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思考

2019-09-09 09:42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荒漠化水土保持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称“双一流”),要求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自此,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道路上,我国高等教育通过不断探索、改革、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双一流”建设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大发展举措,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重要一步,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要[2]。所以,应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原则上,融合中国特色,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经济社会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导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再一次强调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这也赋予了水土保持事业新的历史使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有着丰富的底蕴与文化内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学科建设、探索学科发展,使其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是水土保持学科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发展历程

(一)历史沿革

20世纪20年代,水土保持开始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水土保持学科体系。20世纪30年代,中国也开始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土保持相关领域的调查与研究开始慢慢兴起。1940年,我国首次召开了防治土壤侵蚀的科学研讨会,并提出了“水土保持”一词,至此,“水土保持”正式成为专业术语。1945年,我国第一个水土保持学术组织——水土保持学会在重庆成立,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这标志着我国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正式启动。从此,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开始向规模化发展,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1952年,北京林学院开设水土保持类课程,标志着水土保持学科的创立;1958年,北京林学院设立第一个水土保持专业;1960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沙漠治理专业;1981年,北京林业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水土保持硕士点;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林业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水土保持博士点;1989年,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2年,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水土保持学院;1996年,水土保持学科被列入“211工程”重点学科;1997年,水土保持专业与沙漠化治理专业合并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02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再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被列入“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二)现状

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多专业、多领域的学科体系,并涵盖了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已有22所高校开设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专业分布情况见表1。

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名录中仍隶属于农学门类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一性质限定了学科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规模,使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双一流”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思考

世界高等教育经验表明,一流大学应有合理的学科结构,并拥有若干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因此,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推动力,也是目前“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所在。学科是构成大学的基本单元,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石;学科不仅仅是系统的知识体系,还是一个以院系建制为依托的实体组织、具有自己的运转机制与力量配置的组织要素。一流学科是院校通过长期办学而逐步形成的、对其他大学而言具有较大优势且社会公认度与美誉度极高的学科[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这一规划纲要,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提供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其发展方向与前景对世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学科发展要特色化

近年来,我国教育综合水平在79个中等收入国家中的排名明显提升,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排名第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在主要国际排名中的位置整体前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所以,教育部门必须按照“有特色、高水平”的原则来建设地方高校,应防止盲目性,避免贪大求全。

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目标是形成一流高等教育体系、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一流高等教育除了应有一流的实力和一流的质量,还必须是“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必须要立足本土,彰显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4]。“双一流”建设方案指出,必须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与架构体系,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与核心,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峰,以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升水平。

所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传承与创新。传承,是要让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理念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以鼓励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水土保持事业中;创新,是要提升学科的内涵,完善学科体系,保证学科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为了探讨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设置为一级学科的科学性、必要性及可行性,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高级研讨会,并将该学科划分为土壤侵蚀防治、林业生态工程、荒漠化防治、流域治理以及山地灾害防治5个研究方向。此后,经过多年的探索,北京林业大学紧紧围绕林业高校“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重大职责,充分发挥学科自身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将该学科凝练为流域治理、林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及荒漠化防治4个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理念与研究理论。

(二)人才培养要国际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优势能够带动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全球竞争力还十分薄弱,中国在世界综合排名为第28位,创新水平位列32位,高等教育与培训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创新,必须加快国际化进程。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突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型科技人才,着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与行业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则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我国教育现代化将取得跨越式发展,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将显著提升。2014—2015年部分国家及地区全球竞争力排名见表2。

表2 2014—2015年部分国家及地区的全球竞争力和相关指标排名

注:数据来源于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普通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3 550万专业人才,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了大批主力军。其中,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呈多元化趋势,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明显高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水平(77%),签约率稳定在70%以上。2012—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就业率见图1。

虽然现阶段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已取得丰富成果,但与世界同行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人才的竞争力,2015年12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在北京举办了“水土保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讨论主题之一就是研讨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由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得知,一流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共同特点,既要继承传统的育人理念,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个人素质[5]。

图1 2012—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就业率与签约率

而在我国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造成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学生知识结构存有缺陷,课程知识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因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一流人才培养必须将课程学习与科研创新、实践应用相结合,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自学为主线,以能力培养、素质培养为支撑,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准则,形成“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使其在林业、国土资源、水利、建筑、环境保护等多个行业中成为骨干。

同时,一流人才培养还要体现国际化。所以,应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促进国际交流。目前,国外有许多与水土保持专业相关的课程,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普渡大学等有水土资源保护类课程,美国林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等有土壤侵蚀类课程,日本金泽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有荒漠化防治类课程,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有山地灾害类课程。世界高校综合排名显示,这些有与水土保持专业相关课程(水土资源保护、土壤侵蚀、荒漠化防治、山地灾害)的高校排名都在前300名,而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发展与这些世界一流高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发展提供契机。各高校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规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结构设置,提升生源质量,造就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创新一流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一流学科的建设。

教育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提出,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共同行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搭建教育共同体,为促进双向留学,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契机。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生为54.45万人,是世界最大留学生输出国;在华留学生为44万人,生源遍布205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我国回国的留学生为43.25万人,直接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增加。

(三)科研成果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在“双一流”建设中,各高校需要注意平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不能过于偏重前者,而忽视后者[6],要注重自然科学的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科研成果的转化应全球化和规范化,以适应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要求。教育部、科技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科技生产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将科研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为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为流域治理、林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及荒漠化防治的重要学科,其建设必须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融合,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服务。

(四)学科建设要着眼于全球化

搭建全球化的学科交流平台,是促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极端气候不断出现、水土资源匮乏等生态环境问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可以通过土地退化过程的机理分析、可持续流域管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等手段来应对生态环境变化条件下的新挑战,为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持。目前,全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领域最具权威的非政府、非营利性学术组织——世界水土保持学会在中国正式注册登记,吸纳了中国、美国、英国、奥地利、俄罗斯、阿根廷、肯尼亚、泰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82个国家和地区的1 125名会员。其宗旨是推动各国水土保持工作者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水土保持领域的研究、设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以进一步加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服务全球化的进程。

猜你喜欢
北京林业大学荒漠化水土保持
欢迎订阅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次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共建美丽家园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