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楠,牛永生
(安阳工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BT(Build-Transfer)意指“建设-移交”。在经济领域多指政府将预建设项目以招标形式外包,投资者在获取项目建设资格并按要求完成项目建设后,将项目资产以一定的价格移交给政府,由政府负责经营和管理。因引入的多为体制外的优秀建设力量及建设技术,故项目完成通常短时高效,既避免了政府在短期内大量精力、人力、物力投入的困难,又确保了项目的圆满完成,是高效投融资建设模式[1-3]。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4]。《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将劳动教育定义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5]。将BT模式引入应用型本科高校公益劳动,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入公益劳动,是调动学生劳动兴趣,激发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益实践。同时,BT模式下公益劳动大幅拉近了学生与学院的心理距离,对于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比之传统的公益劳动模式,BT模式在项目建设参与者身上呈现出的培养效果更引人注意。
常规公益劳动以集中实践形式开展,实践内容基本统一,便于组织与管理。公益劳动内容多为环境卫生维护、学校图书整理等,因工作形式单一,劳动内容单一,每日重复容易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加之,如学校多教学部门同时开展、或学院内几个专业同时开展公益劳动,则“僧多粥少”,容易造成劳动任务分配不足,或任务分配轻重不一,这种不平衡不均等不仅影响学生劳动体验,劳动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考核方式上,公益劳动成绩由指导教师依据学生考勤及劳动表现来评判打分。但因安排时即有大量学生从事同一项目工作,工作内容交叉严重,故不能完全依据团队工作成效来评定个人劳动表现;同时,因为缺乏有效的实时监督手段,故对学生整个公益劳动周内的表现主观因素更高,评分科学性不足,一旦出现“无差别评分”或“错位评分”都将严重损伤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为切实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充分激发学生劳动积极性和劳动光荣认知,改革势在必行。
以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计划开展公益劳动的5个本科班级为实验对象,随机挑选一班,设定20%的参与名额开展BT模式下的公益劳动,学生结合以自主报名方式选定,其余采用常规的集中安排模式以便效果对比。在长达1周的公益劳动中,对两组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进展、工作效果和劳动观变化等进行了详细观察与记录,并在公益劳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研。
为提升学生对于公益、对于劳动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劳动幸福感和价值感,同时结合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和工科院系发展特点,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实际拟定并运行了4类BT项目,具体内容如表1。
表1 BT项目具体设定情况
考虑到项目实施依赖的软硬件条件不同,学生工作地点的选定及考勤计量方式都更为灵活,最终成绩侧重于项目完成效果。BT模式下的工艺劳动最终成绩计算采用了“2+2+6”的评价方式,即:20%看出勤,20%看工作态度,60%看项目完成效果。
具体操作以课程助理为例:按指导教师要求每半日办公室签到或微信定位签到即为全勤,每缺半日扣除该部分分数的10%;按进度要求,每日能够按时完成指定任务或能与教师积极沟通、交流工作进展的,给予工作态度部分满分,其余酌减;课件修编或文档编辑等工作量达标且材料质量达到指导教师要求的,给予项目完成效果部分满分,其余酌减。
为在学风建设中弘扬“劳动光荣”的良好风气,同时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劳动幸福感和劳动认同感,增加学生以后从事管理工作、文秘工作或专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学院对于劳动成果得到指导教师重点推荐、在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能实际应用并起到良好效果的;对于工作成效得到指导教师和服务对象突出表扬的学生,除公益劳动成绩以“优”计外,授予“公益劳动先进个人”荣誉,并优先推荐进入教师教研或科研项目组工作或在就业推荐时给予重点推荐。
BT项目由学院教师面对面指导学生完成,在项目中双方关系更多体现为合作:如何使优秀的设计理念落实为有效的实践操作。相同的工作目标使得师生交流更为顺畅,更为融洽,不仅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心灵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学院的亲近。在后续观察中发现,BT项目参与学生在学院各项活动中的参加积极性更高,与学院教师的联络也更为主动和自然。
在BT项目建设期内,大量的电子办公、设备管理、试剂管理及软硬件建设等实践劳动使学生提前收获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他们的工作自信。部分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BT项目参与学生在择业时目标性更强,面试时表现从容自然,岗位及人际融入较快。
与常规公益劳动效果对比,BT项目参与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对于完成项目的热情更高,甚至自行延长工作时间来完善自己的项目效果。在后期满意度调研中,BT项目参与学生对劳动认知、劳动幸福感获得和劳动教育效果的评价都高于常规公益劳动参与学生。
公益劳动中的BT项目内容与专业能力相关性不高,但与逻辑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能力及交流表达能力等存在极高关联,故在1周的教学期内,指导教师“一对一”的教授能使学生上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从学生满意度调查内容看,学生自身对于成长的感受明显。
BT项目的公益劳动为学院提供了新的有力的建设力量和建设思路,对于师资力量不足的高校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学生在参与学院劳动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学院的了解,有利于形成更深的情感纽带;学生接触工作的时间提前,除增加实践技能外,这对于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有一定促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BT项目的公益劳动对学生劳动观、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潜能;BT项目下的应用型本科公益劳动改革,其改革范围、广度和深度值得在进一步的实践尝试中研究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