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陈南 常向阳
(1.广州大学环境教育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2.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良好的环境教育场所是面向公众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1],可为学习者提供在环境中学习的机会。环境教育场所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展,只是名称各异,如“自然中心”“环境学习中心”“环境教育中心”等,在国内统称为“环境教育基地”。近年来,围绕环境教育基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包括其概念、内涵、发展现状、基地课程活动设计与实施、基地建设经验总结等[2~5],然而有关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研究在我国还比较薄弱。
1996年中宣部、教育部和原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文件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环境教育基地,此后部分省市开始了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环境教育基地的辐射范围增大,受益人群增多。但是总体而言,具有完整环境教育功能的基地并不多见,而且环境教育基地的区域发展十分不均衡[6],这种不均衡性表现为环境教育基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发展水平不均衡,以及时间上的不可持续性。这与我国大陆缺乏区域环境教育基地发展的长期和整体规划相关。
环境教育基地是指拥有环境特色资源的场所,它通过有效的环境管理、丰富的环境知识展示以及专业人员的解说与教育活动,使公众在环境中学习,并养成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7]。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环境教育基地由人、设施、环境教育课程活动、运营管理4个要素构成,其服务的对象是公众,基本功能是为公众提供在环境中学习的机会。环境教育基地有多种类型,如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分为4种:具有公众环境教育功能的场馆类,如博物馆、科技馆等;自然生态保护类,如自然保护区、城市公园、湿地公园等;其他企事业单位类,含企业、厂矿、环境监测站、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环境治理设施;具有环境教育功能的社区、学校等中小学生校内外实践场所[8]。这些环境教育基地通过开发自身的环境教育资源以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
从规划对象来看,环境教育基地规划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一个具体环境教育场所的规划,如某个植物园的环境教育规划;另一种是针对区域范围内环境教育基地的规划,如城市、城市群、某个省的环境教育基地规划。二者都是对规划范围内环境教育基地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水平的规划,但各自的规划主体和内容不同。一个环境教育场所的具体规划是由其管理部门依据自身环境教育现状提出的,规划内容包括基地的选址、环境解说和课程体验活动设计、环境教育功能区划分、人员配置、资金使用等[9]。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是在更大的空间尺度范围进行的,规划主体是政府部门,规划内容包括整个区域范围内环境教育基地的布局、环境教育资源配置、行动建设策略等。本文所称的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即指后者。
目前国内没有关于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统一界定。依据规划、环境规划、教育规划的概念,结合环境教育基地自身的特点,本文将其定义为: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为满足公众环境教育需求,提升公众环境意识和区域环境教育水平,对规划范围内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活动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具体而言,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就是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通过分析区域内环境教育场所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并选择最佳的基地建设与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馈与完善发展目标的过程。
图1 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基本流程图
1)把握政策,了解需求: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需明确规划目标和愿景,准确把握规划区域内社会经济、教育、生态环境保护对环境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尤其关注人口分布和中小学教育需要。同时规划者和执行者需要积极与规划主体和基地使用者沟通,了解规划范围内基地的发展现状及不同人群的需求,将他们的利益需求融合到规划中。
2)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结合规划对象的资源分配情况及不同规划区域的自身特征和资源状况,合理分配资源;在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规划过程中,以科学技术支撑环境教育设施的建设,使规划范围内的环境教育场地多元化,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3)统筹规划,目标拆分:明确规划总体目标的同时,给每一个环境教育基地自身发展的空间,分阶段实现总体目标。
东莞市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比较重视环境教育的发展和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实地调研发现,该市已建成了一些较成熟的环境教育基地,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制定环境教育基地规划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团队在东莞市开展了环境教育基地的规划实践工作,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编制方法,为区域环境教育基地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编制有4个阶段,分别为发现问题、制定优化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和效益评估阶段,基本流程如图1。
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界定目标的基础,规划编制人员通过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区域范围内环境教育及环境教育基地发展现状,明确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同时研究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预测环境教育和环境教育基地未来发展趋势,界定环境教育基地发展目标。规划方案是根据规划目标提出的,旨在解决区域环境教育基地发展问题的各种政策、制度、措施的集合,包括区域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的重点任务与项目、保障体系等内容,以及这些活动在时空上的安排。规划方案的决策是由规划相关单位、公众等主体对已形成的备选方案,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效益评估,并最终确定可实施方案的过程。
