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龙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中,若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其学习潜能,就需要根据物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及时巧妙地调整教学设计和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生成相应的物理智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文章着重探讨如何采取有关措施,有效落实“引导生成”,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引导生成;教学策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0-0045-02
有人说:“优秀教师不仅能够把握课堂中的细节,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应对课堂变动,并生成相应的知识。”由此可见,教学的技巧在于教师可以接受学生的多向反馈,及时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初中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教师要想让学生了解物理,走近物理,爱上物理,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自主获取丰富的物理知识,让学生走向智慧、拥有智慧。
一、巧用生活事例,解决教学问题
课堂是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主要平台,如何让学生明确每节物理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师所必修的功课。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很难简单、快速地从物理教材中提取相關的知识要点,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各种细小的反馈,激活学生对物理的敏感性,灵活设计教学台阶,提示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将复杂的知识点化为容易消化吸收的知识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中,有的学生不理解测量前天平平衡螺母的调节方法,为此,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托盘天平,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小时候玩过跷跷板吗?这就是与你们小时候玩过的跷跷板的原理相同的装置。”学生很惊讶,继而相信。然后继续说:“如果左边下倾,你是右边的‘平衡螺母,你怎么使天平指针指在中央刻度线?”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表扬后又说道:“还有其他方法吗?”一个小个子同学低声说:“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可使天平指针指在中央刻度线。”我没有发声,只是用天平在学生面前演示了一遍。学生相信了,纷纷鼓掌。继而总结并板书:左倾,左边平衡螺母都向右移动;右倾,右边平衡螺母都向左移动。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一节物理课就轻松地结束了。通过本节教学,我意识到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学难点分化成一个个易懂的小问题,并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获取丰富的物理知识。
二、巧设递进问题,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引导者、组织协调者和合作学习者,若想让学生把教学内容的难点理解透彻、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应当营造好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运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逐渐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弹力》时,教学难点是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为了引入“弹力”,我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射箭的视频,让学生思考箭在运动过程中是否有弹力,然后拿出一个弹簧,放在桌面上,用手压缩它,并提问学生:“弹簧有没有发生形变?”学生回答:“发生了。”“大家想一想松开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我继续问道。学生立马回答:“弹簧会恢复原状。”然后启发学生总结弹力的概念。经过弹簧实验,学生很快总结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叫作弹力。接着又提问学生:“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怎么确定呢?”学生摇了摇头,我神秘地拿出弹簧秤,并且以不同的力度拉弹簧,让学生记录读数,学生读出2 N、4 N、7 N,同时要求学生分别说出相应的弹力方向。在本节课中,根据教学难点展开讲学,启迪学生的智慧,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妙用课堂资源,提升解题能力
学生的争执点和错误点是良好的课堂教学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初中物理教师更要善于把握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围绕争执点或者错误点展开讨论、交流,抓住问题的关键,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在学习《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时,学生在连接电路时,往往把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导致实验失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先让学生标出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然后根据它们在线路中的连接规则,正确连接起来,最后检查电压表是否并接在电源或者被测电阻的两端;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极进入,从负极流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学生所犯的错误转换为鲜活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端正他们学习知识的态度。
四、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恰当的数学情境是打开学生想象力的钥匙,这把钥匙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思,还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由此可见,要想引起学生对物理的关注,就需要教师合理设计物理情境,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好感,从而促使学生回忆已学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强化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电流表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可用幻灯片打出“水流通过水轮机使其转动”,然后让学生思考水轮机为什么会转动,并让学生联系电路,想一想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能量守恒知识,很快答出:水轮机的转动是由于将水的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的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使小灯泡发光。最后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让他们自主操作电流表,从而明白运用电流表时应注意的事项。逼真的物理情境能够唤醒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尝试,从而在实践中熟练掌握物理知识。
五、运用探究性实验,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由于物理知识较抽象,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引导学生找出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比如,在教学《浮力》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找出与浮力相关的变量,可设计以下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利用测力计进行探究性实验:
1.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2.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再增加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学生实验后,得出正确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找到了与浮力有关的物理量,并且还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教师要想让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就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课堂生成;同时,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启他们的思维,让初中物理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感受物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董丙哲.初中物理课堂的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J].湖南中学物理,2011(7):50-51.
[2] 沈孝兵.精心预设 精彩生成:初中物理实验准备工作的注意事项[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4(4):10-12.
[3] 顾正建,郭怀中.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实施:基于一道习题讲评所生成的探究案例分析[J].物理之友,2014(7):36-39.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