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仓镇初级中学,安徽 定远 233200)
物理教学是生成、互动、体验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因此,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它能够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化情境,通过实验寻找规律,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物理知识与技能,还将学习到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科学态度。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它既不利于知识的构建,又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物理实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生成物理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所以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对于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八年级学生来说,物理是全新的、充满挑战的学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感悟物理知识,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由于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的压强也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难以像探究液体的压强那样来进行研究,本节分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量”,需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同时还要列举很多学生身边与大气压有关的实例,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大气压的客观存在有感性的认知。
(1) 问题导引
你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了吗?你有什么证据?
(2) 实验证据
笔者把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按压到一起,找学生到前面拉,很难拉开(如图1)。再把按压到一起的两个吸盘放入真空罩中(如图2),抽去罩中的空气时,我们就会看到两个吸盘自动分开(如图3)。笔者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情境,问题自然而然地生成于真实背景中,通过实验证实大气压强的存在。
图1
图2
图3
教师可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也可用效果更明显、实验误差更小的新的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通过教学反思,改进实验方案,积累优秀的实验教学案例,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近年来安徽中考物理命题一直在践行构异的理念,在中考试题的第三部分实验题考查中,题目源于课本,又不同于课本上的实验。例如2011年安徽中考物理试卷的第20小题(如图4),实际上就是教材第八章第二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及“滑动摩擦力的测量”的实验活动方案的改进与拓展,是对学生探究思维的进一步引导,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图4
创设引起认知冲突的情境,意在引发学生思考。敢于质疑是推动物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有“勇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突破思维的束缚、勇于创新非常重要。在组织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为学生产生疑问和讨论提供足够的空间。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教学中,可设置场景:选出两名体重、力气相差很大的学生(一名身材高大的男生和一名身材娇小的女生),男生站在滑板上,女生站在地面上,现场进行拔河比赛。请同学们猜想:谁会获胜?比赛结果却出乎意料。这时全班学生都感觉到这好像违背了他们的常识,与他们的认知发生了冲突,于是他们都安静了下来,开始积极地思考,提出质疑:为什么男生的力气比女生大却没有获胜,该如何获胜?教师自然引出课题:刚才发生的现象与摩擦力的知识有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学习。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物理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否则本来生动丰富的物理知识将会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化解认知矛盾的需求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机,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要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构建“趣、异、疑”的意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