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凤莲,银洪利,何钰涓,向英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在脑部血管疾病中,脑卒中十分常见,且在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脑卒中患者的数量也出现了增多[1-3]。很多脑卒中患者在患病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反应,且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可占到脑卒中患者的60 %-70 %左右[4-5]。一旦脑卒中患者出现了这一症状,其吞咽功能就会显著下降,患者身体营养摄入严重不足,且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诱发肺部感染,这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及治疗效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6-7]。而如果患者出现吞咽障碍且无法得到有效处理,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得到下降,且患者的痛苦程度也会加重。我院针对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分别选择两种不同干预方式,现结合此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从本院2018 年1 至10 月时间段内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当中择取62 例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入组所有对象均接受影像学扫描后确诊为脑卒中,符合临床标准。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存在明显的吞咽障碍、咽部反射较为明显、患病时间至少为2 周。我院将如下对象排除:意识紊乱或休克、并发身体感染、恶性肿瘤患者、无家属照管对象、精神功能障碍。按照相应方式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各有31 名对象。对照组男19 例,女12 例,年龄则为46-72 岁,平均(59.4±8.7)岁,病程为15 d 至1 年,平均(6.25±4.3)个月;实验组男性为16 例,女性为15 例,患者年龄44-73 岁,平均(59.2±8.5)岁,病程为17 d 至2 年,平均(6.29±4.5)个月,双方对象的各项基础资料在进行比较后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存在可比性。
两组对象入院后需要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常规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呼吸道处理等,实验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同时接受吞咽训练康复治疗,主要方式如下:
1.2.1 唇部康复
医生可以让患者进行缩唇、噘嘴、微笑等,并且指导患者进行吹蜡烛、吹泡泡等。
1.2.2 舌部康复
医生需要让患者尽量向外伸舌,如果患者舌部伸展不够充分,医生可将患者舌尖用纱布包住,并向外牵拉,此外,医生可以指导患者用舌尖舔不同方位的牙齿,做出清洁牙齿的动作,医生也可以利用压舌板用力且快速向下压住患者的舌根部位,促使患者抬高舌根。
1.2.3 咽部反射训练
医生需要加强控制患者的软腭部位,对其软腭部位进行手法刺激等,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帮助其不断加强吞咽组织的运动,患者需要每日接受1 次咽部训练,时间至少应达到45 min[8]。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合患者相关症状的好转程度可分为无效、有效及显效,临床总有效情况为有效+显效。无效:患者接受干预后吞咽障碍仍然十分明显,部分患者情况甚至更为严重;有效: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有所好转,但是好转程度很小;显效: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基本消失,接受相关实验评价后得到1 级标准。与此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比如营养不良、脱水以及吸入性肺炎,并进行浅析。
此次研究中的主要数据需被代入SPSS 21.0 软件包加以处理,计数资料n(%)接受χ2验算,若研究结果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1 双方对象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后的效果观察[n(%)]
表2 双方患者并发症具体发生情况比较[n(%)]
在目前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病变患者当中,脑卒中患者占据较大比重,且伴随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脑卒中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患者年龄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很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吞咽障碍,这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有直接影响[9-10]。
对于因为脑卒中病症而引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对象,我院让其接受吞咽训练,医生着重对患者口唇部位等功能进行刺激与恢复,并且会对患者的吞咽神经等进行合理的刺激,不断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与常规方式相比,吞咽功能训练的针对性要更强,且这种方案的实施难度也不大,患者易于接受,不会给患者造成相应的不良影响,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并且循序渐进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
结合此次研究的实际情况可看出,双方对象入院后的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在比较后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后可知,患者接吞咽训练后的实际效果明显要好于常规干预的患者,且接受这一训练方案干预的患者并发症也会较少,从这一结果可看出吞咽功能训练的实际应用优势。
对于因脑卒中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让其接受吞咽训练的实际效果较好,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很少,该方案值得大范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