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娟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PPP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建设项目发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提升经济效益的管理模式,在PPP模式实际运用和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要求政府部门能够与私营合作方就管理工作能够达成一致的观点,在经营风险上也要能够做到共同承担。但是,按照现阶段PPP模式的发展现状来看,PPP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PPP模式的研究力度,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
在当前阶段的发展中,PPP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DDB传统模式。该模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具体的工作分为三个部分来开展,分别是工程施工环节、项目招标环节和项目设计环节,在此过程中需要企业能够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上之间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当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步骤和设计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就能够开展招投标工作。(2)DB建造模式[1]。在该管理模式之下,业主需要将相关的管理工作都委托给施工单位,然后由施工单位来开展设计以及建设工作。(3)EPC一体承包模式。该模式指的是业主需要将工程项目直接委托给施工单位,然后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委托时所签订的合同来进行建设材料的采购以及后期的施工工作,最后还需要按照合同要求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项目管理。其中PPP模式下的项目合同体系主要包括项目合同、股东合同、融资合同、工程承包合同、运营服务合同、原料供应合同、产品采购合同和保险合同等。其中,项目合同是其中最核心的法律文件,如图所示:
图1 合同体系
PPP模式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BOT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PPP公私合营模式之下,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管理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融资操作,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1)关系变化。在PPP公私合营模式下,由于大体的施工目标都是相同的,所以通过PPP公私合营模式能够运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并且两者之间也有着非常融洽的合作关系;(2)利益分配变化。当处于共享工程项目成果的背景之下时,通过共享项目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3)风险承担变化。在PPP公私合营模式下,并不是由私人机构来独自承担建设项目的经营风险,而是转变为由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来共同承担建设项目的经营风险[2]。
1.从政府部门与管理部门的工作来看,在其日常管理工作中最为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对一些不稳定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要能够定期对自身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与反思。例如正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开展中,政府部门除了需要承担规定的风险之外,常常还需要承担责任范围之外的经营风险,因为一旦出现投保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就会给政府部门带来巨大的经济危机。
2.政府部门与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已经施工的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导致对整个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并没有足够的了解,一旦建设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话,就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解决措施,从而会给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信任危机。
3.从PPP模式下的政府部门和私人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来看,因为其自身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市政竞争力与市场竞争规则的影响,会导致整个融资工作的开展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也就会导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建设项目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合同的限制,使得在一定程度上使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容易导致经济收益不明显的问题出现。尽管在经济效益方面受到的影响,政府部门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但是对于整体的数量并没有给予明确的保证,因此并没有委派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整个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从而导致项目的经营风险都是由项目公司一力承担,最后就演变成项目公司的经济收益受到了严重的亏损[3]。在私人部门内部经常会出现融资金额过大的问题,并且私营企业的融资途径也受到了严重的约束,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介入和支持,私营企业是无法开展项目的融资工作的。
在现阶段我国PPP管理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不管是企业部门还是政府部门对管理体系的建设都不够充分和完善,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来对具体的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管是企业管理部门还是政府部门的管理系统都会由于经济市场的波动出现非常多的管理漏洞,从而增加了项目经营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相关的管理人员在项目落实的期间就需要利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来对各项管理体系以及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要加强对项目施工以及维护工作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够在坚定自身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4]。
在PPP模式下开展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时,建设项目的发展需要承担着非常大的风险,通常情况下这些风险都是施工单位进行承担的,如果不能对风险承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就会影响到施工单位的投资积极性,就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使企业与政府部门能够就风险承担问题进行合理的分配,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机制,以此来使双方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从现阶段PPP模式的运营情况来看,整个管理模式的参与者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工程项目的承包商以及政府部门。因此在PPP模式实际运用中,工作人员及时转换工程项目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角色情况对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要能够尽量保证管理工作的辅助权和主导权都能够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够使合作双方能够一直保持着合作友好的态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角色的调整和转换是现阶段PPP模式运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发展对策,对PPP模式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
由于PPP项目风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全局性的特点,使得建筑企业要是想在该模式下稳定的运行,就需要在企业的内部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方针,以此来实现对整个项目流程的动态化管理。在项目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采用的策略是有所不同的,(1)在项目的准备阶段,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对政府部门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此来提高项目的中标率,避免流标现象的出现;(2)项目的建设阶段。在该阶段中,施工企业要能够做好成本的控制工作,要能够运用相关的技术来减少实际施工与设计施工上的冲突,对施工工序进行不断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6]。
综上所述,为了使我国的社会经济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PPP模式的应用,将PPP模式应用到实际的建设项目中。除此之外,为了提高PPP模式的应用效率,在正式应用之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对工程承包方做出承诺,使业主的资产安全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