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艺术探微

2019-09-04 06:26李柳琴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课堂教学

李柳琴

小学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者和支持者,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学班主任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自觉履行职责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做好小学生的教学和引导工作,为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更新课堂管理理念

课堂与教室有一定的区别,课堂管理也不可以只视作简单的管控。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班主任通常被视为主宰者或中心人物,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力度严重不足,班主任难以真正走进小学生的内心,无法了解学生的情感结构和认知层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仍运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一讲到底,学生的学习状态相对较差。很多时候,教师都会运用强制性的方法使课堂保持安静,这样的方法无疑会使教学重心严重偏移,无法活跃教学气氛。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班主任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班主任的引导性作用,一改以往主人的形象,积极与学生沟通,实现师生情感互融,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

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规则,明确告知学生规则的具體内容,以及出现违规行为时需要承受的处罚。如学生迟到,所要面临的惩罚是什么?班主任可以安排学生起立大声阅读某篇文章,这样的方式将会起到监督作用,避免过度惩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并帮助学生养成不迟到、不早退的良好习惯。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一视同仁,让管理更加、公平,也避免了被动管理的问题。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层次。小学生天性活泼,若在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要尽量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将会给教学效果带来极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自觉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并发现学习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关注问题学生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家庭条件越来越优越,部分学生产生了骄傲、攀比等不良心理。因此,班主任需要充分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及时剔除不良的意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除此之外,许多父母会将孩子留在家中由老人看管,这无疑会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这部分儿童与其他学生的思维会存在一定区别。因此,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避免学生出现不良的情绪或产生心理障碍,以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与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在如今的许多家庭中,家长的溺爱是问题学生产生的罪魁祸首。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对孩子的任何要求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这极易导致孩子的欲求无限放大,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他人很好地相处。有些问题学生的父母会忽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这也是造成他们出现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由于缺少家庭的关爱和温暖,问题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就是易怒、易躁、冷漠。还有一种问题学生是父母虽然愿意管教,乐意陪伴,有强烈的教育好孩子的意愿,可是教育方式不得法,孩子表现好了就大肆兑现各种诺言,表现不好就各种惩罚。这种“大起大落”的教育方法也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形成不良的性格,从而成为问题学生。

五、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要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基本目标,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然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合实标的教学管理方案,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文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农村教育,2019,(7).

[2]朱衍清.新时代班主任管理艺术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6).

[3]刘洪波.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村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生班主任课堂教学
我的班主任①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是小学生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