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备知(泰国Preechanont Preelekha)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对比泰、汉词汇现象主要是从泰语词的意义、词的搭配能力和词序方面来看其在汉语中的对应情况,看它们的对应程度如何,并在使用的时候看它们会发生的怎么样的变化。语言是在实践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不是静止不变化的。词的意义也是一样的。如前面已经讲了过去的意思是“假货”,现在则是“外国货”又如,意为“外国”,过去泰国人讲一般是指美洲和欧洲国家,而且亚洲各国则不包括在内。(留学生)也是常指在欧美两这两个地区各国交往,而且跟亚非各国交往也很频繁,以及语言本身的不断发展变化,目前泰国不少报刊、报纸、杂志所写的文章中的,已不仅仅限于欧美两洲各国了,这就是词义的发展和变化。泰语词汇意义在汉语里的对应程度,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泰语里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它们的意义在大部分上下文中或任何场合都是完全相等。完全对应词即包括一些已有一些名词、代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词,也包括部分放映两国人民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思想感悟等词。例如:
中国 曼谷 长江 东盟 什么
太阳 霍乱病 汽车 树木
有极少部分的泰语词在汉语里面找不到意义相同的词。这是还空缺可能是由于两国语言的语法体系、民族文化、 风俗习惯、 思维方式等存在着种种差异造成的,如相关人名、地名、商品名等专名以及原语特有的事物、文化、社会现象等对应词表达。这主要是一些罕见的专有名词。如汉语的“孔子”“故宫”“兵马俑”“旗袍”“熊猫”“神门”“本命年”“江湖”“铁饭碗”“三峡工程”“五讲四美”等等。泰语如曲调的一种“”,一种多年生植物“”,蔬菜的一种“”。
泰语中有不少的词是一词多义,其所表示的各个意义,分别与汉语中几个不同的词或词组相对应。多义词的具体含义,只有通过联系上下文才可以能确定。如果脱离上下文,孤立地译一个词就很难用一个汉语的字或词来表达该词的真正含义。如这个词可以当名词,也可以当动词用,而且有几种意思。可以当名词解释有“传票、程序”等意思,如附注传票“”搜查证“” 号码“”旅行程序“”
例如:“我妈妈穿红色衣服看起来好看。”“那个戴眼镜的女孩是我妹妹。” 这两个句都是用泰语动词“” “穿”和“戴”的意思来充当名词从句和定语从句中的动词,两个不同的动词用汉语用词搭配的。“这里的风景很美丽。”“那个明星打扮得很漂亮。”这两个例句中都是用形容词“美丽”和“漂亮”泰语中是“”的意思来作主要动词,然而用不同的搭配词来表示。在汉语和泰语之间在词搭配能力方面也有一定差异。比如汉语中的“吃饭”,无论什么人吃,都是用“吃”字,然而在泰语里面却不尽相同。一般的人用“”或者“”成为“”或者“”,但僧人用“”成为“”,泰国王室与用“”
汉语和泰语句子成分的排序基本上也是一样即“主语+谓语+宾语”,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主+谓+宾句汉语格式
表2 主+谓+宾句泰语格式
但是当句子的主体成分有其他修饰、限制或者补充等成分来充当定语、状语语补语时,这些成分的位置在汉语与泰语的排序位置所区别。基本排序如表3所示。
表3 汉语与泰语句子成分的排序区别
必须说明的是,定语的位置,汉语的定语位置往往放在中心词(主语或宾语)的前面,而泰语正好相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状语的位置,汉语的状语往往位于谓语的前面,但是泰语的状语位置相对灵活,可置前也可以置后,主要看构成状语的词的种类语固定搭配。例如,泰语中否定语能愿的副词“”“”“”“”“”“”“”等一般放谓语前面,表程度的副词如“”“”“”“”“”“”“” 等习惯放谓语前,表时间的“”“”“”“”“”等放谓语动词前,而“”“”“”“”等则放谓语动词后。补语的位置泰语中没有“补语”这一提法,事实上泰语把汉语中所谓的“补语”统统视为“状语”,汉语和泰语这两种语言的补语位置基本一致,即放在谓语动词或宾语的后面。例子:“我去过武汉三次了。”(主语)+(谓语)+(补语)+(宾语)+(补语),但是泰语句子可以这样(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
汉语的句子中主要划分为单句与复句两种类型,可是在泰语的句子除了单句、复句外,还有从句。就单句而言,汉语语泰语有许多相同的句式如主谓句、连动句、兼语句、双宾语句、存现语句等等。但是在汉语有着特殊的句式如“把”字句和“被”字句,而泰语没有这种类型的句子。具有例子:
主谓句:今天星期一。非谓句:请勿靠近们! 连动句:他回宿舍睡了一觉。兼语句:大家选班长做代表。双宾语:“爸爸给他钱。”“”存现句:“屋子后有一座山。”“”“把”字句:“他把杯子打碎了。”“”“被” 字句:“弟弟被妈妈打。”
关于单句两种语言句子成分的排序规则与习惯即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就容易多了。但是对于汉语的特殊句式如“把”字句和“被”字句。
(1)“把”字句,汉语中的“把”字句这个把字句如果翻译成泰语的时候,找不到相应的句式,通常情况下可以这样解决。
(2)“被”字句,相对于汉语的“被”字句,泰语没有明显的句式,但是泰语中也有许多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汉语“被”字句中表被动意义的“被”字在泰语中有三个主要的词“”“”“”“”,其中“”常见于口语中,“”与“”常用于表贬义或者中性的语境,而“”常用于表褒义或中性的语境。如:“杯子被他摔了。”“这一点必将历史证明。”“他被上级调走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新事物不是静止不变化,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些都要求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反映这些变化以及适应交际的需要,语言必须适应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同样的汉泰语词汇本体不同也会造出不同的语言。同一种语言现象,由于所处条件不同,汉语和泰语的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不同的地方也不少,其中词汇译比较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不同的语言民族也有不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