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

2019-09-05 13:43吴家骅
现代装饰 2019年4期
关键词:族群土地资源

吴家骅

昨天,听了一个意大利学者讲未来城市。他从城市交通讲到了未来的办公、零售以及城市环境体验等话题。其实,就是句话,未来城市必将是智慧的。城市作为一个物质场所,将妙不可言。他讲得很好,也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值得学习。然而,我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在会场上,我的反映是很直接的按照专家们的研究结果,似乎找不到逛街的地方,特别是夜市、菜市场等等,我们还少了讨价还价、打折扣的乐趣。于是,我恍然大悟,专家们描绘的城市是他们的城市,而绝不是我的城市。如果许多人像我,那他所描绘的城市生活也不是我們的生活。

这里“我们”是什么含意呢?说具体点,就是生活在南方的一群中国人,也就是说城市生活不能离开特定的族群,以及族群的文化。从地理上讲,中国的西部是伊朗,阿富汗,西亚的整个阿拉伯世界;中国的东边是黄海,东海,日本海,太平洋往南是南海以及南亚诸国,在喜马拉雅山以南还有另外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往北,大家都知道,是被人家分割出去的外蒙古,西伯利亚,军事大国俄罗斯……周边环境是什么样子不言而喻。中国以有限的资源要养活十四亿人,还要争取世界最快速、高质量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未来,以及我们的未来城市的发展还需认真思考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人口问题.人多是一回事,人们的文明程度、教育水平又是一回事。这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

2.土地问题:我国人均优质土地资源的配比与欧美相比,差距较大。我们的土地资源的发掘与优化更是一件严峻的任务。此事费时、费力、费钱!

3.国家综合实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国家财力、科学技术实力,以及国策的顶层设计。

以上问题,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发议论。但是,基于对上述不可回避的三大问题的思考,中国城市的未来肯定不是少数几个聪明人做一点片研究能够解决的。我笃定以为,有一点是要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必需有符合国情的、独立的、创新的思考。特别要强调“自力更生”四个字。这里的“自力更生”不是老生常谈,它与科学思维,实事求是,民族尊严,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关键词语相关。

清末至今,“西学东渐”的步伐从未停止。面临如今的世界问题,按中国如今的实力,只怕是思考“东学西渐”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极有典型性。

猜你喜欢
族群土地资源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我给资源分分类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