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09-04 06:01毛晖敏
艺术评鉴 2019年14期
关键词:音乐理论视唱练耳教学

毛晖敏

摘要:视唱练耳是现在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能够让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且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融入音乐理论,会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学生的乐感。本文探讨音乐理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分析音乐理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音乐理论   视唱练耳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4-0116-02

视唱练耳教学的理念是基本音乐技能的意义价值远远大于基本的音乐知识,例如唱歌、演奏乐器,音乐理论学习的再多,但是不会唱歌、不会弹奏乐曲,也是没有意义的。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乐理论课程内容只是提供辅助作用,视唱练耳教学往往会忽视音乐理论在课程中的重要性,影响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提升专业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研究音乐理论对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出音乐理论对视唱练耳教学的意义。

一、视唱练耳教学的概述

在以前,国内的音乐课程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音乐的教学比较刻板,教学形式单调,学生的积极性和好感不高。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音乐教学中形成了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之后视唱练耳教学逐渐成为当前音乐教学中的主流趋势。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实际的接触乐器,在课堂上可以用肢体感受音乐、敲打乐器,促进学生练习节奏,训练学生的音乐旋律敏感度,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创造教学中浓厚、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该课程大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本的音乐知识,另一部分是基本的音乐技能,但是课程是以音乐技能训练为主要部分进行教学[1]。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其他课程的基本专业知识比基本技能更为重要和关键,但是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基本音乐知识则是服务于基本音乐技能,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音乐技能。此外,视唱练耳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良性互动,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充分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音乐创造力,这样使得学生活跃大脑,开发智力,可以對其他教学课程的学习有所帮助和促进。

二、音乐理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音乐理解性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中兼有音乐乐理知识和音乐实际技能训练的课程,视听练耳的课程是一个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且通俗方法和媒介,在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较大的影响力。

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听觉训练很重要,学生需要了解音与音之间的距离,知道音与音之间的不同和联系,要记住音阶、和弦,这些都是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基础课程部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2]。当在训练学生听觉时,让学生不断的听练,以学生的感觉来分辨,凭一味的机械式反复训练,整个教学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教学任务会很难进行。所以听觉的训练可以将音乐理论的教学放在首位,指导学生提高相关音乐的理论知识,从理论中找到音阶、和弦的规律,教师带领学生丰富音乐知识后,引导听觉分析,促进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养成分析的习惯,增进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性,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实践学习,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提升听觉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二)加深音乐的情感

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音乐理论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视唱练耳主要是训练技术的课程,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的传输,可能会要求学生进行单纯的技术重复练习,这样会使学生缺少音乐理论的灵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连续性的加入音乐理论的教学,使得音乐的教学不再是空壳,这是学习音乐技术的关键,可以带动学生更加了解音乐的基础,理解音乐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乐感和兴趣[3]。另外,音乐理论的注入使视唱练耳不再是要求学生片面的只注重技术、技巧,而是将学生的音乐视野打开,真正的了解音乐的悠长、充满魅力的历史和精华,从理论的角度感受音乐的层次、音乐的形式、音乐的结构。而且这一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内心的审美情趣,可以将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技能基本功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加上理论知识的支持,也就是将实践出来的音乐心得结合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内心感知的满足,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加深了对音乐真正的情感。

(三)音乐层次的进步

音乐的学习是没有尽头的,音乐是人感觉器官的产物,学习音乐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视唱练耳的教学就是从慢到快、从浅显到具有深度,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压力就从少到多,训练效果也会明显提升。同时,视唱练耳的训练不仅要强调教学的形式,也得注重理论的提高。在视听练耳的教学中,学生每学习一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音乐理论去引导学生探索该阶段的内在精神,指导学生发现现阶段音乐教学课程中自己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并更好的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同时学生往更深的层次理论阶段和实践训练去学习,也能解决早期音乐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总体来说音乐理论的内容融入视唱练耳的教学,可以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供理论的铺垫,可以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利用音乐理论的知识和归纳解决学生学习音乐技能每个阶段的苦恼和瓶颈,更好的促进学生下一个阶段的深入学习。

三、音乐理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高视唱练耳教学的专业支撑

音乐教育的重点在于教师音乐教学能力的程度,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学中的态度是可以因为提供给学生的音乐教育质量而发生正向改变的,所以增强教师队伍的音乐素养,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不要忽略音乐理论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感知学习音乐的同时,也获取到音乐理论知识,理论和实际的双向进步,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音乐教育积极态度的发展。

(二)音乐体验感的影响

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对于实践技能的训练,会不断的刺激学生身体上的器官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官知觉。在融入音乐理论教学后,学生会对内心的音乐体验感觉更加具体、更加丰富,而且音乐理论的支撑会使学生的音乐感知更加厚重,音乐的审美、感知层次通过音乐理论的丰富而逐一递进,学生会从身体的感官开始,进步到心里的音乐感受、递进至对音乐的情感增强,接着就是音乐完整的表达。整个音乐体验感的递进,离不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的引导,音乐理论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音乐体验感和认同感,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三)音乐审美的加深

视唱练耳的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体的音乐技能的训练,学生的音乐熏陶和音乐审美大多数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使其不再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而是一个参与到音乐审美中的人。教师也需要深入对音乐的感知,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与学生分享、探讨,而这样的教学离不开音乐理论的融入。教师的审美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不同于生理上的快感,音乐上的审美能力不仅是内心的动态变化,还是自己音乐内涵的升华。因此,教师对于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音乐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审美层次和能力的加深是建立在丰富的音乐理论基础之上,是从理论层面过度到精神层面的升华,从而使教师的音乐审美能力加深,培养较强的因素素养,改进音乐教学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音乐理解性、音乐的情感、音乐层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音乐理论在视唱练耳中的重要性。随着国内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理论对于视唱练耳教学的音乐专业支撑、提高音乐体验感、加深音乐审美等作用逐渐显现,这也要求教师需要重视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教学的结合,而不是只关注音乐技能的训练结果,影响音乐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栋,袁辉钟.音乐理论在视唱教学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7,(10).

[2]赵戈非,刘云睿.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融入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J].学园,2018,(04).

[3]李春琪.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视唱音乐会的創新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14).

[4]彭静.试论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流行音乐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7,(24).

[5]孙强.高师视唱练耳“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的初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葛卉.建立广义的视唱练耳教学理念——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性、文化性及社会性问题的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04).

[7]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04,(01).

猜你喜欢
音乐理论视唱练耳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论大、小调体系中特性音程的调式特征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理论研究者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