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萍 雷玉峰
423000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研究显示,近年来胃癌发病率不断增加,该病为恶性肿瘤,一般实施化疗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腹腔热灌注化疗为新型化疗方式,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而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一项有效的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1]。因此,本次研究对全面护理干预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2018年1-12月收治进展期胃癌患者200 例,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各100 例。观察组男52 例,女48 例,年龄40~81 岁,平均(59.01±1.02)岁。对照组男49 例,女51 例,年龄41~80岁,平均(59.15±1.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在临床心理咨询师指导下,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干预方式,同时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从而消除其不安心理[2]。②护理人员应和医生进行充分交流,掌握患者病情,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变化等,若发生紧急事件,应立即进行汇报,若患者症状不断加重,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药物治疗[3]。③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饮食计划等,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重视患者营养,告知家属患者不能食用具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食物,鼓励患者参与户外锻炼,尤其是运动锻炼,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加速康复进程[4]。④在患者入院后第1 天实施常规检查,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例如爬楼梯或吹气球,对患者营养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化疗治疗方案。由于腹腔热灌注化疗为新型治疗方式,部分患者伴有抵触情绪,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各项注意事项,若患者心存疑虑,应讲解治疗成功病例,提高患者对治疗成功的信心;在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生命体征实施观察,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无菌操作[5]。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定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进行,主要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等三个评价指标。①满意:患者经过护理后,对护理模式、护理内容以及护理操作满意程度在80~100 分;②一般:对护理模式、护理内容以及护理操作满意程度在60~79 分;③不满意:对护理模式、护理内容以及护理操作满意程度在59分之下。满意度=满意+一般。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2 例,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共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200份,回收2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研究显示,近年来胃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常见疾病,而多数患者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操作,利于患者早期康复[6]。肿瘤组织细胞具有较强敏感性,而45℃热效应易对人体肿瘤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加大人体细胞膜通透性,为化疗药物有效渗透、有效吸收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具有集中局部热疗、化疗优势,可对游离状态癌细胞有效清除,通过在化疗过程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化疗操作流程,能预防危险情况发生,降低患者并发症,保障腹腔热灌注化疗顺利进行,对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比较(±s)
组别 n 术后住院时间(d) 术后排便时间(h)对照组 100 10.15±0.11 74.21±10.45观察组 100 7.21±0.25 60.15±9.27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干预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