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翔
内容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传统产业间贸易逐步向新型价值链贸易转变,探讨价值链贸易在世界经济周期联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从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两个维度考察中国各区域各行业价值链嵌入与区域互动、经济周期联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总值核算意义下的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不显著;价值链贸易强度显著降低各区域各行业的经济周期联动性,价值链贸易的替代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表现显著;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正效应呈现从“非‘经济极-经济腹地→‘经济极-经济腹地”递进增强的特征,并且无论采用何种固定效应、加权方式计算指标,这一特征均稳健成立。
关键词:价值链嵌入 区域互动 双边贸易 经济周期联动
引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经济贸易关联日益紧密,经济波动协同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专业化分工使各参与者只负责生产的某一或某些环节,价值链贸易在国际与区域间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除了双边贸易外,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价值链贸易与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一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经济周期联动性的考察仍较少。一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增加值供求关联反映了真实的贸易紧密程度,前人研究发现中国各区域之间在增加值供求上表现出显著的邻近“向极性”特征。这一区域特征在双边贸易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关系上是否有所体现?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性上的“地理偏好”效应是否存在?本文对价值链嵌入、区域互动与经济周期联动的关系进行探讨。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一)计量模型构建
为了考察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的关系,设定计量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i、j表示区域,k、1表示行业,t表示时间。其中,QCORRklijt为区域i行业k与区域j行业1在时间t时的产出相关性,用于衡量区域行业层面的经济周期联动性,TIklijt为区域i行业k与区域j行业1在时间t时的双边贸易强度。控制变量包括产业内贸易和经济距离,其中IITklijt为产业内贸易变量,APLklijt为区域i行业k与区域j行业1在时间t时的平均传导长度,即两者间经济相对距离。vij、vkl和vt分别是区域固定效应、行业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εklijt为随机扰动项。
为了进一步考察价值链分工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在模型(1)中引入价值链贸易强度,形式如下:
其中,TOCklijt(Trade of Value Chain)为区域i行业k与区域j行业1在时间t时的价值链贸易强度。对于模型(2),同时关注TIklijt和TOCklijt系数的大小和显著性,一方面是观察引入TOCklijt后双边贸易强度TIklijt系数是否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验证TOCklijt本身系数大小和显著性。
(二)变量选取
本文变量选择经济周期联动性、双边贸易强度、价值链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经济距离、区域与行业的固定效应。本文对经济周期联动性、价值链贸易强度的度量进行说明。
经济周期联动性。采用“即时”而非“区间”式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定义,将区域i行业k与区域j行业1在时间t时的实际GDP增长率类相关系数(quasi-correlation),作为区域i行业k与区域j行业1的经济周期联动性,具体如下:
其中,gkit表示区域i行业k在时间t时的产出增长率,gki和σki分别表示区域i行业k产出增长率在样本期的均值和标准差。
价值链贸易强度。首先按照Ng(2010)、Di Giovanni&Levchenko(2010)等方法,将基于总值的价值链贸易强度定义为TOC:
其中,TOC_grosslklijt和TOC_gross2klijt是基于总值计算的区域i行业k与区域j行业1在时间t时的价值链贸易强度,Ajit(j≠i)表示从区域j流向区域i的中间投入系数矩阵,Aiit为区域i内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为单位矩阵,[·]lk表示矩阵的第1行第k列的元素,OFkit为区域i行业k的总流出(包括对国内其他区域的流出和对国外的出口)。这里与双边贸易强度的标准化处理方法一样,采用4种权重定义方式,如式(4)和(5)所示,其中W可取值GDP或总产出。
在区域流出增加值构成的基础上对基于增加值的价值链贸易强度的定义如下:
其中,TOC_valklijt和TOC_va2klijt是基于增加值计算的区域i行业k与区域j行业1在时间t时的价值链贸易强度,其中vjt=diag(Vjt)是区域j的增加值系数向量Vjt对角化后的矩阵,Bjit是全局Leontief逆矩陣B=(I-A)-1的第(j,i)个分块矩阵,为区域i剔除重复核算部分后的流出量。可以看出[vjtBjit]lk[OFit]k表示的区域i行业k的总流出中蕴含来自区域j行业1的增加值,它剔除了区域流出中由于产品多次跨境流转导致的重复核算部分,是区域i行业k在增加值上与区域j行业1形成的“净”的增加值关联。同理,[vjtBjit]lk[OFit]L为区域j行业1总流出中蕴含的来自区域i行业k的增加值,剔除了由多次跨境流转造成的重复统计部分,反映了区域j行业1在增加值上与区域i行业k形成的“净”的增加值关联。同样选择与双边贸易强度一样的标准化处理方法,采用4种权重定义方式,如式(6)和(7)所示,其中W可取值GDP或总产出。
