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娟, 陈 丹, 郭星星, 王 煜, 郭岩松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030801,山西太谷)
土壤水分入渗控制降水过程中地表产流水平、储水性能及地下径流量等而成为水循环的关键环节[1-2],土壤贮水量和入渗率是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水文参数[3]。研究表明,土壤入渗性能越好,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水越多,植物生长发育越有利,还可以形成壤中流,减少地表径流,抑制土壤侵蚀的发生[4-5]。目前,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工矿区,土壤水分的运移维系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6-8]。研究水分入渗规律对合理利用调控矿区水资源、降低水土流失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铁尾矿是矿区开采矿石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中国作为全球第2大铁矿石生产国由于选矿技术限制铁尾矿排弃量大[9],综合利用率不到10%,远落后于达60%的西方发达国家[10]。长期任意堆存的尾矿废弃物不仅压占了大量土地,而且被降雨和地表径流侵蚀后极易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由于尾矿砂结构性差,通气透水能力弱,导致植物生长受限,很多学者针对铁尾矿基质改良利用方面进行相关研究,改良方法以掺土和施肥最为常见。付文昊等[11]研究了邢台市南沟地区铁尾矿复垦区客土改良模式、半客土改良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杨萌[12]研究了在铁尾矿与土按15%、30%、45%、60%比例混合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表明土壤中适量施用铁尾矿砂能提高土壤有效孔隙,降低土壤黏性,调节养分含量。张宝娟等[13]研究发现在铁尾矿中掺土比例 75% 时可全面改善铁尾矿基质孔隙状况和持水性能。但有关尾矿区修复土壤水分存储及入渗的研究鲜见报道。鉴于此,笔者分析铁尾矿区7种不同复垦模式土壤贮水及入渗特征,并对尾矿复垦基质入渗过程进行模拟,以期为贫瘠、紧实的铁尾矿基质改良与植被重建提供科学支撑,并为铁尾矿区布设合理的复垦措施提供参考。
研究区为山西省垣曲县国泰矿业集团的泉子沟铁尾矿库,地理坐标E 111°30′~112°05′、N 34°59′~35°26′,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东北隅,中条山南部、黄河北岸,年均气温13.3 ℃;年均相对湿度60%;年均降水量596.7 mm,年均蒸发量2 090.0 mm,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平均海拔约 950 m。该尾矿库为干排尾矿库,位于黄河一级支流——亳清河流域上游,占地面积约106.7 hm2。裸露的尾矿库因长期废弃,自然植被难以侵入,坡度较大,受降雨径流侵蚀,沟壑纵横,坡面侵蚀形态严重,严重威胁着亳清河流域水生态安全。2015年结合该尾矿库为土石山区、土源缺乏的实际情况,选用当地大量生产的蘑菇废料与秸秆、木屑等制成菌糠作为充填复垦基质,将菌糠、尾矿砂和客土按体积比混掺分别铺设于7个100 m2小区进行复垦试验,在尾矿坡面上选择了7类小区进行复垦试验,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复垦样地基本情况
采样时间为2017年10月,每个样地中用环刀采集表土层原状土,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等物理指标、比重瓶测定样品比重,同时采集1 kg左右的扰动土样,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有机质质量分数,用铝盒烘干法测定自然含水量。以上理化指标[14]均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不同复垦样地理化性质如表2。
表2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根据2.1中测定的孔隙度计算0~10 cm表层土壤的最大吸持贮水量Wc、最大滞留贮水量Wnc和饱和贮水量Wt,公式[3]为:
Wc=10 000Pch,Wnc=10 000Pnch,
Wt=10 000Pth。
(1)
式中:Wc为土壤水分吸持贮水量,t/hm2;Pc为毛管孔隙度,%;Wnc为土壤滞留贮水量,t/hm2;Pnc为非毛管孔隙度,%;Wt为土壤饱和贮水量,t/hm2;Pt为总孔隙度,%;h为土层深度,m。
在铁尾矿复垦区采用双环法[15]测定水分入渗过程。根据入渗速率与温度关系对入渗速率进行矫正,统一为10 ℃下的入渗速率,计算公式为
(2)
式中:V为入渗速率,mm/min;Qn为间隔时间灌入水量,mL;L为内环入土深度cm;tn为时间间隔,min;S为内环横截面积,cm2;h水层厚度,cm。
V10=V/(0.7+0.03θ)。
(3)
式中:V10为10 ℃下的入渗速率,mm/min;θ为温度计实测入渗水温,℃。
Kostiakov、Philip和Horton模型为物理意义较明确的常用野外入渗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类土壤类型中[14],本文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野外入渗实测值进行拟合,探讨其在铁尾矿不同复垦模式下的适宜性。
