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满足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确保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正常使用,我国提出了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规定,现如今经济迅速发展,新技术和新领域不断涌现,面对新的挑战,企业不仅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升级和改造产品和服务,还要不断调整和培养新的专业人才。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企业该如何使用职工教育经费来创造最大价值,成为了新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本文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分析了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重视程度不够、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和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这几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个人的一些建议。规范的计提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对企业而言是一项义务,而对职工而言,是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使职工的技能得到更好的提升,为企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近年来,财政部坚决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引导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资和人力资源培训,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同时减少税收,减轻企业负担。为贯彻党的十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精神要求,2018年以来,财政部联合全国总工会开展调研和座谈,形成了《关于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建议对财务事项做出规定,比如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比例、调整机制、支出范围等。本文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职工,目前主要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和工作人员,其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教育程度以及宗教信仰。本文所指的职工是指是指在各企业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人员,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但是不包括离休以及退休人员。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各企业按照工资总额以一定比例提取的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提高本企业职工素质和专业能力所需要的教育和培训支出的费用。我国计提职工教育经费是以上一年度实际发放的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年初一次性计提或者按月计提,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从实务操作来看,在企业财务会计处理职工教育经费时有的采取先计提,之后实际发生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时再列支的方式,有的采取在实际发生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时,计提并冲减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负债的方式。但是我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第七条的规定来看,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中,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该按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如此看来,会计准则中提示我们还是需要先计提,后支取使用。企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当根据受益原则,分别予以资本化或费用化,而不能全部计入当期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属于职工薪酬,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核算。
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往往是这个企业的发展能力的标志,它不仅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还需要解决企业的财务、金融等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财务管理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原因,还要求其任职员工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专业品质。财务管理具有记录功能,它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在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中,通过制定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相关审批、复核等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
制定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它由企业领导层制定,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强制约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随意修改和违犯。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原则或管理方法一旦形成制度,与之相抵触的其他做法均不能实行,各种财务管理制度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所有同类事情,均需按此制度办理,财务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在一般时间内不能轻易变更,否则无法保证其权威性,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当现行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又需要及时修订。加强企业对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的认识,要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各企业的领导层应高度重视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加强对职工教育经费的财务管理,提高职工教育经费计提和使用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职工教育经费正常有效的使用。
二、企業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与职工教育经费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现行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比例为1.5%至8%,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一个比例提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出现赤字或者结余的,企业可以自行内部决定是否提高或者降低职工经费计提比例。调整后的比例不可以低于1.5%,可以高于8%但不能使企业出现亏损。通知中明确指出,当职工教育经费年底结存高于本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的8%时,下一年不能继续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企业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可以暂停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直到净利润为正时再恢复提取。我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指出,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计提职工教育经费,或者私自挪用职工教育经费,应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与相应处罚,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依旧冒着被相关部门处罚的风险不计提或少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我国现行制度中仅对计提比例做出了规定,但并没有针对各类型企业做出具体说明,这就使一些企业钻了空子,由于现在信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换代很快,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很多企业不愿意承担培养人才的费用,甚至认为花了大笔培训费用培养出来的人才早晚也会跳槽到其他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只按照最低下限计提,其计提金额根本不足以支付本企业应承担的职工教育费用,导致很多职工自掏腰包学习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在其取得相应岗位技能证书的时候也就是企业人才流失的时候,最终企业并没有因为节约一点点职工教育成本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是造成了人才的损失。
