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摘 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发展影响到该地区的发展形势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成效。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需求,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对多元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以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实现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具体来说,即以“塑造跨学科人才”和“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作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价值选择,以“产学融创”和“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作为多元化人才培養体系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 粤港澳大湾区 多元化人才培养 高校教育创新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一带一路”倡议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契机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1]。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长期以来,粤港澳区的香港、澳门、广州、深圳这四大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但各自相对独立。得益于政策的推动,他们独立的“一流高等教育”有望转向“9+2”城市群①的“一流高等教育系统”发展[3]。大湾区高校之间可以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区域高校群和建设科创中心的构建。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处在走向普及化的阶段,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如何基于区域间的高校合作最大化地发挥各自优势,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课题。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沿线地区贯穿欧亚非大陆,国际区域之间的合作逐渐形成联系网,各国和各地区之间交流密切,这不仅为大湾区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该地区的高校带来了发展契机,而且有利于彰显粤港澳大湾区鲜明的区域性及美美与共的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大湾区高校与周边国家开展校级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合作等项目,有利于发挥“9+2”城市之间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提高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二)粤港澳大湾区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培养人才
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将粤港澳大湾区和战略前沿相联系,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粤港澳大湾区虽然是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极,但该区域存在高水平人才流失的困境。有研究者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共享问题进行研究并指出,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高端科技人才匮乏、各地人才资源同构以及部分领域和区域人才流失等现状[4]。而高校作为该区域发展的引擎,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包含了西亚、东南亚、中亚、北非中东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各国国情民意不同,想要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需要培养出“双边文化者”,即通晓中国和沿线国家或者沿线地区经济、文化、政治、宗教、语言、历史等方面知识的人才,这对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大多地方是侨乡,同时具有葡语和英语优势,是三大文化的地域枢纽,这十分有助于培养国际化、跨学科人才。其一,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其经济及工商管理、工程、建筑、法律等相关专业具有一流水平,学术传统优良,具备综合比较优势。其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具有生源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是侨乡,学生具备与国外资源联系的条件:在区域之内,具有相近的文化背景;区域之外,与相近的国家保持频繁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具备一定优势。因此,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能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和保障。
与其他地区的高校相比,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教育创新应立足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需求,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对多元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以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其实现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
二、大湾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价值选择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路径选择是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那么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来促进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塑造跨学科人才
单独的学科研究不能解决许多国际性的发展问题,这就需要跨学科思维、跨学科研究、跨学科合作来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学科、专业划分过细的问题,不利于塑造跨学科人才及开展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具体而言,当前,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学科分布在世界史、政治学、语言文学中的小语种等学科专业中[5],虽然这些学科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彼此之间交流的密切程度较低。因此,加强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大学作为一所世界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尤其看重跨学科教育,在实践中,设立了跨学科研究领域的专项发展基金,为培养跨学科人才以及促进跨学科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6]。大湾区高校可以以香港大学办学经验为鉴,尝试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实践的互动与交流,实现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人才的培养。高校之间可以集中优秀的师资和学生组成“‘一带一路跨学科实验班”,以举办跨学科研讨会、跨院系合作等途径来加强院校间的资源共享,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对话,以此推动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非通用语人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达40余种,但在我国2010-2013年的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中,只覆盖其中的20种[7]。语言是沟通的桥梁,非通用语种在语言专业中的覆盖不足造成了许多沿线国家和地区出现语言人才匮乏的问题。目前,众多跨境企业相继落户粤港澳大湾区,急需大批通晓相关语言的人才。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非通用语言供不应求情况的出现使其教学和人才培养陷入困境。粤港澳大湾区汇聚侨乡、葡萄语、英语三大文化,在发展非通用语言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机遇,先后增设波斯语、塞尔维亚语、孟加拉语、捷克语、土耳其语等非通用语言专业。大湾区其他高校也应把握发展机会,针对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相关语言专业需求问题,培养高水平的非通用语人才。
三、大湾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实现途径
从“培养什么人”可知,需要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情与“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相结合,培养跨学科以及非通用语言人才,那么,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
(一)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第一, 转变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观念和方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产业对接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需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特色学科及专业优势进行合理的定位分析,以此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研究性教学、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等方式强化学生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重视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研究,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取课题研究灵感。积极引进国际化的优质人才,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态有机结合。此外,要加强香港、澳门的高校与内地高校的密切合作,建设高等教育共同体,深度开展学术、课程、科研合作,积极推动各大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第二,构建创新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客观地说,以往部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急功近利,通过考评、发表论文数量等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低、创新力驱动不足。要打破固化的评价机制,建立起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机制。粤港澳大湾区需要联合各方力量,推动形成企业、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相协同的创新机制。
第三,引入第三方社会评价机制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构建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这不仅可以激励高校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型教学,而且有利于培养全面的复合型创新人才。[8]
(二)以“产学融创”培养创新人才
从科技创新人才的科研能力培养来看,香港拥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排名前50的一流大学,科研实力较强,但其科研成果并未完全实现有效的产业转化,仅在深圳实现了部分转化,而不能像硅谷、中关村等科技创新中心一样涌现大量成功创办科技企业的人才。但从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的角度来看,内地得益于政府大力推进“产学融合”,高校与内地产业对接较多,如深圳、上海等内地高校逐渐实现了“创新链—科研链—产业链”的创新融合,在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9]。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应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汇聚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量,推动城市的制造能力、产业化优势与高校的科研优势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形式相互融合,从而使培养的人才有发挥的市场,而市场也因人才的涌入保持活力,这将会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别于其他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特色。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该校以开放合作、融合创新为办学思路,与多个全国百强镇、松山湖国家高新区及产业领头企业紧密合作,先后派出40多支师生小分队开展科技产业创新服務活动,逐渐形成“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产学融创”模式,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10]。地处大湾区城市的高校可以结合大湾区优势,培育“产学融创”的文化内涵,形成各高校独具特色的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四、结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教育创新路径有利于促进大湾区高校融入区域创新生产体系中,高校以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地方经济支撑高校教育创新发展。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教育创新应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人才、跨文化人才培养。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应发挥自身侨乡、英语和葡语文化优势,主动承担起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人才培养的使命,为该区域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其次,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要立足于高校自身优势的同时,加强校际交流合作。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众多,可以通过“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方式促进该区高校群的共同发展,不仅要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还要理性借鉴其他一流大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经验,围绕跨学科人才和非通用语种人才,积极进行“产学融创”和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选择适合自身的多元化创新路径。
最后,粤港澳大湾区仍处在磨合发展期,其高校的教育创新不宜急于求成,需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
注释:
①“9+2”城市群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组成要素,即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07/01/c_1121247167.htm1,2019-03-01.
[2]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1,2019-03-01.
[3]谢爱磊,范冬清,刘子云,等.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框架[J].现代教育论丛,2019(1):5-7,19-20.
[4]李卷书,李玉杰.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共享问题及路径研究[J]. 特区经济,2019(1):38-44.
[5]侯杨方.“一带一路”倡议亟需建立人才培养体系[EB/OL].http://www.cssn.cn/zx/201505/t20150508_ 1735833.shtml,2019-03-01.
[6]蔡国春.香港大学的办学经验及其启示[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6-140.
[7]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2):26-32.
[8][9]刘胜.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析——基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J].广东经济,2018(10):38-41.
[10]成洪波.粤港澳大湾区“产学融创”:内涵实质、需求背景与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10):36-41.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