Kostiakov模型:
i(t)=at-b。
(4)
Philip模型:
i(t)=at-1/2+c。
(5)
Horton
i(t)=ae-kt+c。
(6)
式中:i(t)为入渗速率,mm/min;t为时间,min;c为稳渗率,mm/min;a、b、k为入渗经验参数。
采用均方差(RMSE)和决定系数(R2)评价各入渗模型的拟合精度。
(7)
(8)
土壤贮水能力是土壤涵养水源及地表产流的一个重要指标,土壤贮水能力由土壤厚度和孔隙特征决定[16]。在表土层范围内,不同复垦模式土壤贮水量差异明显,不同复垦地贮水能力均高于CK(图1)。饱和贮水量大小依次为:T>SJ2>STJ>SJ1>ST1>ST2>CK,6种复垦模式比CK高7.14%~46.03%,其中掺菌糠模式(SJ2、STJ和SJ1)和掺土模式(ST1和ST2) 之间差异显著(P<0.05)。对于吸持贮水量,T、SJ2和SJ1分别比CK提高了33.33%、24.07%和6.75%,ST1、 ST2和CK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滞留贮水量表现为:STJ、SJ1、T、SJ2、ST1和ST2比CK高28.15%~135.13%,其中SJ1、T、SJ2之间滞留贮水能力相近。饱和贮水量和吸持贮水量均表现为T模式最高,分别为CK的146%和133%。掺菌糠模式(SJ1、SJ2)贮水能力整体大于掺土模式(ST1、 ST2)。此外,相同(ST1、ST2)或相近复垦模式(SJ1、SJ2、STJ)下贮水差异不明显,即相比于植被,不同复垦土壤对贮水性能的提高有更大的贡献。滞留贮水力在暴雨时可迅速吸纳雨水,减少地表产流和泥沙流失[17],降低地表水蚀危害,不同复垦措施对铁尾矿滞留贮水量影响最明显,其次为饱和贮水量和吸持贮水量。
图1 不同复垦模式下土壤贮水特征Fig.1 Soil water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in different reclamation modes
土壤水与植物生长关系密切,一般分为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其大小与土壤孔隙直接相关。由图2可知,不同复垦模式下T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为最大,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1),持水量表现为:T>SJ2>STJ>SJ1>ST1>ST2>CK,ST2和CK持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持水量(x)随总孔隙(y1)、毛管孔隙(y2)的增加而增大,二者成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图3)。
图2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持水量特征Fig.2 Soil water-holding capacity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in different reclamation modes
图3 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的相关性Fig.3 Correlation between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total porosity, capillary pores
土壤孔隙是水分贮蓄的主要场所,而土壤孔隙结构又主要与土壤理化性状相关联,二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贮水持水能力。杨萌[12]试验证明在土壤中施加25%~35%铁尾矿可有效提高孔隙度,降低密度。谢修鸿等[18]研究发现菌糠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显著改善作用,土壤田间持水能力均随菌糠施用量增加而增强。本研究中,6种不同复垦模式与对照裸尾矿相比,土壤贮水量,田间持水量特征总体上表现为掺菌糠模式(SJ1、SJ2 、STJ)高于掺土模式(ST1、ST2)。其原因一方面是,菌糠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分解形成的腐殖质也可增加砂土黏结力[19],提高土壤机械稳定性,促进微团集聚[18],增加孔隙度,SJ2、STJ和SJ1总孔隙度(53.08%~51.37%)、毛管孔隙(33.53%~39.45%)分别大于ST1、ST2和CK的(41.45%~47.74%)和(31.85%~33.41%),STJ的非毛管孔隙度平均比CK增加98.8%;另一方面,有机质促进了团粒结构的形成,间接降低了土壤密度,提高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效水量,掺菌糠模式(SJ1、SJ2)平均有机质质量分数18.37 g/kg显著高于掺土模式(ST1、ST2)的4.88 g/kg,同时T模式(1.06 g/cm3)和SJ2模式(1.22 g/cm3)密度水平已达第2次土壤普查适宜作物种植标准。
由图4发现,不同模式土壤入渗曲线在0~3 min内迅速降低,此时土水势低,各基质水吸力大,入渗率急剧下降,为快速入渗阶段,此阶段除T外,其余模式初渗速率均远高于对应的稳渗速率,为其稳定入渗速率的7~17倍;3 min后水分逐渐填充土壤孔隙使含水量不断增加,各模式入渗曲线缓慢降低,为渐变入渗阶段;最后入渗率逐渐趋于恒定,STJ和SJ2、ST2和CK、ST1和SJ1模式分别在60、80、110 min左右达稳定入渗,而T模式在150 min才相对稳定。