(2)不重视员工专业能力培训
通知中指出职工为了岗位工作或者转岗需要取得的职业培训证书、在职学位学历证书,其相关费用包括向有关教育培训部门或机构交纳的注册报名费、学杂费、考试评审费等依法规交纳的专业能力继续教育费都应该作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列支项目。而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这些专业能力培训,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认为职工培训就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大,从而拒绝职工培训,在职工自费取得相关岗位证书时无动于衷,不予理睬,并拒绝承担相关费用,按年或者按月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从不负担这些费用,或一直结转到下一年度,或只负担本企业领导层的培训及会议费用。而且有限的经费在使用上“重上轻下”,更加倾向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用于一线职工的经费少之又少。
(3)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在很多企业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企业承诺职工获得了岗位培训证书或者在职学位学历证书后,可给与一定比例的报销,但是这往往是有条件的,一般企业会与职工签订几年的合同,当然企业这样做我们无可厚非,毕竟企业付出了金钱的代价,但是这还是好的结果,大部分职工只能自己承担这一笔或多或少的费用,依旧拿着原本的工资在原来的岗位上做着相同的工作,在薪酬和职位上得不到提升,职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这原本应当为职工支付的费用可能被用到了领导的身上,该由谁来监管这笔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成了很大的问题。
三、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
我国现在已经颁布了多部法律来保护职工接受岗位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的权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企业财务通则》中均有规定,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并将此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的岗位培训和后续职业技能培训,我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鼓励和指导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来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应当与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紧密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实行产教结合,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实用型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财政部也在关于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的通知中提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且专款专用。企业也应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职工教育经费的专款专用和合理支出。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应合理选择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且其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可与二级法人单位或下属级次的单位按一定的比例分别管理和使用,避免职工教育经费提取过多或过少。
企业应将职工教育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结合,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是为了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创造更高经济效益,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内部控制制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职工素质的控制,职工素质控制包括企业在招聘、使用、培养、奖惩等方面对职工素质进行控制。招聘是保证单位的职工应有素质的重要环节。单位的人事部门和用人部门应共同对应聘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力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的测试、调查、试用,以确保受聘人员能够适应工作要求。如果企业领导层重视对企业内职工专业技能的投资、管理和使用,合理配置企业内的人力资源,职工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必然会增加,反之,就会造成人力资源价值的不充分发挥,甚至造成企业的损失和浪费。
(2)将职工培训与绩效考核挂钩
企业应将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用于直接从事生产和经营业务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为了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与绩效考核挂钩。将职工的岗位培训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标准之一,这样可以更加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工作绩效,对公司及个人工作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进和调控,发现优秀人才,加强沟通与激励,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的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通过调动职工的学习積极性,有助于提高自身工作效率,通过改善职工的个人绩效来实现企业的整体经营业绩的提升。
制定职工绩效考核是在一定期间对职工的工作状况和效果进行科学、动态地评价,通过制定有效、客观的考核标准,对职工进行评定,以进一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和基本素质。绩效考核可以使企业管理层充分了解职工的工作状况,通过对职工在考核期内的工作业绩、态度以及能力的评估,充分了解其工作的业绩贡献,为职工的薪酬调整提供合理依据,为人力资源部门规划职工的晋升、降职、调职、离职提供基础信息。
(3)增加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监督部门
各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经费监督机制,加强对职工教育经费计提和使用的监督,是否有培训管理制度流程,培训记录等档案是否齐全,真正的培训效果是否达到。财务管理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企业应杜绝设置不合理账户、记录不真实的情况,应充分发挥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职能作用,必须重视对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大型企业设立职工代表大会的应起到相应的作用,保护职工的权利,企业的内部审计等有关部门应当履行监督的职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包括审核会计账目、审查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评价企业内各部门履行其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严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的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的监督,引导企业落实职工教育培训。
四、总结
在经济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飞快的当今社会,企业如何培养人才、发掘人才、留住人才是一个大问题,国家提高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更是说明了对人才的渴望,这对职工和企业都是好事,企业应抓住这次机会做好职工教育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企业职工的权利,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南顺女.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5(4):165-167
[2]练锦华.企业如何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6(35):81-81
[3]蒋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4(12):66-68
[4]雷文谨,赵新贵.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会计与税务处理[J].财务与会计,2015(15):42-44
[5]邹猛,魏利娜.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J].冶金财会,2016(4):39-40
作者简介:韩昫(1986年6月21日——),女,本科,中级会计,中外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管会计,研究方向为加强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