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桃坤 李勇 左英
摘要 本文总结了云南省陆良县召夸镇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分析问题的根源,探讨新形势环境下召夸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为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思路;云南陆良;召夸镇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8-0246-02
召夸镇位于云南省陆良县南部,距县城27km,东邻师宗县的雄壁镇,南连泸西的金马镇,西与石林的母竹箐、西街口接壤,北与本县的马街镇、龙海乡相连。地处交通要道,324国道、南昆铁路穿境而过,曲陆高等级公路直达本镇中心并与新扩建的一级公路324道交汇。召夸镇总面积为186.7km2,占全县面积的9.23%,辖7个村委会,26个自然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351人,耕地2499.13hm2,森林覆盖率达43.8%。
召夸镇地处干旱的半山区,气候偏冷凉,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海拔1930~2330m,年均气温13.5C,年均降雨量1024.3mm"。召夸镇以东广大地区山势起伏变化大,喀斯特地形突出,耕作条件差,气候类型多样,从发展农业角度看,召夸镇有巨大潜在优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召夸镇农业发展经历了较大的调整和变化,在自然条件选择、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等驱动下,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召夸镇形成了“粮、烟、畜、林”四大支柱产业,并在此基础上突出發展万寿菊、魔芋、西瓜天麻等后续特色产业2-3。同时,规模化科学发展山地蔬菜和反季节蔬菜,以常规种植带动多元化发展,加大调整力度,逐步开拓能适应地方特色的新型产业,开发更多促使百姓增收致富的经济作物产业。召夸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今后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农业推广人员和科研人员借鉴。
1召夸镇历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1.1因地制宜是权宜之计
自然条件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1990年始,召夸镇3年建成万亩水果基地,大力发展苹果和桃树种植,苹果以群冠、金帅品种为主。然而,由于受气候条件限制,召夸镇不是苹果种植最佳区,冬季低温不够,夏季光照不强、积温不足,因而果品小、果色差、口感欠佳,在市场,上没有份额,果农没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逐渐放弃种植苹果和桃树,这是大自然的淘汰,也是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洗礼。召夸镇水塘村委会眉毛山一带农业基础设施极差,海拔更高,气候更加冷凉,早霜早,晚霜迟,在传统夏作苞谷、烤烟种植中迟种、迟熟,产量效益极低,甚至因遭遇霜凌灾害而没有收成。然而,即使在市场行行情较差的时期,蔬菜种植效益也高于苞谷,受自然条件影响,眉毛山大力调整结构,种植山地雨季蔬菜,户均种植面积大,190户752人年种植蔬菜达200hm;,远销曲靖、贵州兴义、广西等大中型城市,并成为呈贡陆良冷冻蔬菜的辅助基地,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森林植被好,空气湿润,气候冷凉,病虫害少,加之土壤耕作性好,并且交通便捷,区位居中,在周边地区获得了根茎类叶菜类蔬菜无可比拟的优势。眉毛山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地发展蔬菜产业,扬长避短,将劣势变优势,获得了较大发展。
1.2问计于民是核心之策
1992-1994年,召夸镇党委政府在全镇7个村委会中组织6个村委会采取行政措施大力发展栽桑养蚕。然而,政府不遗余力主推,农民却千方百计毁桑,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原因在于农民多年种植粮、烟的习惯根深蒂固,同时政府未能解决烟桑的生产用房、劳动力、隔离问题等矛盾,最终导致劳民伤财,也未发展成功。在传统种植玉米的基础上,2014年当季进行了种植调整。
1.3技术保障是成功之道
小坝蔬菜发展初期,由于外商未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盲目下订单,组织安排生产,形成市场需求品种与当地自然节令品种不相符,造成农民生产上失败或龙头企业市场上失利。如1999年11月19日小坝村与呈贡耕野公司组织农民种植日本长腰白导致未熟抽苔;2000年11月大栗树村委会松林桥村组织种植的黄皮洋葱造成滞销。农业是一个遵循自然之道的产业,不应以人们的想象为意志,必须敬畏自然、尊重科学、牢把技术,才是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1.4政府引导是关键之举
政府是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推手,它能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快速推进工作,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技术问题、市场损失问题、自然灾害问题都推给政府解决。舆论环境不理解支持革新者,有为就有危,无为就无危。多数地方政府对发展蔬菜产业态度不明确,而蔬菜产业的特点又是市场高风险产业,宏观难把握微观难奏效,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政府是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并在政策扶持、强化管理、完善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或者说,没有政府的引导,就没有农业的产业化,但政府一般态度是不弓导,少指导,放任自流,少加干预。烤烟产业一直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大户,当地政府一直摆上议事日程,各项科技革新和农艺措施也得到迅速推广和提升。
2召夸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长期树立的思想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是不断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短期看是一种或多种农产品数量多少的问题,长期看是所有农产品质量优劣和数量均衡的问题。因此,必须长期系统地立足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思考哪些产业最适合发展,而不能站在当前经济效益下考虑。