(三)数据处理与说明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为了更精确地讨论经济周期联动,以及方便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行业分类对应,本文选择17部门投入产出表。
接着,本文计算了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由于篇幅所限,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数据表格未列出),得出:各区域各行业产出波动的类相关系数与双边贸易强度(总值和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与价值链贸易强度(总值和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与经济距离(平均传导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关系。当然,这一结论不能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真正相关关系,需要进行回归和进一步检验。
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比较:总值与增加值
为考察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关系,首先使用以传统总值计算的双边贸易强度、价值链贸易强度进行回归。在此基础上,与采用基于增加值计算的双边贸易强度、价值链贸易强度的模型进行比较。
如表1所示,首先,如果在没有引入价值链的贸易程度的情况下,而只引入双边贸易强度,不管是用增加值核算还是总值核算,双边贸易强度的影响对于经济周期的影响均为正,但是在统计表上却表现不出来。其次,如果引用传统的总值核算价值链贸易强度时,这时的影响仍然不显著,影响为正的情况只存在于基于增加值计算的价值链贸易强度。
从表1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只是考虑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那么极有可能得到两者关系不显著的错误结论,很容易因为忽略了其他因素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同样的,如果仅采用传统总值意义上的价值链贸易强度指标,那么仍然有可能得到错误结论,因为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二者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很有可能是传统总值意义上的指标没办法达到真正识别影响经济周期变动的因素,总值核算很有可能因为贸易的增加而引发贸易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导致某些产值重复核算的问题,因此结果可能不够准确,这样就没办法找到各行业各领域之间真实的贸易值,但是经济周期的联动归根到底是受GDP影响而并非生产总值,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总值意义上的贸易强度对于经济周期的波动影响并不大。
接下来,主要讨论表1的第三列和第六列结果。对于双边贸易强度,不管是基于传统总值核算还是增加值核算,其对于增加贸易双方的经济周期联动性都具有显著影响,表1第五列和第六列显示,在控制了一些固定效应之后,得到的双边总值贸易强度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强度系数是0.02150,双边增加值贸易强度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为0.01899,这两种测量方式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影响强度在统计1%显著水平上都是显著的。总之,双边增加值贸易强度对于经济周期的联动性具有明显正向效应。
从增加值计算的价值链贸易强度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负面影响较为显著出发,表1的第五列和第六列加入了负的系数-0.03428,同时还加入双边增加值贸易强度中价值贸易强度系数-0.03321,这两个因素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显著。
总之,从表1中可以得出结论,就是在不同模型设定下,产业内贸易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非常平稳的影响,在1%显著水平下显著,这就说明如果贸易发生在相同产业间,那么两者产出联动性会较高。
接下来,分析经济距离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从表1的第五列和第六列可以得出结论:经济距离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有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如果对在增加值基础上的价值链贸易强度、在双边总值贸易强度以及产业内贸易等进行控制的话,可以发现经济距离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分别是-0.01925和-0.02016,并且在5%显著水平下显著。这就说明贸易双方之间的经济距离越远,经济波动所产生的传导路程就相对较长,二者的经济波动联动性就会相对较弱。
为了针对上面所得到的结论做出进一步阐释,即上述结论是否在不同固定效应设定下具有一致性,同时也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对固定效应进行控制,以免造成遗漏因素而导致误差,所以本文采用三种方式对固定效应进行设定,用μ1、μ2和μ3表示,结果显示,对于双边贸易强度,不管用什么方式进行固定,不管是基于总值的核算还是增加值的核算,其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都是正面的,而且对于以国际贸易的FR效应成立的结论都是稳健支持的状态(由于篇幅所限,控制不同形式固定效应表未列出)。
最后,对于价值链贸易强度,则是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固定效应进行控制,其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都是负面的,两个区域之间或者两个行业的价值链的贸易强度越大,那么两者之间经济周期联动性就越小。此外,对于经济距离来说,产业内贸易都会对两个区域或者两个行业之间的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影响,但是经济距离对于两个行业或者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是负面的,会降低两个区域或者行业之间的经济周期联动性。
