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姚浩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小婷
绥阳县宽阔镇柏杨村的“我有十亩地”试点项目,通过盘活土地资源、集聚能人资源、引入社会资源,着力破解土地、资本、项目等瓶颈制约,探索产业革命新路径,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位于绥阳县北部山区的宽阔镇柏杨村,属省级一类贫困村,长期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贫困程度较深。2018年10月,柏杨村在东风组启动“我有十亩地”试点项目,通过盘活土地资源、集聚能人资源、引入社会资源,着力破解土地、资本、项目等瓶颈制约,探索产业革命新路径,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连日以来,柏杨村“我有十亩地”蔬菜种植基地一片繁忙,100多亩水果萝卜喜获丰收,50多位村民初尝改革的甜头。
2018年,一次偶然的聚会,柏杨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廷欢认识了在外打拼多年的刘大海、刘刚兄弟,交谈中,周廷欢邀请兄弟俩回乡帮助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二人爽快答应。
刘大海、刘刚兄弟联系了在贵阳开办机械销售企业的邻村人彭安模,三人发动在外经商的绥阳籍企业家、能人等作为“投资人”,以每人认购十亩地的方式,先后筹集200多万元资金入股“我有十亩地”项目。
据了解,“我有十亩地”项目,旨在动员100个绥阳籍“投资人”参与,每位参与者出资1万元,将智力资源、人际资源、市场信息与10亩地生产经营成功嫁接,让100个“我有十亩地”项目扩展为1000亩农村产业基地,打造绿色生态菜园、果园及养殖园等产业基地。当地农民则以土地、资金入股的方式长期参与“我有十亩地”项目,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项目运行利润实行“442”分红,即公司占40%、出资人占40%、农民占20%。
柏杨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廷欢展示“我有十亩地”项目丰收成果。(姚浩 / 摄)
经过近1个月的策划酝酿,2018年10月4日,“我有十亩地”项目在柏杨村、岩坪村正式启动,100多位村民当场按下红手印。
“起初很多村民不敢参与这个项目,担心挣不到钱。”刘大海回忆,“我有十亩地”项目启动前期,群众发动工作举步维艰。
喜获丰收的柏杨村村民在清洗萝卜。(姚浩 / 摄)
“以前种一亩包谷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如果种南瓜,按保底价算,每亩产值也有3000元左右,是种包谷的三倍……”转变群众观念,关键是算账。于是,村里组织了1 5 0 余场群众会,常常开到深夜,周廷欢与村支“两委” 干 部、出资人共同为群众细算收入账,全力争取群众支持。如今, 以 柏 杨村、岩坪村为试点,已有200多户农户签约此项目。
“去年1 0月份到现在,我已有5000多元务工收入,这个项目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有钱挣,的确很有盼头。”村民刘永海告诉记者,他每年还有1000多元土地保底收益,产业见效后,还能得到20%的利润分红。
刘永海儿女常年在外,妻子身患残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18年,他将家中所有土地入股“我有十亩地”项目,最近还在村里的萝卜种植基地务工,每天有100元收入。
不仅是刘永海,如今“我有十亩地”项目在柏杨村发展的1000多亩经果林、萝卜、南瓜等种植基地,直接带动群众100多户,其中贫困户30户,通过建立务工、保底收益、分红三种利益联结机制,预计年户均增收可达10000元以上。“以后每家至少有1个劳动力可在项目基地务工,而且务工收入和分红利润都很可观。”周廷欢说。
绥阳职中星期天下午送萝卜350斤,绥阳实验中学明天早上7∶00—8∶00送萝卜500斤……绥阳富万家超市的通知公示栏上,醒目地显示着萝卜运送任务。
2018年,绥阳县启动惠民生鲜超市建设工作,广泛吸引企业参与搭建农超对接平台,全力打造绿色、开放、健康的惠民生鲜体系,富万家超市作为绥阳首家惠民生鲜超市被纳入建设任务。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建设惠民生鲜超市必须要有蔬菜基地,恰好‘我有十亩地’项目提供了这一条件。”富万家超市负责人李再勇告诉记者,通过“我有十亩地”项目,既有效破解超市“零售终端生鲜经营成本高”难题,也满足了本土农产品产销对接需求。
“这些蔬菜大多在富万家连锁企业销售,此外,还与合力超市、永辉超市及省内一些大型批发市场建立了供货联系,农产品销路很通畅。”刘大海说,“我有十亩地”项目基地中的蔬菜,均用农家肥和高浓度肥料种植,充分保留了大山里的“绿色品质”,这样的生态农产品常常供不应求。
“今后还将着力做好‘我有十亩地’特色农产品包装,通过建立农产品追溯系统等措施加快品牌打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刘大海表示,对内,销售渠道覆盖20多家富万家连锁超市,并已同绥阳县中等职业学校、思源学校、实验中学及部分党政机关建立供货联系;对外,将对接国内大型连锁超市和蔬菜批发市场,重点销往江浙等沿海地区,实现优质农产品“借船出海”。
“我有十亩地”项目,激活了一池春水,让沉睡多年的荒山释放蓬勃动能。闲置土地重现生机,深山农民靠地生财,城乡融合迈步向前,田野山间,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图正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