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玥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汉语综合》是针对来华留学生设定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大学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对初、中级汉语语法有系统的认知,全面提高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汉语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
但传统的“中式”课堂难以适应“洋”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讲授法传授知识系统、高效,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讨论法能够有效调动主动性和参与度,而留学生大多生性活跃、思维发散,课堂不易把控,学习效率难以保证。对此,笔者整合以上两种传统教学方式,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汉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尝试。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所谓“对分”,就是课堂时间对半分,一半用于教师讲授,另一半用于学生讨论,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
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也称PAD 课堂。讲授阶段,要求教师精讲留白,提纲挈领地讲授学习内容的框架结构,对重点和难点给出必要的提示。内化吸收阶段,学生要完全独立地开展学习,通过自身努力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讨论阶段,先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解决问题,接着全班交流,主动权再次转移到教师手中,教师一方面总结归纳一些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解答一些共性问题。综上,对分课堂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 教师讲授框架和重点难点→学生独立学习并完成作业→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答疑。
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时采用当堂对分、隔堂对分等灵活多样的对分模式,前者是教师讲完后当堂要求学生讨论,后者则让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错开,学生的内化吸收在课下进行。
为保证学习的连续性,笔者综合采用了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两种模式。考虑到大多数初学者的汉语水平和学习精力都较为有限,独立学习、分组讨论很难有效开展,故而选取大学二年级留学生班级实施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探索。试点班级为混合班,老挝籍学生14 人,缅甸籍学生13 人,安哥拉籍学生4人,以国籍为单位划分为3~4 人为一组,便于组内成员使用母语进行交流。该班学习的课程为 《汉语综合(四)》,课程实际教学时长为15 周,每周4 课时,共计60 课时,完成12 单元的教学任务,平均每单元5 课时。以单元为单位,主要教学实施步骤如下。
(1)生词(1 课时),见图1。
(2)语法(2 课时),见图2。
(3)课文(2 课时),见图3。
图2 语法教学实施步骤
图3 课文教学实施步骤
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本单元重点内容的巩固练习以及下个单元的自学任务,如此循环往复。在所有环节中,学生提问往往是最难把控的一环。尤其是在刚刚接触对分课堂时,一方面,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提问,另一方面,学生在学科基础薄弱的现状下也很难提出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所以提出的问题在质量方面难免会差强人意。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对分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解,持有足够的耐心,鼓励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教给学生科学的自学方法,同时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预习,避免预习与课堂问题重复,坚决杜绝“炒剩饭”的现象。
在对分课堂中,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由原来的倾听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发现者。掰开课堂,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融入汉语综合课堂中,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壁垒,学生在教师讲授以后得以运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再讨论,自行消化、掌握发音规则和语法知识等;教师有机会缩进与学生间的物理距离,走进每个小组,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提供1 对1 的个性化辅导;全员参与,学生“有备而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正如张学新教授所言,“只有学会了,才会想要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自主建构的过程,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在对分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式讲授和学生的内化吸收,使学生形成了对新信息的建构;小组的讨论和协作,使学生完成了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从而构建了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
尽管在汉语综合课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建构主义知识观的要求,能够有效转变师生角色,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学负担,但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分将课堂权力分给学生,讲授时间比传统课堂减少了一半,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如何避免知识的单向灌输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对课堂讨论进行有效把控,如何合理分组使所有学生在各自小组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敏感地发现学生的困惑并及时答疑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