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紫韵
从小到大,数学一直是我们生活中占比极重的一部分.从咿呀学语时的数数开始,我们就仿佛是看见了冰山的山尖,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断地挖掘,将它的面貌一点一点显露出来,在与它渐渐熟悉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刚接触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总会因为第一课的浅显易懂而产生“轻敌”的情绪:“看起来不难啊,这一章不过如此嘛.”但越往后学,就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原来觉得简单,只不过是因为你根本不了解它的内在.当初学习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时候,完全想不到它会有那么变幻莫测,也想不到后来自己会对这类題目这么头疼.永远不要轻视自己不了解的人或事.最先告诉我这个道理的,是数学,
有看着简单的,自然也有看着难的.要说让我在接触的时候觉得最力不从心的,大抵就是数列了.这个全新的名词,一出场仿佛就预示着灾难,那段时间,每天听课的时候都觉得似懂非懂.由于高中的课程进度很快,所以即使已经学完了第一遍,我还是觉得有些云里雾里的,考试的时候一看到稍微有点难度的数列题就懵了,完全不知道要如何动笔,大脑一片浆糊,久而久之甚至对数列产生了惧怕的情绪.
直到期末考试之前,老师义给我们将数列板块重新整理了一遍,将题型归类.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如何证明,如何求得,在求解的过程中义有哪些注意事项(比如要考虑所给数列在n=1与n大于等于2时的情况下结果不一样,无法构成等差数列的可能),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义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最复杂的,数列求和问题的各种形式对应的方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倒序相加等等.随着每天一点点地复习,在分类中记忆,原本打架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较难的题目也有勇气和信心去尝试了,数列在我眼中变得不再那么高不可攀.于是我知道了,无论面对多么难的题目,或是多么棘手的事件,都不能因为胆怯而放弃,冷静下来,抽丝剥茧,问题总会解决.哪怕你身处暗牢,身边只有一把铁锹,也总有一天能够凿通隧道,豁然开朗,看见为你准备的明媚风景,
永远不要自满于你已经学到的知识,这一点仍是数学告诉我的.从整数到分数,从正数到负数,从单一解到多种解甚至无解,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数学给我们的印象也在一次次重建,从一间茅草屋,到现在的十几米高楼,未来还会不断地发展下去.每当你觉得已经对老师所教内容完全掌握,正打算沾沾白喜的时候,总会发现前方还有更为广袤神秘的未知世界在等着你.就像初中的时候,在觉得二次函数已经挺难的了,自己能够掌握了挺了不起的时候,忽然见到了更加复杂多变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以及三角函数.一切从头开始,学习之路永无止境,
韩寒曾经在一本书中写道:“数学学到初二就够了,”这显然是错误的,是他对数学的偏见,至少我完全不认同.我们从几何图案中懂得了什么是美感,从“24点”、数独游戏开始启迪我们的思维.或许在成长道路上,我们学到的有一些东西看似完全与生活无关,是犹如鸡肋一般的存在,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所收获的精神和对人生更为深刻、更为丰满的理解,远超过了这些数据本身的价值.我想,这也许就是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吧.
前路漫长,对于还只是高中生的我来说,数学教会我的仅仅是它本身的九牛一毛;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从这位智者身上,学习知识,收获启迪和感动.他是陪伴我最久,最令人敬佩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