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2019-09-05 04:28李瑞宁杨达
祖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策略研究

李瑞宁 杨达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基础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的学科必备技能,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优秀文化的不断渗透与良好素质的培养。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祖辈们留给我们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宝粹需要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继承、传播和发展。如何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求传统文化能够更为全面的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究   传统文化渗透   课堂教育   策略研究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描写与分析

(一)目前的小学教育状况是大范围内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都是教授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而这些知识多数也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将来的应试考试成绩。[1]

(二)语文教育中的听、说、读、写等的学科必备技能是指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等。现阶段我们广大的小学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的应试考试成绩提高到父母、学校满意的程度,而几乎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知识诉求。

(三)此外,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主要集中于指定的语文教材中的指定古文(几乎都是经典作家的经典文言作品)教育。此种古文教育包括对古文中陌生字词的认识、句子的现代汉语翻译、古文的经典段落背诵、古文的全篇背诵、古文的默写等。在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堂要求下,同学们为了快速达到记诵的目的,只能通过不断朗读,掌握熟记复述的内容。小学生的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能发展学生的特性,使其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目前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育都是教学要枯燥单一,缺乏生动有趣之美的简单、机械化记忆。

(四)另外,在课堂教育相对枯燥的形式下,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来自于熟悉、学习、理解、背诵、掌握一些简单而容易记住的唐诗宋词,对于一些较为复杂却又同样经典的古诗词却鲜有教授。目前的传统文化的小学课堂教学,其目的和结果都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初步了解和记忆,对于更深一层的文化积累和行为表达存在巨大盲区或几乎没有涉及到。极大多数教学工作者的任务是完成教学课程,甚至可能有些老师因为个人原因而草草应对教学工作,在语文课堂上根本没有重视到小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老师的个人行为导致了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明显不够深入。

(五)当然还包括一些不被教学任务重视的层面。学生的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不能紧密联系到一起,课堂上学到的传统文化在实际生活中不被运用,甚至是相互背离的情景时有出现。

在上述这些现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几乎大多数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传统文化渗透的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无法足够多且有效的理解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那如何才能要求学生从小学阶段将優秀的传统文化充分的继承和传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呢?

二、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校园里的读诗、品诗活动让现代人在上下几千年的传统坐标中,找到精神归宿。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一种现代文明,都必须从传统中吸取营养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为其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能造就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力量。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行动指南,离不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构成要素,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互补共生,才最终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长葆活力。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更好的教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让更多的学子享受更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在更多的时间里、在更宽阔的自由空间里中自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小学阶段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塑造人生的作用在于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孝顺父母、知道踏踏实实做人的意义所在。任何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就是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热爱经典国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让从未被耕耘的心灵破土发芽,生生不息的成长。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育明显是局限于某一篇文章,着眼于某一篇文章的某些句子,而客观的忽视了传统教育本身。小学语文教学的思维范畴更大,广度更高,只有选定的篇目本身就是一些优秀的文章,而由点及面,由一篇文章的教学引发学生对此类文章的思考,进而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自己处理文章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初衷。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是符合现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的,对国学经典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小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塑造优秀的品格。

三、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小学教学过程中主观的情感体验的引导

学校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而小学的办学方向也要不断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立足于“先做人、后成才”的德育观点,帮助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要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首先,要让学生们体验吃苦耐劳的过程,对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差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改观。要使得学生之间善于团结与协作,培养必要的应对生活的精神素养和能力,锻炼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因此学校一方面努力推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程、走进课堂,在校园内营造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良

好风气。[2]

学校要组织编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特点的中华传统美德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还可以经常播放古曲、古乐,把古代先贤的语录贴在校园里,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要整合团队和政教的力量,形成合力,将团队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结合,开展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

(二)加强小学教学过程中客观的实践活动的锻炼

1.搜集春联。小学老师们可布置让学生在寒假搜集春联的作业,在到开学后,让学生们展示、交流搜集到的各种各样的对联,在班队活动中进行交流。还可要求学生对这些春联分类,让学生对春联有了新鲜感,让他们觉得有收获,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语言的魅力、思想的魅力。还可以要求学生注意留心日常生活中顺口溜、歇后语、俗语等。

2.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效进行文化熏陶。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中秋节相关的一些信息,让学生和家长一齐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吟诗词、赏明月、吃月饼。还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都可以让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实践体验,了解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3.引导了解、阅读我国的传统典籍。通过课堂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们掌握较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和学生家长共同努力让学生了解更多我国传统的文化典籍。

参考文献:

[1]孟丹.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

[2]徐玉萍.浅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

(作者单位:舒兰市天德乡庆丰学校;作者简介:李瑞宁,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策略研究
生活教育无处不在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