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和改革思路

2019-09-04 06:26蔡开疆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改革思路高等院校现状

蔡开疆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教学目的从关注教学质量转移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层面上。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发展较慢,并逐渐产生了一些问题,对于完成体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课程的现状,分析了体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等院校   公共体育课程   现状   改革思路

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体育需求。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还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保障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

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祖国未来建设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理念将造成重要影响。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无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如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目标,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改善这一问题,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2.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一个误区,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坚持练习,就能有效提高体育水平。然而,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片面性。从表面上来看,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并不代表实现了体育教学的全部目标。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不仅要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思维和运动习惯。因此,在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应付考试,这会极大地限制学生未来的发展。

3.缺乏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

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这样单一的评价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单一的评价可以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一个相对标准的定位;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评判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另外,体育教学质量与教师的绩效奖金、职称、评优评先均无关系,导致教师缺乏教学动力,对课程敷衍了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体育技能,却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率,事后不进行考核,也没有培养学生的体育思维,导致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学习产生懈怠心理,不愿意主动学习课程内容,这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也无法实施国家对国民身体素质的培养目标。

二、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1. 转变教学观念

时代在进步发展,体育教学的理念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共同进步。我国《教育法》和《高校体育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且强健的体魄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因此,高等院校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体育课程在大学生培养体系中的位置,以培养健康学生为目标,积极落实体育课程所需的配套设施,加快场馆建设,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适宜的学风、教风。

2.合理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对教学目标做出一定的修改,把教育专家提出的生活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有机结合,整合为新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教学素质。

3.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

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公共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指标应包括体育教师的各项工作,以有效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全面性。同时,高等院校应将考核结果与体育教师的工资、职称评定挂钩,对在工作中表现良好的体育教师给予加薪,职称评定优先等奖励;对工作中表现不好的体育教师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从而有效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国鹏,张磊,王惠山,邢尊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双战略背景下新时代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7).

[2]路洋.高校本科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J].科技风,2018,(17).

[3]曹庆荣,曹小芬.基于“三维一体”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28).

(作者单位:武汉学院人文学院体育运动中心)

猜你喜欢
改革思路高等院校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试论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