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与渗透策略

2019-09-06 08:06蒋经纬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初中历史教学意义

蒋经纬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是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規划意识的有效手段。初中历史教材中潜在的生涯规划内容往往容易被师生忽视。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潜藏在教材中的丰富多彩的生涯规划素材,进行适时而灵活的生涯规划渗透。文章从重庆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的意义与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生涯规划;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9-0064-02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经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浪潮滚滚,初中教育与时俱进,不断书写崭新篇章。初中生终将进入社会,只有提前规划自己的未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初中生生涯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初中生规划生涯的技能与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与未来职业,合理定位,从而给初中生心中埋下理想的种子,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注入前行的动力,让每位初中生都过上自己选择并喜欢的生活,成就理想的自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值得广大历史教师关注与思考。

一、生涯规划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生涯规划指导不只是专职教师的工作,还应该在历史教学中得到体现。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指导,对初中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生自我成长的现实需要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生涯的探索时期,他们的知识结构、成长兴趣、心智水平和综合素质都处于发育过程之中。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和兴趣特长,树立人生理想。生涯规划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他们进行人生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决定他们能否赢在起跑线上的重要节点,将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生涯规划指导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尤为明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设计“未来的我”,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提升自我认识能力,为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奠定基础。要知道,认识自我并不容易,需要对自己的性格、特长、情绪以及缺点等方面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认识与评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规划自己的生涯。

(二)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关系

2016年9月20日, 教育部公布中考改革方案,实行“中考科目4+X”。让初中生自选科目,意味着更加注重学生均衡、综合发展,关照他们的个性。于是,生涯规划指导提前到初一进行,如何指导学生选择科目将是众多教师和家长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实际上,重庆初中教育缺少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导致学生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社会职业需求,无法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未来。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有效地确立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

(三)初步确立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生涯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热爱祖国的精神。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特别重视初中生通过历史的学习实现其优良品质的培育。通过历史学习,学生会感受到古代历史人物为理想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的品质,马革裹尸还的刚毅精神,还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执着信念,这些都是当前大多数初中生所缺乏的重要品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人物的生涯规划案例,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拼搏精神,培养他们不屈不挠和不卑不亢的优良品格。

二、生涯规划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前面提到,生涯规划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呢?笔者以重庆地区现行的川教版教材为例,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践行历史核心素养,为初中生的人生发展做足准备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重视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可塑性强。作为历史教育者,我们不仅要立足中考实际,重视考试成绩这一指标,还需要树立培养合格的“社会人”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效渗透生涯规划,帮助初中生理解历史学习与生涯规划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另外,开设相关的历史校本课程,例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通过对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介绍,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教学活动中体验生涯规划,实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迈向高中乃至大学阶段之前,提前认识社会。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设与生涯规划相关的历史课程

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思想历来被人们所推崇,然而当下仍有不少历史教师陷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窠臼,把师生关系简单化了,把身份关怀简单化了,把教育行为简单化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变成了“控制”,在课堂教学上偏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也忽视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过程的体验。他们把课上得毫无生气,在课堂上进行教条式的、简单的、生硬的说教,不关心学生的需求,不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荡然无存。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渗透生涯规划,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认可和对生涯规划的重视。怎样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将生涯规划与历史教材内容相结合,是我们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初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面向全体初中生,每位初中生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征,为他们的生命发展需要服务。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对历史课程内容和生涯规划知识都有足够的了解,再根据社会发展现实,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渗透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五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向学生讲述了王进喜、雷锋、邓稼先三位名人不凡的人生历程,显示了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明确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观念。唯有如此,初中生才不至于在学习该课的内容时感到枯燥乏味。利用生涯规划来指导学生积极认识自我,设计人生,是当前历史教育的难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切忌将历史基础知识与生涯规划相隔离,或生搬硬套,而应该在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中系统地融入生涯规划,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三)创设相关情境,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技能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中,生涯规划内容零散,并没有开设关于生涯规划的专题课程,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去接受专门的生涯规划指导培训,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精神,在历史备课授课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

情境学习的相关理论指出,学习通过社会活动实现,知识体系的合理有效建构也通过学习活动来实现。唯有学习者参与活动并学以致用,不断探索,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灌输,我们可以充分发掘学校周边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参观访问博物馆、名人故居,实地了解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强化对生涯規划的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能,学会把兴趣转化为学科优势与人生追求,激发他们的人生理想与规划意识,为自己的生涯规划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这能让学生亲近社会,感悟身边的历史,并学会思考:哪些历史名人的人生轨迹值得我借鉴?未来的我适合做什么?将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从而让学生在认识自己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学会将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

三、结语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渗透生涯规划的指导,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成为“社会人”做好充分准备。初中生生涯规划的指导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只要理解其意义,并正确运用到教学中去,就能获得一定效果。初中生年龄尚小,阅历尚浅,教师应在他们可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他们的生涯规划进行适度指导,并充分发挥生涯规划的能动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与未来。

[   参   考   文   献   ]

[1]  郭荣.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2]  王亚歌.初中阶段生涯发展教育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3]  姜照雯.论中学生的职业探究意识及其对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J].教育探索,2013(5):79-81.

[4]  刘艳蔚,段彩云.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系统化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3(8):93.

[5]  任鹏杰.交互主体性:教育的根本就是人文关怀[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3):2.

[6]  罗媛媛.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初中历史教学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诗里有你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