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晨钰
北野武《骷髅写乐》,以东洲斋写乐的作品为蓝本,画面充斥着黑色幽默与奇异的人生逻辑
歌川广重 《东海道五十三次》
深蓝海水顶着白色浪花蹿向空中,几叶扁舟在浪里沉浮,远处的富士山露出尖尖角。
这是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浮世绘版画作品《神奈川冲浪里》。一重巨浪,掀起了中国人对浮世绘的初印象,就连鲁迅都曾说:“恐怕还是北斋适合中国一般人的眼光。”
尽管人们认为浮世绘是活在江户时代的古老绘画,但它仍未褪色。在西方,梵高、莫奈等画家深受其影响,而在中国,任意走进一家日式料理店,总能看到浮世绘壁画。
这一次,浮世绘走进了798艺术工厂——“生生·浮世之光 | 浮世绘大展”。在这个迄今为止国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浮世绘主题展中,不仅有江户时代浮世绘名家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喜多川歌麿等人的作品,还有现代艺术家作品,比如导演北野武。
出生于浮世繪世家的高桥由贵子也为展览提供了私人藏品。浮世绘在她的生活中,“就像胡萝卜、大白菜一样”。事实上,日本传统工艺界向来认为“必须是描绘平民百姓生活的木刻版画才是浮世绘”,也就是要有烟火 气。
公元1600年,日本爆发关原合战后,逐渐形成了幕府体制,脱离多年内乱动荡的局面。百姓在安稳生活中开始有了更高的生活品质追求,市民文化愈发蓬勃。“此前,文化一直是贵族和武士专属的东西,现在老百姓也有机会享受这种文化生活了。”高桥由贵子 说。
为京都、奈良等城市圈百姓带去新知的就是浮世绘版画。浮世绘类似现在的报纸、杂志甚至互联网,记录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展览中有几幅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董炳月解释,这里的“次”不是指次数,而是“旅次”,也就是中文里所说的“驿站”。这一系列作品描绘的就是从江户(今东京)到京都所经过的53个驿站的景色。歌川广重仔细描绘了旅行途中遇见的赶路的能剧艺人、旅社里忙碌的妇人、在东京桥头做生意的小贩……
董炳月认为,日语中的“浮世”比汉语更复杂丰富,“它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是指充满忧愁的人世,第二个是因果不定的人世”。他觉得歌川广重作品中的“旅情”正契合对浮世的解读。
19世纪中期开始,欧洲从日本进口茶叶,浮世绘图案最早就被印在茶叶包装纸上,由此影响一众印象派画家。梵高的《星夜》就被认为参考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波浪形的夜空像极了翻滚的海浪,而梵高本人更是临摹过很多浮世绘作品。
这次展出的除了江户时代的名家作品,还有一些看起来相当新新人类的作品,比如用浮世绘版画制作的初音未来画像。初音未来其实是一个以语音合成程序为基础开发的音源库,后来衍生为一位虚拟少女形象,代言各种产品,甚至还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开过演唱会。
高桥由贵子经常与艺术家草间弥生、奈良美智探讨版画的可能性,目前也正在与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合作。她说:“把古代和现代的元素重新排列组合,这是更有趣的尝试。我们的工作就是反映这个时代的兴趣。浮世绘里画的一定是当时最流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