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芊
摘要:秧歌,又称秧歌舞,起源于北方地区,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表演。因劳动的时候需长时间的弯腰弓背,为了疏松筋骨、消除疲劳,休息时人们便在田地里随意的扭起来。陇东当地人民将其作为当地的民俗特色,表演形式多种多样,艺术特色突出新颖,文化含义深邃。
关键词:陇东秧歌 表演形式 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4-0071-03
一、陇东秧歌的发展历程
陇东地区的庆阳人扭秧歌空着手,许多外地人都觉得奇怪,其实这种民间徒手舞的形成与陇东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以及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密切相关。《庆阳府志》云:郡人“尚勤俭,勤稼穑,富不辍耕”,有“重农轻商……赋性勤俭朴诚”和“性尚勇健”的群体性格和心理素质[1]。从地理上讲又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人们出门放牧,耕田种地、担水、送肥、挑运庄稼,都在极不平坦和婉延曲折的山道上往返行走,不是下沟翻峁,便是爬坡登山,所以在秧歌中形成了这种特有的“蹬跨”式步伐。
1930年,随着边区根据地的建立,以及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革命文艺工作者同民间艺人们一起,对庆阳社火和秧歌进行了改造,给旧的形式赋予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的秧歌队伍组织遍及全解放区,活动也不限于民俗年节,而且配合政权建设,军事斗争,以及农村工作形势的发展,利用群众集会,乡村庙会作宣传。队员也不再是昔日青一色的男性参加,村里的年青媳妇和姑娘也加入到秧歌队或宣传队。从此把妇女从千年来受岐视的世俗观念中解放出来,这在当时是惊天动地的事,也是秧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这时期把秧歌剧结合现实生活,演唱人民群众熟悉的人和事,反映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对整个边区的新文化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44年,在延安举行的“陕甘宁地区秧歌表演表彰大会”上,宁县南仓的刘志仁被命名为“新秧歌运动的旗帜”,周扬同志也受到了表扬。1950年后,我国著名舞蹈表演家、教育家戴爱莲把陇东秧歌中舞蹈形式“地云子”改编成《荷花舞》并赋于更深刻的美学价值,寄托着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使陇东秧歌具有了更高的意境。在1991年“首届沈阳秧歌节暨全国优秀秧歌大赛”中,陇东秧歌获优秀奖(二等奖)。1993年在延安召开的“弘扬社会主义秧歌文化座谈会”上,年逾八旬的彭松教授还深情的亲笔写了“陇东秧歌,千古流传”的题词,表达了老艺术家对陇东秧歌的热爱和寄予的厚望。
20世纪90年代初,陇东庆阳的徒手秧歌代表甘肃省赴沈阳参加了“首届中国沈阳秧歌节暨全国优秀秧歌大赛”,给素有“秧歌城”之称的沈阳吹进了一股强劲的西北风。在沈阳市的九个场地作了精彩的表演,展示了黄土高原人民特有的风采,赢得了中外观众的喝彩和赞叹,并获得了大赛的“优胜奖”!许多外地秧歌队成员和当地的秧歌爱好者还跟着学习,他们说:“徒手秧歌扭起来很过瘾,简直是中国的迪斯科”!慶阳政府部门的领导都很重视弘扬当地的民间文化艺术,使庆阳的民间舞也有了更加广阔的展示天地,每逢重大节会你都会看到徒手秧歌的各种表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秧歌也受到许多健身爱好者的青睐。公园门口住宅小区常常可以看到自发组织的秧歌队,其中有工人、干部,还有学生等不同职业的人们,他们尽情地扭、尽情地跳,扭掉了工作的疲劳,忘记了人生的烦恼,既锻炼了身体,又增深了无限的生活乐趣。秧歌这种自娱自乐的群众性舞蹈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现在每年正月十五(以前是正月二十)在政府的组织下,都要举行庆阳社火秧歌比赛和汇演,这一天庆阳各县、区众多的社火队、秧歌队都云集在市中心,做过街表演。彩车、高跷、狮子舞、龙灯舞、跑旱船、扭秧歌,上百个秧歌社火队各显其能,比赛竞争。十里八街的百姓,扶老携幼倾家出动,东西南街,万头攒动,人潮如海,锣鼓声、唢呐声响彻高原,场面极为宏大!你要是想了解庆阳的民间艺术,每年正月十五社火汇演可是大饱眼福的最好时机,也是你观赏徒手秧歌——这一黄土高原迪斯科的好时机,那热烈欢快的气氛说不准会使你忍俊不住也加入到秧歌队去扭跳起来!