(二)“地理偏好”考察
如表2所示,对于双边增加贸易强度而言,首先来说,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固定效应加以控制,不管是不是经济极与经济腹地,其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正向效应都是明显存在的,而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双边贸易强度越大,经济周期联动性就越大。对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固定效应进行控制,经济极和其经济腹地关系的区域之间的贸易强度对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都是正面的,而且影响较大。以控制方式μ1为例,从表中第一列和第四列可以得出,不在“经济极-经济腹地”区域的FR效应为0.01354,而“经济极-经济腹地”区域的FR效应为0.05898。这很明顯地得出结论——属于经济极和经济腹地的双边贸易强度对于经济周期的联动性的影响会更大些,经济贸易的增加值和经济周期的联动性的表都可能一致,所以存在地理偏好效应的可能性比较明显。
对价值链贸易强度,同样无论以何种方式控制固定效应,无论区域是否属于经济极与其经济腹地关系,其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均显著为负,若贸易双方在价值链嵌入中使用了越多来自对方的增加值,价值链贸易强度越大,水平分工越显著,则会显著降低双方经济周期联动性。比较系数大小,无论以何种方式控制固定效应,属于经济极与其经济腹地关系的贸易双方在价值链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负向效应上略大。仍以固定效应控制方式μ1为例,由表2列(1)和列(4)可见,非“经济极-经济腹地”情况下价值链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为-0.03372,“经济极-经济腹地”情况下其影响为-0.04799。总的来说,对“非‘经济极-经济腹地”和“经济极-经济腹地”分样本考察发现,地理偏好效应直观上不仅存在于增加值供求关联上,在价值链嵌入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上也较明显地存在,增加值供求关联与价值链嵌入的经济影响具有一致性,均表现出“非‘经济极-经济腹地→‘经济极-经济腹地”递进增强的特征。
为了进一步验证价值链嵌入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地理偏好效应,构建两区域是否是经济极与经济腹地的关系(NBP)的虚拟变量。具体地,如果两区域是经济极与经济腹地的关系,则NBP=1,否则取值为0。回归结果表明,是否属于经济极与其经济腹地关系的虚拟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两区域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两区域的经济周期联动性,两者如果属于经济极与其经济腹地关系,经济周期联动会更高。对于NBP与双边贸易强度的交互项,除固定效应控制方式不显著为正之外,双边贸易强度与是否属于经济极与其经济腹地关系的交互项显著为正,在统计上印证了与“非‘经济极-经济腹地”相比,“经济极-经济腹地”情况下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正效应更大。仍以固定效应控制方式μ1为例,属于经济极与其经济腹地关系的区域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系数比非经济极与其经济腹地关系的区域高0.02239,在10%水平下显著。对于NBP与价值链贸易强度的交互项,无论以何种方式控制固定效应,价值链贸易强度与是否属于经济极与其经济腹地关系的交互项均在统计上不显著(由于篇幅所限,地理偏好效应引入交互项未列出)。
总的来看,价值链嵌入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在统计上也存在地理偏好效应,且该效应在双边贸易强度上表现更为显著,在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关系上存在“非‘经济极-经济腹地→‘经济极-经济腹地”递进增强的特征,说明经济极与其经济腹地之间的贸易关联更为紧密,在经济波动传导上也更为畅通,效应更为显著。
最后,为了验证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的关系和“地理偏好”效应,采用不同权重计算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均稳健,在此不赘述。
结论
本文利用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从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两个维度考察中国各区域各行业价值链嵌入与经济周期联动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传统总值核算意义下的双边贸易强度和价值链贸易强度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经济周期联動的影响不显著,但基于增加值计算的指标表明双边贸易强度显著增加各区域各行业之间的经济周期联动性,FR效应显著存在;价值链贸易强度显著降低各区域各行业的经济周期联动性,价值链贸易的替代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表现显著;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正效应呈现出从“非‘经济极-经济腹地→‘经济极-经济腹地”递进增强的特征,这与增加值供求关联的递进增强顺序相契合,并且无论采用何种固定效应、加权方式计算指标,这一特征均稳健成立。
参考文献:
1.张颖,孙建伟.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多维协同发展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
2.蔡继明,江永基.专业化分工与广义价值论—基于消费-生产者两阶段决策方法的新框架[J].经济研究,2013(7)
3.李跟强,潘文卿.国内价值链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增加值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6(7)
4.戴枫,周天怡.GVC视角下双边增加值贸易的解构与测算:以中美贸易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