图4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入渗过程曲线Fig.4 Soil infiltration process curve of soils in different reclamation modes
选用初渗率、稳渗率和均渗速率3个入渗特征值来综合分析不同复垦模式土壤渗透性的优劣,初渗率为前3 min的平均速率,稳渗率为最后3次稳渗率平均值。由表3可知,初渗率大小依次为:T>SJ2>STJ>SJ1>ST1>ST2>CK,6种复垦模式为CK的1.31~3.85倍;均渗率与初渗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复垦地均渗率为CK的1.17~4.93倍,STJ、SJ1和SJ2均渗率均值(1.958 mm/min)高于ST1和ST2的(1.106 mm/min);稳渗率方面,纯土模式(2.58 mm/min)显著高于其他5种复垦模式(0.3~0.34 mm/min),而裸尾矿最低,仅为0.121 mm/min。不同复垦模式入渗特征总体表现为纯土(T)>掺菌糠或掺土+菌糠(SJ、STJ)>掺土(ST)>裸尾矿(CK)。纯土模式T入渗性能最高,原因主要为该样地受人为耕作影响,土壤疏松,且油松乔木根径粗而发达,可疏松土壤,水流联通性好,利于产生优势流并向深处运移。掺菌糠或掺土+菌糠入渗性能优于掺土模式,原因是菌糠作为一种土壤有机改良剂,富含木质素[20]、有机质[21]、氮、磷、钾[22]等营养物质,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和促进植物生长。野外调查发现掺菌糠模式有较高的林草覆盖度,而植物生长形成的残枝落叶聚积于地表形成腐殖质层,可降低尾矿紧实度,增强透水蓄水性。掺菌糠模式(SJ1、SJ2和STJ)比裸尾矿(CK)密度显著降低21%~30%,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显著增加28%~38%和110%~112%(P<0.05),故尾矿孔隙分布的改善显著影响水分渗透[23]。不同复垦模式入渗性能差异主要由复垦土壤所决定,与植被类型关系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复垦年限短,植被根系尚未充分拓展发育,枯落物较少,其改善土壤的作用还未能显现。
表3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入渗特征值
注:同行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复垦模式之间差异显著(P<0.05)。Notes: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place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reclamation patterns (P<0.05).
由表4可知,3个入渗模型对尾矿砂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入渗过程拟合精度存在差异,Kostiakov模型回归决定系数平均值最高,为0.941,Philip模型和Horton模型分别为0.925和0.923,均方差平均值最小,为0.256,低于Philip模型(0.263)和Horton模型(0.287),且由于Philip模型对稳渗率的拟合有一处为负值,与实际不符,故总体上Kostiakov模型拟合程度较高,拟合误差最小,但是Horton模型(R2=0.981)对CK的拟合精度远高于Kostiakov模型(R2=0.887)。因此,Kostiakov模型是描述该区尾矿砂不同复垦模式下入渗过程的最优模型,Horton模型能更好的模拟裸尾矿入渗过程。
表4 不同复垦模式水分入渗过程模拟及精度检验结果
1)铁尾矿不同复垦模式(尾矿砂-土-菌糠、尾矿砂-土、尾矿砂-菌糠、纯土、裸尾矿)土壤贮水能力以纯土模式最高,其他模式中尾矿砂-菌糠或尾矿砂-土-菌糠模式高于掺土模式。不同复垦模式对裸尾矿贮水力的提升效果表现为:滞留贮水量(28%~138%)>土壤饱和贮水量(7%~46%)>吸持贮水量(3%~33%),因此铁尾矿纯土和掺菌糠修复对提高土壤储水性能、抵抗径流冲刷有重要现实意义。
2)不同复垦模式对裸尾矿水分初渗率、均渗率和稳渗率均有提高作用,其中复垦铁尾矿土壤稳渗率显著高于裸尾矿。不同复垦模式间入渗性能总体表现为纯土>尾矿砂-菌糠或尾矿砂-土-菌糠>掺土>裸尾矿,且掺菌糠模式高于掺土模式。研究区铁尾矿水分入渗差异主要与孔隙、密度等物理结构特性差异有关,与植被类型关系不明显。
3)采用R2和RMSE 2种精度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了Kostiakov、Philip和Horton 3种模型拟合铁尾矿区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入渗过程,表明Kostiakov(R2=0.941)和Horton模型(R2=0.925)精度较高,其模型参数能较好的表征铁尾矿区土壤入渗过程。今后研究中,可分别选择Kostiakov和Horton模型预测铁尾矿复垦土壤和裸尾矿水分入渗过程。
4)铁尾矿中施入菌糠可以显著降低复垦土壤紧实度,增加孔隙度,提高大孔隙之间联通性,使掺菌糠复垦模式土壤有较高的贮水持水量和入渗性能,有利于植物吸持利用,加速植被恢复进程;因此,对于土源缺乏的铁矿尾区,在实践中可以考虑掺入菌糠修复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水固土和植被的可持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