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观清
摘要为验证“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在怀宁县腊树镇腊树社居委单季稻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后,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稻谷产量,增加单位面积产值及纯关键词 水稻;氨基酸水溶肥料;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5-0015-01
“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简称“华徽佳宝")含有Zn、Fe、Mn、B等多种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为验证“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本试验-1。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怀宁县腊树镇腊树社居委一种植大户单季水稻田。该田块土质为黏性土,肥力中等偏上,土壤含速效钾70.5mg/kg.全氮1.83mg/kg、有效磷5.1mg/kg、有機质2.72%,土壤pH值6.3。
1.2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Y两优1998。供试肥料为“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由安庆华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尿素,含纯N46%,为安庆石化厂产;氯化钾,含K2O60%,为加拿大产;复合肥,含纯N、P2Os、K2O分别为17%、17%、17%,由湖北三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当地习惯施肥+喷施“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A)、当地习惯施肥+叶面喷施与处理A等量等次清水(CK)、当地习惯施肥(CK2,不喷施“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也不喷施清水)。每处理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5,小区面积20m;,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
1.4试验实施
5月19日播种,6月18移栽。栽插行株距30cmx14cm,栽插密度23.85万穴/hm2,穴栽单本。栽秧后5~7d结合追肥撒施除草剂,够苗时开始晒田。处理A分别在孕穗期扬花期各喷施1次“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即孕穗期扬花期均用“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1125mL/hm2,兑水稀释600倍喷施.CK喷清水时间、次数、用水量同处理A。CK2不喷任何液体。
习惯施肥为基施复合肥450kg/hm2、尿素61.95kg/hm2,栽后5~7d施尿素91.35kg/hm2作分蘖肥,孕穗期施尿素136.95kg/hm2、氯化钾85.05kg/hm2作穗肥。大田生产期内防治病虫害2次。收获时进行测产考种,分小区单打单收分别计产16-7。
2结果与分析
2.1经济性状及产量
由表1可知,处理A水稻株高最高,分别较CK、CK2高1.3、0.4cm;穗长以处理A最长,CK2次之,CK;最短;有效穗以处理A最多,CK次之,CK2最少,但CK与CK2差异小;每穗总粒数以处理A为最多,CK2次之,CK最少;结实率以处理A为最高,CK,次之,CK2最低;每穗实粒数也是以处理A为最高,CK与CK,差异较小;各处理间千粒重差异不大,以CK:为最高,CK2次之,处理A最低;单位面积实收产量以处理A最高,分别较CK、CK2增加621.0、654.0kg/hm2,分别增加了6.56%和6.93%,CK单位面积产量与CK2差异极小。
2.2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2可知,处理A产值较CK增加1564.92元/hm2,纯收人较CK增加1519.92元/hm2;处理A产值较CK2增加1648.08元/hm2,纯收入较CK2增加1603.08元/hm2;CK产值与CK2差异不大。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在水稻孕穗期、扬花期喷施“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1125mL/hm',稻谷实收产量增加621.0kg/hm2、有效穗数增加2.25万穗/hm2、穗实粒数增加5.29粒、产值增加1564.92元/hm2。由此说明,水稻喷施“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同时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提高结实率,增加穗实粒数;并可显著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及纯收人,经济效益也很显著。
4参考文献
[1]吴明兴,何松银,吴东乾,等.水溶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7(1):86.
[2]许惠新型水溶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J].北方水稻,2015,45(5):26-28.
[3]于斌,沈家禾,蒋红刚,等.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20-21.
[4]梅青,王广元,李广信,等.采用有机水溶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31-32.
[5]李万源,刘小芳,陈书辉,等.有机水溶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4(13):21-22.
[6]解美佳,郑殿峰.万丰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水稻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258.
[7]石景.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