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拜合提亚尔·克然木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在临床应用广泛并且效果理想[1]。但临床研究表明:该术式可能会导致心肌损伤与肺损伤影响患者预后,所以要采取有效方式增强患者手术耐受度,促进患者预后[2]。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米力农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米力农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5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这5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35岁-61岁,男14例,女11例;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36岁-62岁,男13例,女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区别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患者生理盐水静脉注入,剂量为20 mL,注入速度为40 mL/h。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注射米力农,将50 μg/kg米力农与1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5 min-10 min缓慢静注,之后以0.5 μg/(kg·min)行静脉泵入维持。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 h的细胞因子和手术结束后的左心室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1 细胞因子 对照组患者术后2 h的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8指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指标对比(Mean±SD)
2.2 左心室功能指标 给药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室短轴缩短率为(28.65±3.27)%,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4.25±2.84)%均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的左室短轴缩短率(35.21±4.62)%,左心室射血分数为(76.21±4.5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为临床治疗常用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显著,但是体外循环期间患者体温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手术可能会导致器官损伤、产生炎症反应等并发症,影响预后[3]。所以在临床治疗中,要采取有效方式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治疗效果。
有报道称,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过程中应用药物辅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4]。米力农属于一种人工合成的双吡啶化合物,该药对磷酸二酯酶III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米力农在实际应用中还能够降低肺血管阻力、降低心室顺应性,同时对正性肌力具有提升作用。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就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室功能。此外,米力农还能够有效降低机体内毒素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术后2 h的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8指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2 h的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8指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给药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米力农应用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来说,米力农能够有效调整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同时对左心室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