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燕 张婷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湖南 衡阳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均较为危重,大多是重症或昏迷患者,通过多种先进医疗技术、设备等加强护理与治疗,从而最大程度确保生存以及生命质量[1]。受儿童年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重症监护室中开展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要为其提供更有效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从而确保其舒适度,以及促进康复[2]。舒适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整体化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以及舒适的护理服务,从而辅助治疗[3-4]。有研究报道,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理想。为进一步验证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患儿开展分析,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儿童重症患者106 例,均入住重症监护室,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3 例。参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3~9岁,平均3.28岁;重症肺炎15例,惊厥16例,先天性心脏病14 例,神经系统感染8 例。试验组男31 例,女22 例,年龄3~8 岁,平均3.29 岁;重症肺炎16 例,惊厥15 例,先天性心脏病15 例,神经系统感染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不伴有精神疾病;②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③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预计生存时间不超过2个月。
方法:⑴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严格遵守医嘱进行用药干预,并对心率、脉搏等多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便于能够及时掌握病情。对患儿家属讲解病情相关知识,以及应当如何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等。⑵试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环境舒适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定时对病房进行打扫,确保整洁与安静,在进行交谈的时候,需要声音轻柔,对每一项监测仪器的报警声音进行调整,避免对患儿带来听觉刺激,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玩具等;若患儿年龄稍大,则可对病房环境进行布置,例如放置喜爱的玩具、家人照片等,在病房内播放动画片,帮助消除环境陌生感,并稳定情绪。②心理舒适护理干预:对于能够进行有效交流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且耐心的选择合适方式进行交流,帮助缩短适应时间,并增加亲近感。对于无法进行有效交流的患儿,则可充分利用眼神交流、肢体交流等,不断增加安全感。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家属心理状况给予足够重视,为其讲解病情等知识,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帮助增强信心。③生理舒适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操作的时候,如静脉留置针,需要动作轻柔,且一次性穿刺成功,若存在较大穿刺难度,需要行中心静脉置管干预,且落实无菌操作原则。若患儿存在突然苦恼等现象,需要及时寻找原因,并予以对症措施干预。在夜间,可放置床头灯等,光线要柔和,便于减轻恐惧感等。在白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患儿,导致出现不舒适的感觉。④通气舒适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中大部分患儿均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其拍背,并做好气道湿化干预,对病情进行分析,有必要还可行深度排痰干预,避免增加感染严重程度。在行口腔护理的时候,可使用生理盐水,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除此之外,在卧床治疗期间,还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水分等,确保机体能够获得每日营养所需。
评判指标: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疼痛情况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观察。①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压疮、消化道出血、感染。②护理质量:选择李克特五级量表评估,主要包括护理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水平、语言沟通能力以及护理操作能力,每一项分值为0~5 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高。③疼痛情况:选择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判定,分值为0~10 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情况越严重,划分为无疼痛(0 分)、轻微疼痛(1~3 分)、中度疼痛(4~7 分)、重度疼痛(8~10 分)。④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患儿家属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分值为0~100 分,分为Ⅰ级满意(≥90 分)、Ⅱ级满意(60~89 分)、Ⅲ级满意(0~59分)。
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 21.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基础护理水平 护理服务态度 语言沟通能力 护理操作能力参照组 53 2.19±0.31 2.22±0.21 2.31±0.20 2.29±0.19试验组 53 3.89±0.32 3.92±0.41 4.02±0.35 4.01±0.43 t 27.778 26.867 30.882 26.636 P 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试验组疼痛情况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n(%)]
两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试验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n(%)]
由于儿童重症患儿年龄偏小,身体多项器官功能均处于发育过程中,加之心智不够成熟,且对环境较为陌生,内心很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等多种负面心理,在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的依从性以及配合程度等均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5]。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当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辅助治疗。常规护理方式往往只是针对疾病,对于患儿心理以及舒适度方面等重视度不够,且存在规范性较差等多项不足,无法有效满足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要求[6]。
近年来,随着医学多方面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对医疗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医环境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重视,护理工作也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心理方面等[7]。舒适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兴护理模式,也是一种综合性学科,主要是对舒适以及护理活动两者进行研究,确保患者能够在社会、生理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获得舒适状态,或者最大程度降低不舒适感,从而确保患者身心状态达到最佳,进而提升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促进康复[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疼痛情况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重症儿童在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价值较高。本次舒适护理工作首先通过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帮助降低环境陌生感等,使其能够感受到生理上的舒适;通过心理干预对于能够有效交流以及无法有效交流者分别采取不同方式,使得心理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增加护理人员同患儿之间的亲近程度,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通过对家属开展疏导工作,获得支持与配合,降低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在无形之中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生理舒适护理干预,确保每一项护理操作能够轻柔且有效,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原则,使患者在生理方面获得最佳舒适感;通过机械通气干预,做好气道湿化工作,避免增加治疗时的不适感,且落实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从而提升护理质量[9-10]。
综上所述,针对儿童重症患者,在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价值较高,不仅可缓解疼痛感,改善护理质量,还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从而可提升护理疗效,进而提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