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禹入职六年,从小白被叫成老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他,24岁入职一民企做薪酬专员,如今三十而立,论资排辈也该轮到自己升职了不是。可没过多久,一次薪酬设计辩论赛中,一位半路出家的小同事,技压群雄。一个月后,人家走马上任,成了老白的上司。
“我的设计理念源自商学院案例,成功实践于上百家五百强,为何却败了?”老白不服。
老板知道“白精英”有些躁,直男癌,理解。不过,老板还要给他上一课:“我们不是五百强,对待一线工作者,要有常识判断。相比出国游计划,购物卡更适合他们。”动辄标举“先进”“一流”“最新”的人,看似眼高于顶,对焦点却悠悠在云端。
熬鹰于写字间,职场中人无非想让自己学有所用,既赚钱又值钱。然而,在海归大军中能达到的有几多人?
《圣经》上有句话,“神在悲伤中创造了这个世界”。凡精英都有一种天分叫痛苦。自感杰出的人往往目标感极强,但又害怕失败,在凡俗的棚子里非要弄出个冒顶的高见。许多名洋校毕业的海归大多跌过份儿,因不甘平庸而失群,因失群而恐惧,而恐惧决定边界。甚而如白禹,醉喊“我不再是我了”。
“你就不该是自己,而要成为我们,不能望着庐山瀑布而想着飞流直下,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这是职场常识。”有职涯设计师这样说。
提起二十年前的海归,让我想起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副标题,“优势种群对劣势种群的征服”,而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归国之一,无生意可做,无高薪之能,生鲜不再,咋办?那就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即使你真有超凡脱俗之功,也必先体验凡俗,方知何以超脱。这也是常识。
常识就是我们的自然理解——一种浸透了感观体验、现实经验,感性和理性交织的关于世界的认识。有一种说法我很赞赏,哲学起源于对常识的反思。大家知道,常识的库存非常之大。职场内外,有啥事弄不明白,那就入库去找新知源。新者在于你知其有,而不知其用,人家在“赋能”,你在“赋废”,平凡的常识用了就不平凡。海归要识归,首先要抑制自视过高,接地气,求适配。譬如经营的本质是效益,管理的本质是效率,在企业的这两个中心点间发现自己,融入“我们”。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孤單者难起,众行者易远。蹲下身子,筑劳底子,岂无才子可为时?职场成长跳脱不出人性,人的欲望往往会代替逻辑。大约近一年来,“风口”不再上热搜了,“独角兽”“生态化反”“降维打击”等焦虑的概念好像也歇了。那些一心要融资、IPO的企业,开始重回主业,聚焦管理了。
海归归与不归,看长期主义。新知源非新也,初心如炬开生面。