二、陇东秧歌的表演形式及艺术特点
(一)徒手秧歌
徒手秧歌一般分“过街秧歌” 和“场地秧歌”(当地人也叫“地摊子秧歌”);过街秧歌表演时,由锣鼓和唢呐在队列前伴奏,秧歌队紧随其后,一边行进一边表演。有时动作整齐划一,有时即兴扭舞,相互逗趣。在“场地秧歌”表演中又有“大场子”和“小场子”之分。“大场子”即人数多,场地大的集体舞蹈活动,人数并无严格规定,少则一、二十人,多则有四、五十人(现在陇东的大型节庆活动还有几百人表演的大型徒手秧歌队)[2]。“场地秧歌”表演丰富多变,动作的幅度也很大。由“秧歌头儿”带领和指挥完成许多图案变化。这些队形的名称也都很有意思。有些是以动物命名的,如“长蛇阵”“蝎子步”“龙回头”“龙摆尾”“蚰蜒勾”“燕穿梭”;还有许多是按生活中和劳动中的事物命名的。如:“缠棉花”“拉风箱”“双辫蒜”“拧门撰子”“剪子股”。这些队形图案的变化都透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趣,当你看到这些有趣的图案队形变化时,你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比如“蛇退壳”这个队形,“打头的”(秧歌队的领头)带着几十个人走圆场向内绕圈,形成“蛇盘身”的样子,然后一转身又顺着盘绕的路线退绕出来。在整体的流动中每个秧歌队员都绕着同一路线小跑完成。那种流动的整体美很是壮观,尤其在场地较大时配上铿锵有力的锣鼓点,加上夜晚灯火的点缀,还会让你有一种古战场军队布阵的错觉,可谓动人心魄。
“小场子”秧歌人数少,有时二至三人就可表演,人多时十多个人来表演“小场子” 秧歌表演细腻,是一种又唱又舞的表演唱形式,时常穿插一些“社火”节目。因此“小场子”秧歌一般对表演者要求较高。由村子里能唱能跳,长相俊俏的人表演。根据表演者的水平在动作上还增加许多花样,也可加一些技巧,引起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
徒手秧歌的伴奏有打击乐和吹奏乐两个部分,打击乐有大鼓,锣、铙、镲等,吹奏乐由大唢呐和小唢呐两种类型组成。大唢呐杆长哨片粗厚,吹奏起来,苍劲粗旷,深沉洪厚。小唢呐(也叫笛呐)杆子较短,音色悠扬嘹亮,热烈欢快,有齐奏和对奏两种演奏形式。秧歌队“鼓手”和“吹手”的人员有多有少,多时十几人组成,少时5-6人组成。大都采用演奏当地的民间曲牌和器乐曲牌,常用的有《地里免》《鸭子拌嘴》《小放牛》《送丈夫》等。演奏时大小唢呐配合吹奏再伴以铿将有力,简练热烈的锣鼓点。使伴奏和舞者的表演浑然一体,成为庆阳徒手秧歌艺术风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手持道具的秧歌
秧歌队里也有个别手持道具的特殊角色,如孙悟空、猪八戒等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大头娃娃和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最有意思和逗趣的是“害婆娘”(丑婆)和“蛮老汉”(丑汉)[3]。这一对角色均由社火队里性情活泼、幽默的男性扮演。害婆娘手拿棒槌或笤帚,耳坠两个红辣椒或红爆竹,涂两块红红的脸蛋,嘴角旁点一颗黑痣,头戴假发髻,发髻在脑勺后向上高高翘起,发髻梢上顶一朵花在空中上下颤悠,十分可笑。丑老汉手拿烟袋,脸上画个豆腐块、头戴一顶小毡帽,两人相互逗趣,一会儿亲昵,一会闹气儿,扭捍作态,那诙谐、幽默、滑稽的表演,把观众逗得捧腹大笑、忍俊不禁。他们在秧歌队中自由穿插,随意表演,还可起到开路清场的作用。
秧歌表演的图案阵势在陇东一些偏远山区,还保留着许多老的传统和习俗。比如,首场演出必须是在庙院或神殿,其次是庄头院落,还要以阴阳为纲纪。还要根据“五行”来定位。“五行”是八卦中所表示的五个方位,“金”(西)、“木”(东)、“火”(南)、“水”(北)、“土”(中),如“跑四门”就指绕着金、木、水、火四个方位变出的队形。這些老套套都是社火队的老人手传授下来的。这大概是社火最早源于古代祭祀的原因吧。所以在现在的社火和秧歌里至今还能看到的对神灵表达虔敬之情的痕迹。
三、陇东秧歌的文化含义
陇东黄土高原这块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蕴藏了许多灿烂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尤为集中体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庆阳徒手秧歌(也称陇东秧歌)就是这块土地上民间舞蹈的佼佼者,它以徒手表演而独秀全国秧歌类舞蹈之林,成为甘肃代表性民间舞蹈。庆阳也由此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徒手秧歌之乡”。为了继承和发扬“徒手秧歌”这块民间艺术瑰宝,使它成为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广场文化、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庆城县组织抽调全县各单位的艺术人才,聘请曾代表甘肃参加全国秧歌大赛表演的演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举办“农行杯”徒手秧歌大赛。通过这些培训、表演、比赛活动,挖掘、整理了“徒手秧歌”表演技巧,推动和普及“徒手秧歌”的大众化、民间化,为传承和保护“徒手秧歌”这一民间艺术瑰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历史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现代艺术形式逐渐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然而我国历史上一些独特的,具有相当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逐渐被人们遗忘。陇东秧歌作为一种地域性比较浓厚的地方艺术形式,更需要我们的挖掘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傅学礼,杨藻凤.庆阳府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2]胡继艳.秧歌灯——融汇民俗、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民间歌舞[J].滁州学院学报,2008,(04).
[3]马汉臣.春节社火[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