2.1应系统定位,科学谋划,整体布局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靠天吃饭,而如今,更是受自然灾害和市场经济的双重约束,在顺应市场经济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该过程复杂多变,要求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应立足自然经济条件、产业现状、劳动力要素、发展趋势综合研判,不盲目调整,地方政府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充分论证,做好产业项目的筛选、论证、评估工作,形成全镇共识。
2.2应长短结合,有的放矢,常抓不懈
要成功发展一个产业不是一年半载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应坚持长期作战,工作中避免虎头蛇尾,应明确短期主攻方向,长期奋斗目标,强化登顶意识,不断在区域内做优,在规模上做大,在行业内做强。
2.3应因势利导,依靠科技,循序渐进
坚持试验先行,样板引路,典型带动的原则,点、线、面结合,宏觀引导,积极调动农民意愿,不盲目求大,不搞行政命令“一刀切”,不强求一步到位,分区分期优化资源组合,逐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
2.4应营造环境,整合资源,求实创新
立足长远发展,建立机制体制,完善服务体系,做到上引下联,同向合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投人,高效聚集人、物技资源,发挥群聚功能,延长产业链服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和市场组织化程度。培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有规模、有地理标识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3召夸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3.1优化品种结构
着力做好品种试验示范工作,筛选、引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及时更新换代,做优产品。一是提高良种覆盖率,主导品种明确,搭配品种合理,在洋芋、高蛋白饲料玉米鲜食玉米、小杂粮品种上多下功夫;二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确定合理的播种期和密度;三是改熟制,适时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在果蔬生产上尤为重要,它能实现排开种植,延长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实行保健栽培,按照“绿色、生态、循环、低耗”的生产模式,通过轮作轮闲、还肥的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源头减量控害,以达到优质高效。3.2优化区域布局
着力推进区域内第一生产要素土壤、气候、水利、劳动者素质的优化,实现人、物、技的最佳配置,做大产业。一是实行区域化耕作制度,重点抓好以粮、烟、菜为主的区域化轮作种植制度,有效保护耕地不因长期种植一种作物导致的缺素症,同时可减轻病虫害危害;二是实现区域基础设施的高效配置与利用,提高机械化程度;三是推进区域设备化监控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化;四是促进一些名特小宗产品的保护和快速拓展,融人多元化发展。
3.3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生态为重,市场为主,长短结合,综合开发,种养并举,循环发展”的理念,做活产业。围绕“稳粮、固烟、扩菜、兴林(草)、旺畜”的思路,以达到山青水秀田园肥,菜鲜肉美粮满仓。一是提高专用饲料玉米、青贮玉米豌豆的比重,扩展鲜食玉米、蚕豆毛豆的面积,实现排开种植,错季错峰;二是烤烟向大户能手倾斜;三是蔬菜要提质增效,适度规模扩展,搞好区域连片,优化品类品种,实行排开种植,坚持绿色清洁生产;四是在保护生态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兴林(草),退出荒田薄地、偏远坡地,发展适应召夸镇气候特征的核桃香椿、花椒等经济林,做好林下畜草(肥)种植,实现种养结合,取长补短;五是旺畜坚持稳猪增鸡发展牛羊的思路,稳定召夸镇、果河村、他官营村的养猪专业户,发挥水塘、大栗树村委会6个分散小村的自然条件,增加传统放养土鸡量,在新庄、召夸果河、大栗树一带利用青贮玉米、绿肥、山林多的优势,重点发展草食性的牛羊。
3.4优化服务结构
着力促进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拉长产业链,做强产业。一是提高大田机械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减轻劳动力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二是重点提高烟、菜、果、药方面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和市场组织化程度;三是延伸产业链在信息、技术、信贷、土地流转、仓储、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方面的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全程护航。
4结语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变化,但不变的应该是科学发展观。必须走战略性调整之路,只有遵守自然之道,农业才可持续发展,只有遵循生态经济学的规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成功。
5参考文献
[1]王昆生,牛红芬,李勇.陆良县召夸镇饲草种植成效及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4):268-269.
[2]张登亮关于陆良县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J].创造,1998(3):12-13.
[3]徐文东,王琼,李红斌.陆良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1(3):87-91.
[4]王小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22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