程内容与学生们想象的不同,缺少对课程的大致了解,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
公共选修课程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3.1 调查对象和方法
通过对全校选修武术公共选修课的同学发放电子问卷,采用不记名的调查方式,统计、汇总和分析,本次共发放电子调查问卷218份,收回218份,有效调查问卷218份。
3.2 调查结果的统计
3.2.1选修武术公共选修课课程調查结果分析
调查通过抽取的218名学生中,对太极推手、中华射艺、咏春拳、木兰拳、双语太极拳、女子防身术、短兵、功夫全技能、健身气功、脚斗士、擒拿与格斗、散打、柔力球、养生气功、养生态能拳、舞龙舞狮等课程中进行选择,调查选修武术公共选修课比率得出以下结果:21.1%的学生选修健身气功,14.68%的学生选修擒拿与格斗,11.01%的学生选修散打,10.09%的学生选修女子防身术,6.88%的学生选修咏春拳,4.59%的学生选修短兵。
对于此项调查现象,反映了武术公共选修课所存在的价值功能趋向,武术的本质核心是技击,在其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所延伸出来的功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的,面对今天所存在于高校选修课程中的各种武术选修课程,它是否保留着武术的技击特点,并适应社会的发展调整白己的运动形式来获取生存与发展空间。
3.2.2学生白我评价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90.37%同学的白我感觉学习态度是认真的,9.63%的同学自我感觉学习态度一般。53.67%的同学自我感觉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全部掌握,37.61%只掌握了大部分,还有8.72%的同学只是基本掌握了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调查中,对上武术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比率来看,89.91%的学生对该课程很感兴趣,10.09%学生只有一般的兴趣。89.45%的同学认为该课程是一门实用的课,10.09%的同学认为一般,0.46%的同学认为不实用。
3.2.3学生对课程进行评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89.91%的同学选修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展知识,66.06%的同学选修该课程是为了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82.57%的同学选修该课程的目的是拓展视野,培养自学能力。我们从统计结果得知66%以上的学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白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选修的武术公共选修课。根据比率来看,并不乐观,这也为我们提出了如何发展与继承的问题,如何上好公选课?公选课内容设置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怎样教,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学?提供了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优化武术公共选修课课程体
武术公共选修课是一门特殊的选修课课程,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武术书中国本土的格斗术,又是一门体育运动项目。其次,它还是一门传统文化,从历史长河走来的身体格斗术,在受到不同时期的洗礼和更新自身形成的武术文化,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印记,它的形态有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再就是,武术的运动周期长,动作多而复杂的项目特点,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存在着很大的难度,那么面对这样独具民族文化特点的课程,该如何去开发学生受欢迎的课程,在合理有效的教学课时里,该设置什么内容.使学生易接受、掌握。通过学后可以学以致用,能够运用到实践中。选用什么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能够积极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中,而不是一味的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这个动作怎么做,大家跟着做,会了练熟这样多少年不变的教学形式。考核评价的形式也可以根据各课程或项目特点进行设计和选取,如对抗类的以胜负定成绩,演练类的以完整练习和讲解实践意义定成绩,射击类的以投射成绩来定成绩。
4.2 创新武武术公共选修教学形式新思路、新方法
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武术带来了新的生存压力,传统的身体格斗术与文化应当根据国家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武术教学内容,发扬武术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如何体现文化传播、健身的价值进行蜕变,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适者生存”要生存于当下,必须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思路更新,把传统的精华保留,去糟粕,结合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形成现代人们所需要的生存形态,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公共选修课,是新思维、新方法。对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挖掘学生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4.3巧用科技资源,促进教学创新
现代社会的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媒体的介入,使得课堂活跃,数字化的实用,使学生们积极性提高,口传身授是武术的特点,也是它的独到之处,但是它依然需要科技技术的介入。比如示范技术时,可以用媒体进行演示,对速度和角度进行调节,这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示范不到位,示范位置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教学困难,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為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靳娟,司杨.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北京邮电大学公共选修课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9-103.
[2]朱雪波.关于加强我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4):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