制定《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目的是为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绘制发展蓝图,为区域环境教育发展提供指导,规划内容除了规划原则、指导思想等内容外,还包括以下4个方面(表1)。
3.2.1 现状分析与评价
制定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目的是根据建设发展现状,提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环境教育基地发展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案。因此,对规划范围内环境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现状分析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第一,分析现有环境教育场所。实地走访东莞市环境教育场所,收集场所位置与设施、环境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情况、经费预算与使用等资料。分析这些场所的分布、类型、环境教育意愿与能力、环境教育水平,按照发展水平将这些场所划分为重点项目和具有开发潜力的项目。
第二,分析政策。依据规划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气候、水文、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状况(行政区划与交通、经济发展、人口与教育)、环境教育相关政策方针(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发展改革纲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分析国家和东莞市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基地发展趋势。
第三,分析需求。区域环境教育基地主要是为公众和中小学教育服务的,为此需要研究他们对环境教育基地的需求与期望。如研究团队选择了东莞市7个城镇8所中小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收集了他们对环境教育场所的评价,以及对场地设施、交通、课程、解说、费用等方面的需求。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方法,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维度,分析了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威胁。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内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环境教育基地分布不均,用于环境教育的专门设施不足,专业和专职人员缺乏,管理者的认识水平不高等。
3.2.2 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为解决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面临的问题,《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规划》提出,提升已有7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水平并将其建设成示范项目,依据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完成不少于32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的总体目标,以及实现环境教育基地类型多样化和地域分布均匀化的目标。各基地本身可围绕环境解说规划、教育(课程开发)规划、场域设施规划、管理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等5个方面开展建设工作(表2)。
在上述5方面内容中,环境解说和课程开发是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解说是指将某特定区域内自然和人文环境特性,经由某种媒介或活动方式传达给某些特定的对象,如游客、学生等[10]。常见的解说媒介包括环境解说牌、环境解说手册和环境解说员,前两种是非人员解说形式,图片和文字是信息的载体;环境解说员则通过与基地服务对象的双向沟通,为他们提供咨询、引导、课程讲解等服务。课程开发是环境教育基地专业人员通过对基地环境教育资源、受众的科学分析,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设计出反映基地特色、传播环境知识的系列课程。
人是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运行的核心。通过前期现状调查发现,东莞环境教育基地存在专职人员短缺的问题,因此在规划中将“人力准备”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即通过定期培训提升管理人员、解说员、志愿者和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同时扩大专职人员和志愿者队伍。
绩效评估工作在规划完成最后一年或次年进行,其目的是对规划实施绩效进行评价,以回顾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成绩和改进方向。
3.2.3 保障体系
任何一项规划的顺利实施都依赖于完善的保障措施,《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规划》为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构建了组织和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与能力保障和社会保障有机结合的综合保障体系(表3)。
3.2.4 效益分析
在规划的最后,需要明确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的预期效果,并进行效益分析。预期效果即规划分阶段目标的总结,效益分析则从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个方面进行。由于这3方面难以完全分离,一般采用综合分析效益的方法。《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规划》从“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促进传统地方文化事业”“促进社会就业”“满足素质教育需要”“提高环境意识”“提高东莞市环境教育的影响力”6个方面对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所带来的效益进行分析。如在环境教育基地建设中,将东莞的莞香文化、客侨文化、古村落和古民俗文化等与其相结合,使环境教育基地更具特色,也利于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促进地方文化事业发展。
表1 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规划框架及内容
表2 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规划指标体系
表3 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建设保障体系
目前,国内区域性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相关研究还很匮乏,本文结合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规划实例,初步探索了区域环境教育基地的编制流程,包括区域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基地现状分析,提出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制定解决区域范围内环境教育基地发展问题,提高区域环境教育水平的方案和措施等。这一流程适用于其他区域性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编制,但是由于各区域经济、环境教育、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规划内容、规划方案等不能完全照搬,其普适性有待验证。
致谢:感谢东莞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领导对本研究的支持!
注:文中图片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